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导学技巧初探

2014-02-09 03:56郑潮桦
新课程·中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主导语文教学主体

郑潮桦

摘 要: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應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理其知,寻求、应用“主体”与“主导”两者的最大合力,以求更好地将学生引向教学的目的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语文教学;导学技巧;主体;主导

语文教学中到底怎样巧“引”妙“导”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入题

多年来,我们根据课文文体、内容、语言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和学习愿望出发,选择比较理想的入文方法,从感情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兴趣盎然地与教师一起徜徉于语言文学的园林之中。导课的方法很多,下面择其要而述之:

1.故事法

故事法即以故事为突破口,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把与课文有关的故事作为导语,或在讲课之前概括课文有关内容的情节。如,讲《马说》一文时,先讲《骥遇伯乐》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千里马为何会如此狼狈不堪,进而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马说》,寻找答案。故事生动形象,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理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本文阐明的深刻道理这一知识目标及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这一情感目标。

2.标题法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窗户。有些标题含义深刻,含蓄无垠。教师如果从解题入手来导入新课,那么对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大有益处。如,《南州六月荔枝丹》,“南州”指荔枝的产地,“六月”指荔枝的成熟期,“丹”指荔枝的颜色。通过解题,让学生一下就明确了事物的特点,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荔枝的生态及生产情况;另一方面此句引用古诗,又让学生领会了引用古代诗文能加强说明效果这一教学目标。

3.插图法

插图法就是在导入新课之前,让学生认真欣赏和仔细观察插图,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然后让学生把图面用口头语言讲述出来,之后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带进课文,让大家对照比较,经教师稍微剖析,学生就心领神会,豁然开朗了。这种领悟是自悟自得,效果特佳。如,宁德地区特级教师陈成龙老师在上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就用此法。他让学生找出插图中与文本不同的地方。学生的积极性可高涨了,不一会儿就找出两处:戴帽子和挥手。教师接着就问要不要画帽子,为什么?学生很快从书中找到理由:要,戴帽子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节课。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进入文本,感受了文中强烈的爱国情感。

4.多媒体法

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境。如,我上《给巴特勒的一封信》时,先让学生看一组圆明园遗址图,再让学生看一组圆明园的复原图。遗址图的残垣断壁与复原图的雄伟壮观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下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然后我引导学生说出此时自己最想说的话,接着再提出:你们想知道外国人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吗?这样很快就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情感上升到最佳学习状态。

二、恰当提问

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一堂课要提哪些问题,怎样提出,却大有讲究。提问切忌过大、过空或模棱两可。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1.突破法

教师要抓住一个关键问题打开一个决口,让知识的水流奔涌而出,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能真正地吃透教材,找到关键问题的所在,即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本人在教《囚绿记》时问:“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卢沟桥事变发生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奔赴抗战前线,为何要逃亡呢?作者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吗?”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教师这时介绍了作者,突出他的爱国情感,进而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的价值,领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从而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8条提出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的课程目标。

2.曲问法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如,教学《吴汉何尝杀妻》,全文引经据典证明吴汉没有杀妻。教师提问:作者所举的史料没有记载吴汉杀妻,我要是能找到一本史书有此记载,作者的观点不就站不住脚了吗?学生很快从书中找到最有力的证据:“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依据。”至此学生自以为都明白了,全懂了,本文的论点就是吴汉没有杀妻。教师接着提问:作者只是就事论事,只想告诉我们吴汉没有杀妻吗?一个问题又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最终弄清了作者的意图: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看戏当成

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从而培养学生“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的课程目标。

3.循序渐进法

教师在提问时,有些问题不可一步到位,就如登山一样,要拾阶而上,于峰顶领略无限风光。如,我校教师李清在教《项脊轩志》一课时,这样提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课文写了几次流泪?为谁而流?为什么流泪?这些值得我们流泪吗?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思念的都是怎样的人?问题的阶梯处理恰到好处,深入浅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又如,本校的彭雨花老师在教《房兵曹胡马》时,提出:读完这首诗,你认为这是一匹怎样的马?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接着又问:从诗中找出三个字来形容这匹马?学生很快找到了廋、俊、轻。教师又抛出一个问题:用这三个字写一段话,并且用第一人称来形容。还提示: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可模仿这来写。一个个问题把课堂推向了一个个高潮。

4.概括法

概括法主要针对整体感知而言,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可提出,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如,教学《愚公移山》时可提问:愚公多大年纪了?他为什么要移山?山移走了有什么益处?有哪些人参加了移山?移山的任务艰巨吗?围绕愚公移山有哪几种不同的态度?这一连串的问题解决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把握了。

