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4-02-11 18:26段秀芳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广东广州50070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广东广州50053
探求 2014年3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建设

□段秀芳 李 宁(、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哲学与文化教研部,广东 广州 50070;、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广东 广州 50053)

在2013年12月3日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成为第十一次集体学习的根本内容。这是新世纪以来,党的集体学习首次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学习内容。在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1]。事实上,我们党正是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与实践,才获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继续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我们更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历史唯物主义真理观的中国实践

在传统认识论中,真理一直被当作主观与客观的符合,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正确反映与揭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并不纯粹是一个认识论的话题,而应该首先是一个实践的课题。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一切真理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任何真理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判别它的真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确立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既是对中国共产党认识论传统的恢复,更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真理观的实践。

我们知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曾一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路线,但是由于在建设社会主义时过于追求一种经典形态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致使在党的思想路线、工作路线上忘记了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虽然毛泽东本人曾对实事求是做出过中国哲学式的阐释,但也正是他本人,首先发起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冒进、大跃进等等有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路径。更为严重的是,由毛泽东一手发起的文革运动,则直接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变成了一句空谈,“两个凡是”更是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真理、思想、理论的代名词。

所幸的是,在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的支持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所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得以展开,科学地回答了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而不是别的东西,由此作为中国共产党认识论传统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论传统被重新得以确立。实践与真理之间的关系,被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语境中也得到了新的考量,那就是任何真理都不再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真理不是谁的专有权,真理能否为“真”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倡导的真理观。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然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而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从来不承认任何思维的神秘性,因为凡是把思维看做神秘的地方都可以在实践中得以解决。

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使党能够自觉地对自身的建设、过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刻反省和认识,从而为清醒地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打下理论基础。尤为重要的是,这一思想路线的确立在实际上使国家迅速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路线,推动了全国性的拨乱反正局面,开始将自身的社会主义建设与世界性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相联系起来,走向改革开放之路。针对这一历史过程,邓小平有过深刻说明:“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2]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观的话语转向。既然真理不是思辨的话题,而是实践的话题,那么它就是一个存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问题,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问题。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观,不再是对真理本身进行逻辑地探讨,而是在现实的社会存在中来考察人们的社会意识。

重新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过是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对真理考察与认知的中国态度: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能再停留于意识内部,而必须放在社会存在的现实中去加以考量。正是在这一思想路线的开启之下,中国共产党才得以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中国社会存在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农业人口为主,人口众多,社会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发展都不健全,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最为欠缺,而这一点恰恰与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要求相距甚远。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是在充分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之上才能取得成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生产力任务,这恰恰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真理观的现实实践。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没有社会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本身的巨大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否则,社会主义实践对于中国就永远只是一个理论、意识的任务,而这显然是有害的。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真理观出发,我们才能够判别出自己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并制定出相应的发展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为制定更加具体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这充分体现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中,这些决议对社会主义经济所有制发展计划的规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规定、文化发展的规定等等,都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和实践的步骤。中国的经济所有制结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渐转轨,分配体制的相应转型,都充分说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如果不认清自己所处的阶段和基本国情,就不可能提出适合于本国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的政策,也就不可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发展到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恰恰证明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所产生的巨大改造和推动作用。真理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真理性认识更是如此,对于未来的建设而言,我们更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原理。

二、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观的中国运用

中国社会主义的缔造者毛泽东等人虽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和平改造三大私有制、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等新的认识,但囿于历史条件,在社会整体发展战略上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而且最终走上一条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性道路。邓小平则在提出社会主义初阶级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建设经验和教训加以科学的总结,并在对世界历史形势做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规定了社会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发展本质,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路,从而不仅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涵。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发展的最终推动力量的规定,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这一论断,充分反映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路径的现实性创新。在以往经典理论中,虽然也提出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但并没有将其当作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而且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又往往偏离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轨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主要放在上层建筑的维护和生产关系的调整方面,去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形式、完全单一的计划经济和分配模式,从而忽略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解决。邓小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力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在新时代发展条件下的形势,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在当前的世界发展形势下,在世界资本主义都在纷纷迈向后工业社会迈进时,如果不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定,还继续一种抽象社会主义的理想发展,只能使中国社会主义自闭于世界现代化潮流,从而丧失发展机会。

正是在这一本质规定的要求之下,邓小平以提出对内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以对外开放作为社会主义中国进行世界性交往的外部保证。对内改革就是要改革那些阻碍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方方面面,就是破除一切旧有的束缚,就是改革人们的旧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传统,将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上。邓小平说过,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必须通过改革而不是革命进行生产力建设。这一点完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恩格斯早就说过:“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4]

对外开放,则是把社会主义的建设放在整个世界的建设环境中来,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不是再走过去的闭关锁国之路,这样只会葬送社会主义。邓小平认为,时代的发展已经不再是战争和革命的年代,而是以和平和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更应抓紧历史所赋予的机遇,充分利用资本主义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和建设经验,来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脱离世界而孤立存在的,它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又生存在现代的历史环境中,和资本主义生产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这一切就决定了中国必须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进行改革,并借助外部世界的条件,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把经济文化水平提高上来。这样来建设社会主义才是正确的道路和选择。

