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古今,圆通中西—— 论斯林哲兰德的《论语》英译本与认知不协调理论

2014-02-10 23:17陈亚君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兰德西方人论语

陈亚君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一、引言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和深刻内涵。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论语》文约义丰,富于暗示,且篇章零散。要想读懂《论语》,要旨其一在通,须一以贯之,不可以丝毫割裂;其二在透,不可以有一丝含糊。只有将《论语》读通、读透,才能真正理解孔子,理解儒家思想。但中西方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且文本本身是古体语言,语言简练,话语不成体系,更重要的是,由于年代久远,没有上下文语境,章节内容不连贯,有些内容令人费解(Durrant,1981:98)。要读懂《论语》,中国人尚属不易,更不要说与中国人分属两个不同语言文化领域的西方受众。这种古与今、中与外在认知上的差异使得《论语》明显不适合西方普通大众阅读和欣赏(Spence,1997:149)。中西方思想文化要想顺利沟通,历程势必艰辛。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深入,如何将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顺利传播到西方,让西方人了解孔子,接受儒家思想,实现中西方哲学思想深层次交流的目的,已成为我们在当今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

二、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由利昂·费斯廷格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认知是人对外部世界和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许多方面。所谓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是指这两个因素之间不一致,一个人的行为认知与自己先前一贯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分歧甚至冲突(费斯廷格,2010:11)。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个体作出努力减少失调,从而引发要获得一种心理一致的行为。在任何一个认知元素群组中,完全没有失调的情况是罕见的。对于个体来说,这些元素越重要,或越具有价值,元素之间的失调程度就越大。只要在某个认知领域中有两个或更多已有的信念或价值观处于不一致状态,就会发生严重失调(同上:14)。认知上的不和谐必然导致心理上的不和谐,而人们具有一种一致或平衡的倾向(同上:11),往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保持已存在的观点,对于不一致且会导致心理上不舒服或不和谐的内容选择被动地遗忘失调或主动地压抑失调,即采取回避态度。在无法回避的情况下,个体有使不协调状态降至最低程度并恢复稳定状态的动机,这种动机促使他采取另一种方法,简单地改变处于失调关系中两个认知中的一个。如果无法改变认知,为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人们还可能采用对情境进行重新构建的方法,转变材料形式,进行重组编码,将材料转化成受众易于接受的形式,使对于自身和世界的认识达到某种程度上的一致,从而达到内心的协调状态。费斯廷格认为,认知系统中的整个失调可由增加新的与认知相协调的认知元素而减少。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在某种意义上调和了处于失调关系的两个元素。通过增加越来越多的与原有认知相协调的认知元素,把整个失调程度保持在低水平上。

古与今、中与西在时间、历史、语言文字及思维方式上的层层差异使得西方人的思想意识与《论语》文本两个认知群组之间处于失调状态的元素数量众多,失调程度较大。这两种认知群组的结合势必会在西方普通受众心里产生强烈的冲突和许多误解,导致他们难以改变固有认识,在思想上对儒家文化采取抵制、回避的态度。如果我们无法使西方人的认知和《论语》中的文化概念达到和谐状态的话,出于本能,西方普通读者会主动地回避《论语》文本中可能增加失调的情境和信息,运用防卫机制来完全抵制这一认知,致使儒家思想永远游离于西方人的思想意识之外。即使阅读也只是将中国哲学作为他者了解,无法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凯泽林,2001:304),从而使儒学西传的进程受到阻碍。因此,在《论语》文本的英译过程中,如果我们不对某些容易引起强烈认知不和谐的信息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进行重组编码,消除西方受众对于自身和儒家思想认识上的不一致,达到他们内心的协调状态的话,我们的儒学西传工作就无法收到较为满意的传播效果。

三、斯林哲兰德的《论语》译本

斯林哲兰德通过熟读中国典籍,从朱熹、张载、王弼等古代解经者的著作中找到了有助于完整理解《论语》中孔子语言及形象的材料,增加了与已有认知相协调的新元素,减少了西方人由于没有上下文语境及不成体系的古体语言而引起的失调,使很多以前不和谐的认知都达到和谐状态,帮助西方人重新构建认知,深入了解孔子。他的译文内容丰富,注释充分,使西方人对孔子的认识更加真切和全面。他的《论语》译本不单单是翻译成果,也是一种学术研究成果,在西方汉学史上有着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1 语义和谐

《论语》中的古体语言言简意赅,且没有上下文语境,中国人自己尚且难以理解透彻,更不要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普通读者了。斯林哲兰德意识到了这一点,他通过阅读大量中国古代相关典籍,收集到大量相关信息,并将之消化理解,融会贯通,融入到译本中,为西方普通读者全面、合理地理解孔子言行打下了基础。例如:

(1)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今译:孔子道:“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来弹呢?”因此孔子的学生们瞧不起子路。孔子道:“由么,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杨伯峻译注,下同)

斯译:The Master was heard to remark, “What is Zilu doing in my school, playing the zither the way he does?”