三、灵活应变

古代教育专著《学记》在讲到教学方法时说到“导而弗牵”,意思是教师在讲课时,学生的回答可能偏离了教师事先已确定了的“标准答案”,这时不要生拉硬拽,应循循善诱,使之回到正题,才能更好地保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其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

1.借题发挥

当课堂碰到突发事件或不利因素时,教师不得已放弃原定方案,却能敏锐地发现突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抓住其潜含着的契机,因势利导,作即兴的发挥,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如,教《囚绿记》,我正分析课文时,一个学生举手问:文中“我好像发现了一种是‘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一种喜悦。”这句中的引号有什么作用?既然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当然要解决。于是我引导学生回顾引号的几种作用,并通过师生的共同分析明确了这里的引号表示强调。问题解决了,可我原设计的教学程序被中断了,我灵机一动,接着提问:文中何处体现了生的欢喜?学生回答“绿色是生命,是希望,是安慰,是快乐”。我又问:作者正因为如此珍爱生命,所以才贪生怕死,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后逃离北平的吗?这样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回到正题,又尊重学生自己独立的阅读体验。

2.灵巧串联

教师面对的是个性迥异的教育对象,因而教学中难免出现意外的变化。面对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现象,应处变不惊,机智巧妙地利用外物的刺激而产生灵感,凭借灵活的手段演绎出奇异而又合理的教学艺术,直接创造出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如,教学《水调歌头》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此首词中所描绘的情景,突然听到有人在唱歌,正要发怒,仔细一听,居然在唱王菲的《但愿人长久》,转念一想不如让他站起来唱,也让大家放松放松。优美的歌声回荡在教室的上空,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

3.即兴表演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课文,将自己的知识、意图、情感施教于教学对象,可根据教学中的变化改变教学手段,将课文的情思、形象、美的氛围再现出来,传递给学生,师生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契合妙悟。记得教《傻二哥》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樣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的,我让学生读傻二哥卖药糖一段,可发现学生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于是让学生根据课文模仿其动作,同座位之间互相纠正。学生马上有模有样地比划起来,既创设了一个融洽的学习氛围,又品味了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临时增补

课堂教学中出现学生倦怠情况,可补充一些教学环节,如组织学生讨论,或组织小竞赛、小测验等。如,教诗歌《使至塞上》,我分析得面面俱到,想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情感变化,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可学生懵懵懂懂,昏昏欲睡。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让学生给这首诗选一曲音乐,来配乐朗读。学生马上活跃了。我又问:该找一曲什么调的曲子?为什么?从诗中找出依据。这一连串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结合文本,深化教学内容,最终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诗词教学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

四、巧妙迁移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其实,反三的过程就是发散求异促创新的过程,也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可创造性地运用类比、模仿、移植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举一反三,使他们由“学会”到“会学”,由“会学”到“创新”。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有意为学生提供一些训练的

机会。

1.提倡争辩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提出和作者不同的观点;也允许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方法,又能给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求异创新。如,教学《愚公移山》时,提出:你认为愚公的做法可取吗?为什么?学生在“搬家”与“移山”的不同看法的交锋和争论中,探求不同见解的各自依据,加深了对寓意的理解。

2.续写故事

有些课文的结尾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抓住学生爱幻想这一特点,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合理的想象有利于学生开拓思路,诱发灵感,启发创新。如,在教学《清兵卫与葫芦》进行迁移训练时,我采取了续写故事的形式:清兵卫的父亲、教师对于他的新爱好会不会像先前那样粗暴地干涉?清兵卫能守住这个爱好吗?后来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不管怎样的结局,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想象的翅膀飞起来了,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式,开启了创新思维。

3.仿写句子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点,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如,我校教师赵秀菊在教《乡愁》时,迁移训练这么安排:综观这两首诗,都不自觉地运用了“乡愁是……”这一句式,请学生仿照这一句式写一写乡愁。学生句中就出现了“乡愁是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乡愁是一席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乡愁是

一条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乡愁是妈妈两鬓花白的头发”。这样,在所学的知识上,经过再加工、再创造,学以致用,受益匪浅。

4.收集资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目标第14条提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善于收集资料,就能把我们的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有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和学生的视野。如,教《鱼我所欲也》,在拓展延伸部分,为了让学生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我让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学生找到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陈毅的“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还介绍了“嗟来之食”的故事和吴晗的《谈骨气》,通过对比阅读,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总之,语文课堂应变讲为导,巧引妙导,才能激活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才能用智慧创造充满灵性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使学生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语文学习,1991(10).

[2]钱梦龙.随机应变见巧思.语文学习,1991(10).

?誗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主导语文教学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翻转课堂:教师“主导”的新境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中职物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中企“主导”肯尼亚基建项目遭非议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