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计划与市场并非哪一种社会制度的本质规定,它们都只不过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形式,是为人类本身的发展而服务的。邓小平说:“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5]。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已经成为现实性的存在,但它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在计划经济制度下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更是极大地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时再强调单一的计划经济制度便不再合时宜。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不断拓宽市场体制,较快地培育起市场主导性的商品经济,充分地放开市场规律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结果催生出改革开放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奇迹。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6]更使国人从意识形态层面解决了市场与计划之间关系的困惑,解除了人们对市场的敌意。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根本制度相适合。它根本不同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央集权式管理,也不等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而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适应供求关系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运用市场经济各种经济信号反应灵敏的特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这里国家宏观调控是根本性的,因为它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还很薄弱、不完善时期的必要保障。中国市场经济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经济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式,它不可能与资本主义式市场经济相同,而且也不能搞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那样只会使社会主义本身走向歧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的发展都开始走向一种新的更具活力的发展方式。

三、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创新

谋求社会有机体在多元矛盾的碰撞中实现和谐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内在规律,从而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有着根本区别。但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科学社会主义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因素。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倡社会和谐”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7],并提出“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后来,恩格斯在1887年《对英国北方社会主义联盟的修正》一文中,对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义做出了详尽阐述:“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的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9]。历史唯物主义是追求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科学发展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首次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这正是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理念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一直是一个后发式的现代化过程,即站在世界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之上的追赶过程。这就为我们充分地借鉴和利用一切现代化国家的有益经验,避免出现它们所遭受过的严重教训提供了有利条件。即使如此,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奠定的以物质生产力的极大丰富为根本主张的经济发展观,构成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指导观念。这一发展观,虽然极大地丰富、发展了中国现代化所需要的根本物质基础,但却造成思维范式上的封闭和静止、发展内容和路径上的单一与片面以及现实发展方法和手段上的简单和粗暴,其结果是激化了经济发展中速度与效益、发展与代价、环境与保护、效率与公平等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以唯物史观的整体性为指导,摒弃传统发展观,建构科学发展观,就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科学发展观是以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不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目标,而以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层面的整体发展为目标;它不是脱离于社会实践的发展观念,而是以中国社会主义50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经验为基础,以当下和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为现实出发点,它的内容和建设方式及实践路径,都有着具体的现实规划和策略。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标示出对唯物史观本质的坚定回归和当下实践,它所提出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体现出以整体主体的内在尺度和整体客体的外在尺度的统一、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标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新规定。

在科学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直接应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过程性(规律性)、现实性(时代性)和历史创造性的现实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其本质上就是要构建一个摆脱“GDP”效率崇拜的物质财富增长模式,进一步在注重人本的经济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消除现实社会发展系统中各要素间的不协调的矛盾与冲突,实现社会整体要素差异认同之上的利益与需求均衡与和谐,建设与实现全方位的社会公平、公正、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是为了谋求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实现必须通过科学发展才能获得。正是借助历史唯物主义,我们能够更加科学地理解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等方面的现象和问题,从而使我们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并发展起适合于我们时代的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

四、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坚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变革、发展的实践过程,而这一过程实现正是依靠于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历史唯物主义真正赋予了人民群众以历史主体和历史动力地位,认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实践主体、历史动力、社会财富创造者、变革社会现实决定力量。这并非狭隘的理论演绎,而是唯物史观对人类历史演进规律的高度概括和准确抽象。十月革命前,俄国的民粹派就曾把英雄人物比作阿拉伯数字“1”,而把人民群众比作“0”,认为如果没有前面的“1”,后面的“0”再多也没有意义。列宁则说:“随着人们历史创造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作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在数量上也必定增多起来。”事实上,正是依赖于广大的人民群众,而不是少数英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取得世界历史性的成功。

唯物史观自创立始,就是属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这是它鲜明的人民群众立场。一切社会发展都是生产力直接推动的结果,而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代表存在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中。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创造了整个社会的最基本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自身不仅不能享受自己的劳动产品,还要受产品本身的异化,人与人之间也完全变成相互异化的存在。在这种状况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如果不联合起来进行革命性反抗,就不可能为自己挣得社会性的地位,改变自己被异化的现实。马克思为此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而“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解放自己”。哲学与无产阶级的联合,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与无产阶级的结合,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能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斗争提供真正指南。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正是借助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发现,开始把自己的自发性运动,组织成为自觉性的革命活动。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它只有成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实现它所追求的理想,而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与革命精神也决定了他只有依靠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指导,才能实现对现存非人世界的革命性改造,实现自身和全人类解放。

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必须要组织成无产阶级政党才有可能,要有先进的共产党人作为代表力量来加以引领和推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毛泽东在引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也指出:“我们的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战斗部队”。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是一体化的关系,共产党人代表着无产阶级运动方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实践经验的宝贵总结。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它肩负着履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任。中国历史发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成为我们党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又反复强调“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必须能够以科学的历史观去建构“历史”,去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仍然代表着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肩负着历史唯物主义追求的共产主义使命。在这种使命要求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本来就是“骨肉相连”、“鱼水相依”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又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政治领袖,又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革命工具;中国共产党需要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人民群众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不是个别天才和英雄人物的汇合,而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代表的集合。马克思曾说,“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中国共产党目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以更加坚决的姿态,全面深化改革,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强化塑造来之不易的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这一论断,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倡导和坚持的群众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就是把群众路线落到实处,保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最密切的联系,并不断扩大与增强这种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

[1]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04/c_118421164.htm.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1.

[3][5][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203.37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43.

[7][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4.29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70.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建设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