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梅
摘 要:新课改明确提出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由此可见,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正日益上升,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中心。针对如何让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建议,旨在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兴趣
很多小学教师都认为,小学生只是个孩子,根本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其实不然,小学生也可以做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下面就是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感悟总结的几点心得。
一、激发兴趣,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想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入手。比如,在学习“整数”时,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家有几口人呢?”学生都会大声说出自己家的人数,有的说三口,有的说四口,也有的说五口。在得到学生的答案之后,教师紧接着提问:“为什么同学们家里没有三口半、四口半、五口半的人数呢?”“因为我们都是整个人,不能被分成两半。”教师便可以据此引导:“那你们知道3、4、5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吗?”“不知道。”“它们叫做整数,就像家庭中的成员一样,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被拆分开来,这就是整数。”教师从学生最熟悉的家人入手,展开了“整数”的学习,小学生仍旧陶醉在家里有几口人的问题中,自然会对后续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而兴趣又会对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会主动去阅读课本、问教师、问家长、与同学讨论,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得与“整数”相关的知识,这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小学生一旦從小学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就会给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组合作,建立自主学习的机制
自主学习并不是指学生孤立地学习,“两耳不闻天下事”,而是在各种教学工具辅助的基础之上进行独立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来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因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自主学习主要侧重于学生主动学的一方面,但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无论是在知识面的拓展上,还是在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自身的感悟和理解完成。比如,在自主学习“小数”时,如果仅凭学生自己去学习,很难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此时,把学生放到各个小组中,让小组中的学生去讨论分析,一方面可以解答部分学生的疑问,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小数”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如,有的学生不理解“循环小数”的含义,那么在小组中肯定会有理解“循环小数”的学生,理解的学生可以解答不理解学生的疑惑,同时也能巩固加深自己的记忆程度,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教师指导,做好自主学习的辅助工作
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的地位永远不能被替代,即使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这其中,教师主要起着引导和解惑的作用。比如,在学习“分数”时,很多学生都不理解“约分”的含义,如果让学生仅凭自己的能力去理解“约分”的含义,那么这个过程将有可能会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会让学生的学习得不偿失。但是,只要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轻轻点拨,学生便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另外,教师的监督指导很容易就发现学生所犯错误的共性。如果没有教师的监督指导,学生很可能会一错到底,教师的指导和提点会及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学生造成思维定式的错误,达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四、及时复习,做好自主学习的巩固工作
学生在课堂上学的再好,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复习和巩固,那么学到的知识也会在不久的将来统统归还给教师和教材,因而只有不断地复习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将其据为己有。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警语恰如其分地指出了学习的真谛。在数学的复习中,一定要坚持多动脑、多动手。例如,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之后,学生可以在课后有选择性地选择一些课后习题进行巩固理解。通过做题能够很好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学生通过做题对“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进一步加以联系和区别。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理解。学生如果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会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总之,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找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良方,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杨永兵,杨贵坤.激趣启疑 事半功倍:小学数学教学摭谈[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