After this, the disciples began treating Zilu in a disrespectful manner. The Master reproved them,saying, “Although Zilu has not yet entered the inner chamber, he has at least ascended to the reception hall.”

孔子是讲究礼乐制度的,他对音乐也很痴迷,曾经“三月不知肉味”,而当仲由弹奏音乐时,他为什么要加以阻拦呢?弟子们因为老师的批评而看不起仲由,孔子为什么又说仲由已经进了大厅了,只是还没有进入内室?如果没有斯林哲兰德下面的注释,势必会引起西方人心理上的不适,产生困惑,无法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斯林哲兰德通过阅读中国典籍,在注释中加入了大量相关信息加以解释,使孔子的话语和形象得到了生动地再现。当时的音乐可分为北方音乐和南方音乐,前者粗犷且具有攻击性,而后者则温婉细腻。仲由对习武有偏好,性格强悍不屈,喜欢弹奏北方的音乐,而孔子崇尚的是圣人舜所提倡的南方礼乐。在他看来,仲由弹奏北方音乐说明他的礼仪文化造诣还不够高,还需要继续学习。孔子曾经说过“由也,不得其死然”(仲由好武,以后必定不得好死),他的责备可以理解为对仲由的一种督促与约束,以提高他的文化造诣,完善他的性格,从而改变他“不得其死然”的悲剧命运。孔子的责备可能是为了刺激仲由放弃北方音乐,去学习南方音乐。而其他弟子把这种责备看成是一种完全的排斥,对仲由有了不敬之意。孔子出于维护学生的目的,不得已缓和了前面责备的口吻。孔子用自己的实际言行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不尊重别人(Slingerland,2003:116)。注释说明弥补了西方人对译文与孔子原意之间的认知差异,实现了认知和谐,为西方人理解并接受《论语》铺平了道路。

2 文化认知和谐

儒学西传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受众接触儒家思想的过程中,《论语》中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势必会使对之知之甚少的西方受众心产生不和谐的心理,无法从心理上真正接受中国古典哲学。斯林哲兰德意识到了这一点,在透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在译文中征召或引用了许多与 《论语》中中国传统文化语境相似的西方特有的文化知识来说明问题,实现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认同,使他们从心理上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例如:

(2)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今译:孔子有用普通话的时候,读《诗》,读《书》,行礼,都用普通话。

斯译:The Master used the classical pronunciation when reciting the Odes and the History, and when conducting ritual. In all of these cases, he used the classical pronunciation.

考虑到西方人认知领域上的局限,斯林哲兰德用注释告诉西方读者中国的汉字发音和罗马字母不同,同一个汉字在说不同方言的人口里有着不同的发音。在孔子的时代,人们明显意识到各地方言和古典发音(刘宝楠认为,一定是西周都城所采用的方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据推测,由于经常在正式的礼节场合中使用,这些古典发音知识在当时仍然存在,至少是在当时的鲁国。这句话表明孔子时代的人已经开始忽视传统,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古典发音,而多倾向于使用地方方言。但孔子作为周礼的坚定拥护者,仍然坚持使用“雅言”。斯林哲兰德基于对西方文化的深刻了解,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雅言”和西方拉丁语相比较,用西方基督徒舍弃拉丁语而采用地方方言来说明孔子坚持用“雅言”的复古情结,让西方人真正理解了“雅言”以及孔子的复古思想。

(3)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今译:孔子道:“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得同他们共处的,亲近了,他会无理;疏远了,他会怨恨。”

斯译:The Master said, “Women and servants are particularly hard to manage: if you are too familiar with them, they grow insolent, but if you are too distant they grow resentful.”

