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洁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Gentner(1982)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语言习得时,习得名词的比例高于其他词类,且时间早于其他词类。名词的指称意义占主导地位,其典型句法功能是作主语和宾语。但是,汉语中也有名词作状语的情况,名词可以作方位状语、时间状语、工具状语、方式状语、比拟状语等,作状语的名词有普通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等。现代汉语中NV结构的复合词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主谓式,一种是偏正式,本文讨论的是第二种类型。沈怀兴(1998)考察了《周易》、《辞源》和《现代汉语词典补编》等代表汉语发展三个时期文献的构词分布,统计出偏正复合词所占比例分别为65.47%,58.56%和47.78%,由此说明,偏正式构词法是汉语中最为能产的一种构词方式。复合词中的偏正式NV结构种类繁多,例如 (1)a~e。其中,(1)e是我们讨论的对象,即由普通名词作比拟状语的NV结构。
(1)a.朝拜、庭审(表处所)
b.夜战、时兴(表时间)
c.手写、笔答(表方式)
d. 粉饰、筛选(表工具)
e. 林立、牛饮(表比拟)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汉语中名词能不能作状语的问题,学者们各执己见。王力(1978)、张世禄(1978)、周秉钧(1981)、王克仲(1988)、孙德金(1995)、王珏(2001)等均从名词作状语的角度分析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NV型句法结构。孙德金(1995)以定量分析的数据为依据,论证汉语中名词能作状语的观点。根据作者对 《HSK词汇等级大纲》的统计,词表中有3892个名词,其中有60个可以作状语,占名词总数的1.5%。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作状语的名词和谓词的十一种关系,其中,名词主要是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工具、材料、范围、方式、依据、数量、原因、目的等。朱德熙(1982:32)指出:“汉语复合词的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基本上是和句法结构关系一致的。”很多现代汉语的词法结构与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具有相似的特征,名词作状语也不例外,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例如:
(2)a.时间状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在早晨/晚上……)
b.工具状语: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箕畚……)
c.比拟状语: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冯婉贞》)(像猿猴一样……,像雄鹰一样……。)
d. 处所状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在东市……)
e. 方式状语: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伤仲永》)(以宾客的待遇对待……)
而现代汉语中也存在大量名词作状语的短语结构。例如:
(3)a.工具状语:电话联系、掌声鼓励
b.方式状语:武力解决、现金交易
c.处所状语:局部控制、中途退出
d. 时间状语:整点播报、正点到达
e. 比拟状语:直线上升、重弹出击
现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NV结构复合词是古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的句法结构的固化结果,现代汉语中大量名词作状语的短语结构是对古代汉语这种句法结构的延续和发展。以往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描述名词作状语的种类,却未能解释名词能作状语的原因。本文主要关注两个问题,其一,NV结构中名词为什么能作比拟状语?其二,是否所有的名词都能作比拟状语,构成NV结构?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NV结构中名词作比拟状语要受到哪些限制?
观察普通名词作比拟状语的NV结构,我们发现,它们都涉及将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对象比喻成这一结构中名词所指的对象。这一隐喻的实现是以概念转喻为基础的,即“含转喻的隐喻”的隐转喻,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我们理解这一结构的认知基础。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Lakoff 和 Johnson(1999)在 Philosophy in the Flesh中总结了体验哲学的三大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Lakoff和Johnson(1980)认为,隐喻是用一个概念域理解另一个概念域,转喻是用一个概念域的整体或部分指称同一个概念域的整体或部分。Kovecses和Radden(1999)对转喻的定义是,一个概念为同一域的另一个概念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过程。Goossens(1990)提出隐转喻的概念,用于解释习语中同时涉及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现象。Goossens讨论的隐转喻主要有两种类型:来自转喻的隐喻(metaphor from metonymy)和含转喻的隐喻(metonymy within metaphor)。
