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思维与兴趣的培养

2014-02-10 18:06项玉凤
新课程·小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生思维数学

项玉凤

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很多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无论哪门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是至关重要的,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他们的思维也就随之变得活跃,变得积极,变得有效,进而使自己的学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专家都认为,孩子的智慧是存在于他的指尖上的。许许多多的课堂教学案例也说明了这一点,大多的案例都是让学生亲自去动手而獲得成功的。比如,在教学“长度单位”这一知识内容的时候,想要帮助学生理解米和厘米,我们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去测量自己的身高;在理解“千米”这一概念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到操场上走几圈;再如,在讲述“克与千克”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称一称石头和硬币,进而亲自对克与千克的区别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不管什么知识,教师都应该通过学生的亲手操作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启发他们的思维。

优秀的教师都善于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这些教师往往会根据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这样使不同能力的学生不会因为能力的不同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进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发散自己的思维,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也要能精心、认真地去设计本节的教学内容,这点是只有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的老师才能做到的,他们广泛挖掘教材包含的引申含义以及教材以外的相关教学内容,所以这样的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而具有更深的意义,帮助开发学生的思维,丰富他们的头脑。这种方法在语文等文科的学习上是常见的,其实它也更应该运用到数学课的教学上。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天性,积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让每一位学生都养成爱学习、爱思考问题,爱提问题的好习惯,这样不仅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更主要的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欠缺,因此作为小学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认知事物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还要来源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要不然光依靠学生的想象是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多安排学生去观察事物,逐渐地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不仅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也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多增加他们的亲身体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散自己的思维,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课堂变得更加有效。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小学生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