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一、把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活动是品德与生活课教师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学生走向目标的重要路径。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再好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只会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活动形式,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都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的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努力才会有收获》这一话题的活动课时,本课题的活动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明天。结合这一目标,我让学生参加讨论、努力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回答对一个问题便收获一个果子(教师自制的教具),最后数一数自己的收获,从而明白只有努力才会有收获。总之,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应该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基准。
二、把握学生特点采用活动方式
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开展活动教学,其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活动时空是开放的,有课堂中的活动,也包括课堂外的实践活动。比如,有讨论交流、资料搜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故事演讲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主题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在活动方式的选择上要有儿童意识,活动方式要注意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考虑学生的需要、活动能力和认知水平。例如,我在教学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三个话题“天天好心情”这一活动时,为了让孩子们初步体悟“爱越多,快乐越多”的道理。我设计了一个情景表演,让孩子们扮演了以下几个角色:
(1)摔跤后在哭的月儿;
(2)考试没考好的西西;
(3)非常辛苦的妈妈;
(4)经常患病的奶奶。
我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挑选一名学生扮演以上四个角色,
然后其他同学通过语言动作,让以上人物快乐起来。这一环节第一、二、四组的同学参与度非常高,因为二年级的孩子他们天真、善良,只要能够帮助别人他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的。但是,第三组的同学都默不作声,当我走近三组才知道没有谁愿意扮演“西西”这个角色,因为他们认为西西是个成绩不好的孩子。于是我紧紧抓住儿童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启发说:“我知道我们班的孩子都非常优秀,都是聪明细心的孩子,今天我们只是做一名小演员,看谁表演得好”,这时,三组的同学也活跃起来了。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知道了如何去帮助别人,给予别人更多的爱,这样自己也得到了更多的快乐。因而,在设计活动时只要适合学生身心特点、能力水平、学生乐于积极参与的活动,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把握师生关系组织教学活动
教師是主导,是活动的指导者,如活动内容、方法的选择,活动中的组织形式和思想工作,活动后总结交流、巩固提高等,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我们开展活动的重点和核心是学生的自主体验,因此学生是主体,是活动的具体参与者,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更不能颠倒关系。教师必须把握好学生自主参与的“度”与教师指导的“度”,才能正确开展好活动。学生参与要主动积极,全面充分,教师指导要侧重于方法的提示,应多给学生思维和行为的自由选择余地,即使学生活动中有明显的错误,也应让学生自己纠错。
另外,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力求让全
体学生参加,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历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成长
与收获。
四、把握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
一堂课中,从教学目标和任务出发教师设计的活动一般不止一个。那么如何合理安排这些活动,能使其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呢?我们既要考虑其多样性和灵活性,更要考虑其有序性,所以课堂活动要做到连贯紧凑,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理解到运用的原则,而不能让学生一下子到达很高的台阶,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例如,在教学“伸出我们的手”这一话题时,我设计了以“我们的爱心行动”为主题的活动。首先我让学生明白社会上还有许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激发他们帮助别人的激情。然后循序渐进地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爱心大搜索(搜寻身边乐于助人的人,搜寻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活动二——成立爱心小分队(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组合成小组,推举一名小队长,组成爱心基金募捐小分队、助残小分队、爱心宣传小分队);活动三——活动策划(各队讨论确定本小队的爱心行动计划:确定活动目标、帮助对象、活动形式、活动时间。将计划写在爱心卡片上,然后贴在爱心墙上)。就这样,一堂课在有序地开展,学生也不感到盲目。
实践证明,活动可以演绎出精彩的学生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科学合理的活动还会使我们的学科教学如虎添翼,引导我们的学科教学走向高效课堂的健康轨道,进而实现我们的教育之梦。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