NV结构复合词中的名词也涉及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互动,即含转喻的隐喻这种隐转喻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概念隐喻发生作用。名词所指称的事物比喻动词动作的施事或经历者,例如,“云集”就是将动词动作的经历者(人)比作名词事物“云”,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的人被比喻成天空中汇集到一起的云彩。另一方面,两种概念转喻发生作用。一种是名词转指名词所指称事物特征的概念转喻,“云集”中的“云”转指云移动时形态变化的特征。另一种是特殊转指一般的概念转喻,“云集”就是将“云”漂移聚集的变化特征用于形容其他具有类似变化特征的事物。Langacker(1987:292)在谈到复合结构的整体与成分关系时指出:“对复合结构的概念化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包含表达式的完整内容。成分结构仅代表这个内容的有限块,这些块作为代码从整体分离出来。”就 NV结构而言,其中的名词激活与之相关动作或状态的特征,这个特征修饰和限定动词表示的动作或状态。理解NV结构涉及与名词相关框架的激活,以形成对动作或状态特征的形象认识,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发挥作用是以我们的百科知识框架为前提的。例如,提到“云”就会激活我们头脑中关于云的色彩、形态、变化等方面的信息。例 (4)是对 “(火烧)云”描写的经典段落,短短的一段文字将云的色彩和形状变化描写得惟妙惟肖。从颜色特征看,将云比作黄金、百合、葡萄、梨子、茄子。从形状看,将云比作马,马头、马尾、马脖子、马腿等身体部位被用于比拟云的各种姿态。我们对于“云”最深刻的认识是色彩和形状变化方面的特征,如果云的特征被用于修饰动词时,表示云的动态变化方面的特征则被凸显,通过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云集”、“云散”等关于云的形态变化特征被赋予其他事物。与 “云集”类似,“鲸吞”、“潮涌”、“瓜分”等NV结构分别激活我们关于“鲸”的饮食习惯、“潮”和“瓜”动态形状方面的知识,凸显相应特征。
(4)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金彤彤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天空里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一条马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就变模糊了。(肖红《火烧云》)
与其他涉及概念隐喻的语言结构类似,“云集”类NV结构涉及概念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拟关系存在类型差别。具体事物可以被用于比拟具体事物,也可以被用于比拟抽象事物。在(5)a中,树林密集的样态被用于形容楼房密集的状态,这是具体事物之间直接的比拟。在(5)b中,它则被用于形容各个学派百家争鸣的状态,这是将具体事物比拟抽象的思想。在(6)a中,笼子完全盖住物体的状态被用于比拟雾气将物体包围的状态,这是具体事物之间的直接比拟。在(6)b中,这一状态则被用于比拟无形的气氛,氛围影响人的精神状态,这是将具体的覆盖—被覆盖关系抽象化,是具体事物与抽象事物之间的比拟。
(5)a.30多年过去了,这里已是高楼林立,绿树成林,有着30多万人口的新兴工业城市。
b.但从西方近代心理学历史上看,各种流派、学说林立,这是许多学科难以相比的。
(6)a.家庭取暖中排出的煤烟,被浓雾笼罩着,久久不散。
b.这一协议消除了几个月以来笼罩在网络行业的阴影。
并非所有普通名词都能进入NV结构并承担比拟状语的角色,这种NV结构中名词和动词的语义匹配要遵循三个原则,即凸显度、具体度、动态度。
名词作比拟状语修饰动词时,与名词相关的特征必须具有较高的特征凸显度,这个特征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刘正光(2007:152)从非范畴化的角度分析名词作状语的现象,认为名词非范畴化后,名词由指称功能转变为陈述功能,“名词非范畴化后最常见的功能就是形容词的功能”。他将所有词类看作一个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的两端分别是名词和动词,中间是形容词、副词、介词。因此,名词作状语就是特征凸显的结果。例如,蛇最大的特征是曲折、蜿蜒的行动路线,可以用“蛇行”形容具有这种特征的动作。砖瓦破碎的最大特征是具有不可恢复性,可以用“瓦解”形容像瓦一样具有彻底崩溃特征的动作、行为。名词凸显的相关动作或状态特征存在差异,从特征的所属看,有动作特征和状态特征之别;从特征的类型看,有形态特征和性质特征之别。“云集”、“蝶泳”、“蛇行”、“席卷”、“潮涌”、“瓜分”等凸显的是动作的形态特征,“蚕食”、“牛饮”、“冰释”、“梭巡”、“瓦解”、“脉动”等凸显的是动作的性质特征,“林立”、“笼罩”等凸显的是状态的形状特征,“鼎立”、“虎视”、“囊括”等凸显的是状态的性质特征。
无论是概念隐喻还是概念转喻,具体名词比抽象名词更容易作为源域,这和人们对这两类名词的熟悉度、其特征的形象化、可描述性有很大关系。因此,具体名词比抽象名词更容易进入名词作比拟状语的NV结构。因为动词表示动作,名词作为比拟状语修饰动词时,展现的是动作的特征,具体的事物才能作为动作的施事或经历者,才具有显著的动态特征。而抽象的、无生命的事物难以进入这类结构。我们基于日常经验形成的对生物各种特征的认识是NV结构形成的概念基础,对具体事物的典型形态和性质特征的认识来源于感知系统和具体意象。例如,没有对梭子来回运动路径特征的认识,我们不能理解“梭巡”,没有对蚕吃食状态特征的认识,我们不能理解“蚕食”。