斯林哲兰德借用欧洲维多利亚时代男子对女子和仆人的态度来说明孔子对女子与小人的看法。由于居家女子(妻妾)和仆人一样存在着潜在的、危险的性能力,而且自控能力较差,要使他们保持顺从,不僭越各自的角色,必须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管理,当然敬意还是必须的(Slingerland,2003:212)。这样的注释使得西方人的认知领域和《论语》中孔子言论的认知领域达到了和谐状态,使西方人对孔子的话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孔子的言论及儒家思想。

3 借喻意义的认知和谐

借喻是《论语》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孔子常常借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事物比喻对君子之道或政治理想的追求,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把求学之道比喻成打磨玉石、象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把仁义、礼乐的学习比喻成在白色的底子上画花);“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履一篑,进,吾往也”(把学习的过程比喻成积土成山)等。这些比喻往往没有主体,看上去也都是身边寻常之物,孔子信手拈来,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生动的说理方式可以让弟子们在轻松、随意的环境中理解老师的教导,同时也告诉弟子“道不远人”。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势必使西方读者感觉到孔子只是注重身边小事,无法真切地了解孔子的伟大之处以及 “近取诸譬”的说理方式,只会使他们产生理解上的困惑,并由此引起心理上的失衡。斯林哲兰德引用朱熹、王阳明等中国古代学者的解释,对孔子的这些借喻作了详尽细致的分析,帮助西方读者理解孔子话语的真实含义,消除了他们由于这些日常小事与孔子伟大的思想家形象之间巨大的认知差异而引起的心理失调,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例如:

(4)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今译: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训练),先给别人使用,这种精神,今天也没有了吧!”

斯译:The Master said, “I once knew a time when scribes(who did not know how to write a word)would leave the text blank, and those who owned horses(that they could not tame themselves)would lend them to others. Nowadays, there is no one like this.”

以往的译者往往只照搬原句,将字面意思翻译出来,如安乐哲(2003)的译文:The Master said, “I still encounter places where scribes have given us problematic text. Today you never see someone who has a horse lending it to someone else to ride.” 恐怕连中国读者都不会明白写书和借马有什么关系,认知上的不和谐会使西方读者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最终必然导致他们采取回避或者漠然的态度。斯林哲兰德通过以括号补充协调信息的方法化解了西方读者内心的不和谐感。当一位优秀的文人不知道如何写一个词时,会将词空在那里,直到他和别人讨论出结果。而有马却不知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训练马的人不会齿于承认自己没有能力,而会把马匹借给别人驾驭或训练。在孔子的时代,许多人不够谦虚,不承认自己的缺点,不愿向别人寻求帮助,却往往粉饰过错。孔子借用这句话质疑了那些自己没搞清楚问题就随便提出存有疑点的解释的同时代的人。孔子也曾批评子路:“君子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应采取保留态度)斯林哲兰德在注释中将这些内容都揉合在一起,展现出孔子严谨的治学方法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真务实的求学态度。这样的译文消除了西方人认知和心理上的不和谐,使他们真正理解了孔子,读懂了《论语》。

四、结语

自18世纪以来,历代都有中西学者用译笔为儒学西传工作作出努力,译者笔下的孔子形态各异。理雅各译文中的孔子是严谨威严的夫子(The Master)和至圣先师,庞德笔下的孔子是平易近人的当代智者和学生们的老板(boss),而辜鸿铭所译的孔子是一位以英国人特有的说教方式教育民众的英国绅士。各译文中的孔子都与真实的孔子有距离,都有译者的形象投射其中。斯林哲兰德在熟读中国历代治经学者著作,通晓中国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对《论语》中西方人难以理解的句义进行了详尽的阐释说明,增加了认知新元素,将认知语境补充完整,减少了西方人阅读《论语》时引起的失调,帮助他们重新构建认知,以完整、全面、深入地了解孔子的真实形象。作为一部翻译著作,他的《论语》译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儒学西传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翻译方法值得借鉴。

[1]Durrant, S. W. On Translating Lun yu[J].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1981, (3): 98-104.

[2]Slingerland, E. Confucius Analects with Selections from Traditional Commentaries[M]. 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2003.

[3]Spence, J. D. What Confucius Said [J].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1997, (6): 149-160.

[4]安乐哲,罗思文.《论语》的哲学诠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赫尔曼·凯泽琳.中国人的理想范式[A].何兆武,柳卸林.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上册)[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利昂·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M].江苏: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7]杨伯峻. Confucius: The Analects[M].刘殿爵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

猜你喜欢
兰德西方人论语
如何读懂《论语》?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
一类广义平均曲率Liénard方程周期解存在性与唯一性(英文)
中国智库:何时能圆“兰德梦”
四天三夜 LAND CRUISER 200兰德酷路泽探塞北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