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2014-02-09 00:53庄淑美李鑫懿刘建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基底缺血性动脉

庄淑美,苏 李,李鑫懿,刘建桥

(北京市海淀医院康复科,北京 100080)

后循环缺血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病变,因多种病因影响到脑干、小脑、间脑、大脑枕叶和内耳等部位血供障碍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以头昏、眩晕、恶心、呕吐和耳鸣等为主要症状,通常给予扩血管及对症治疗,但疗效欠佳且容易复发,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后循环血性眩晕的病机以痰瘀交阻、清窍失养为主,通过自拟祛痰活血止眩汤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0例。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2]。入选标准: ①40岁以上发病,有动脉硬化、高血脂症、高血压病史者;②以发作性眩晕、头晕为主要症状,多因头位变动而诱发或加重;③伴有耳鸣、恶心、呕吐或猝然晕倒者;④可伴有其他脑干一过性缺血症状,如黑朦、复视、肢体麻木、后枕部头痛等;⑤颈部血管超声有动脉硬化证据,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证实;⑥经头颅CT 或MRI 排除脑干、小脑、枕叶梗死或出血患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2.4±10.4)岁,高血压病32例,高脂血症30例,2型糖尿病20例,肥胖28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62.2±10.8)岁,高血压病30例,高脂血症28 例,2型糖尿病19例,肥胖27 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苏州卫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130)每次6mg,每日3次;盐酸氟桂利嗪(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30003)5 mg,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祛痰活血止眩汤(姜半夏12 g,白术15 g,茯苓15 g,陈皮10 g,天麻12 g,枳实10 g,当归10 g,葛根10 g,赤芍15 g,川芎12 g,甘草6 g)。肝阳上亢者加石决明12 g、钩藤12 g;痰浊中阻者加代赭石15 g、泽泻10 g;肾精不足者加熟地黄12 g、山萸肉10 g、牡丹皮8 g;气血亏虚者加党参10 g、山药10 g、黄芪12 g;耳鸣重听者加郁金、石菖蒲等。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2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拟定。治愈: 眩晕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中医证候消失;显效: 眩晕临床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明显好转;有效: 眩晕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有所改善;无效: 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未见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眩晕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1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用西药对照组。

2.2 复发率比较

2组患者随访1年,记录再次出现眩晕症状患者的例数,2组患者均无丢失病例。对照组23例,发生率为38.33%;治疗组8例,发生率13.33%。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注:1)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3 不良反应

2组均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头痛、面部潮红,均可忍受但不影响治疗,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后循环缺血是指供应脑部的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病变,包括后循环梗死及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亦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成双、吞咽呛咳、构音不清等症状,查体可有轻微脑干损伤体征,可反复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是其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栓塞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发病机制。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为临床上常见多发疾病,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椎基底动脉及分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度增高、血流缓慢、血液呈高凝状态或微血栓形成,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流阻力增加,脑组织灌注减少,最终影响前庭功能而导致眩晕等症。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常是卒中发病的先兆,任其发展很可能导致后循环脑梗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该病的治疗应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组织供氧、改善和恢复前庭功能为基本治疗原则[4]。后循环缺血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历代医家有“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瘀不作眩”之说,但其重要病机转归为痰瘀互结、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脑府失养而发为眩晕。根据上述理论,笔者自拟祛痰活血止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眩晕,两者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亦为君药。川芎辛温,走而不守,行气祛风通络;当归既能养血补血又能活血化瘀;川芎、当归相配伍,共奏养血祛风、活血化瘀之效;白术、茯苓健脾化痰,脾运则湿除而痰无由可生,此4药为臣,理气化痰、活血化瘀以使气顺则痰消,血活则络通;陈皮、枳实有燥湿消痰、理气通滞之功,痰消气畅则血难以壅塞;葛根升发阳气,使清阳得升、脑络得养,又能引药上行;甘草补脾益气、缓急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涤痰化瘀、镇眩通络之功。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天麻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对于脑缺血、缺氧及血液再灌注所形成的损失具有保护作用[5];半夏、茯苓、白术、陈皮具有镇静、镇吐、止呕、利尿作用[6];川芎、当归、赤芍、葛根有降低血液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7]。西比灵胶囊是选择性扩张脑血管的钙离子拮抗剂, 能够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供血。盐酸倍他司汀属组胺类药物,具有扩张脑血管、外周血管、毛细血管及内耳( 迷路)血管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抑制组胺的释放,对椎基底动脉系统效果好,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其伴随的眩晕症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不良作用。正是由于中西医各自对后循环性缺血眩晕诊治上的优势,中西医治疗相结合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西医治标,中医治本,标本兼治,相得益彰。本组资料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能明显改善后循环性缺血性眩晕症状,总有效率可达93.33%,效果优于对照组,且研究观察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复发率低,不失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37.

[2] 李焰生.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 9): 786-78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4.

[4] 邹立华.李惠.陈小丹.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7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5):24-26.

[5] 岑信钊.天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5,28(10): 958-962.

[6] 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264.

[7] 陈茂刚,王灿晖.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验[J].中医杂志, 2004,45(2):98.

猜你喜欢
基底缺血性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向量方法——基底建模法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