认知语言学将意义看作概念化,认为联系语言和现实的桥梁是人的认知加工和操作。语言的表达不是直接体现现实,而是现实在人的思维中概念化的结果。Jackendoff(2002)从概念化的角度分析了意义的来源问题,即意义形成的过程就是概念化的过程。他认为,感觉特征也是意义的一部分,意义来源于概念结构和空间结构。其假设是,语法直接参照概念结构,间接参照空间结构。空间结构联系是语言表达的基础,是联系语言与视觉、触觉、动觉系统的纽带。空间结构来源于感知系统,感知系统与客观世界发生联系,它是抽象图式,可由此产生具体意象,是我们关于物质世界的形状、动作、物体等的统一性理解。就NV结构而言,我们对名词所指称事物的概念化特别依赖于视觉系统和动作系统,我们由此获得关于事物的形态和性质特征的认识,NV结构中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充分说明了空间结构是意义的源泉。
动态度是普通名词作比拟状语并构成NV结构需遵循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动词有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之分,动态事物比静态事物的特征更显著。因此,进入NV结构的名词中,指称具有动作特征的名词多于指称具有状态特征的名词。以下例句中的 “牛饮”、“席卷”、“鼠窜”分别将涉及“牛”、“席”、“鼠”的某一动作特征赋予句子的主语。进入汉语NV结构的名词中,特征凸显度高的名词优先于特征凸显度低的名词,具体名词优先于抽象名词,与动作特征相关的名词多于与状态特征相关的名词。
(7)a.路氏看上去又倦又渴,找到空台子坐下,叫杯冰冻啤酒,牛饮灌下。
b.元朝统治的末年,农民起义的浪潮席卷全国。
c.他率部也向北折,在卡塞林山口又把美国人打得抱头鼠窜,接着就遇到了英军。
以名词作比拟状语的认知基础为研究的起点,阐释普通名词作比拟状语的限制原则。通过对名词作比拟状语的研究,我们形成了关于意义动态性的认识,加强了对概念结构和语言结构互动关系的理解,深化了对概念隐喻、概念转喻这两种基本思维方式在语言在线理解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的认识。更多组合和聚合关系建立遵循的认知原则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1]Gentner, D. Why Nouns Are Learned before Verbs: Linguistic Relativity versus Natural Partitioning[A]. In S. Kuczaj(ed.) Language Development(Vol.2) : 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C]. Hillsdale: Earlbaum, 1982.
[2]Goossens, L. Metaphtonymy: The Interaction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Expressions for Linguistic Action[J]. Cognitive Linguistics,1990, (1).
[3]Jackendoff, R.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4]Kovecses, Z. Metaphor: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5]Kovecses, Z. & G. Radden. 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A]. In K. Panther & G. Radden(eds.)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6]Lakoff, G.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7]Lakoff, G & M. 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
[8]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 :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9]丁声树.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10]黎锦熙. 新著国语文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
[11]刘正光. 语言非范畴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2]沈怀兴. 汉语偏正式构词探[J]. 中国语文, 1998,(3).
[13]孙德金. 现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的考察[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5, (4) .
[14]王克仲. 古汉语的NV结构[J]. 中国语文, 1988, (3).
[15]王力. 古代汉语[M]. 北京:中华书局, 1978.
[16]王力. 中国现代语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17]王珏. 现代汉语名词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8]张世禄. 古代汉语[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8.
[19]周秉钧. 古汉语纲要[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20]朱德熙. 语法答问[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21]朱德熙. 语法讲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