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臣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中心,成都 610041)
明·赵开美复刻宋本《伤寒论》自《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五》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共计10篇,“差”字凡13处,注释各家将“差”字义训为“痊愈”,字音训为chài。如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讲义》五版词解为“不差:谓病不愈。”实际上《伤寒论》中“差”字当读chā,字义当为病情减轻,现考证如下。
其实《说文解字》中还录一“瘥”字并云:“瘥,楚懈切,瘉也。”可知东汉末“差”、“瘥”两字并存,一表“病减轻”,一表“病痊愈”。众所周知,《伤寒论》以行文科学严谨著称,张仲景如果想表达“病痊愈”,他书写时一定会用“瘥”字,其书中使用“差”字是用来表达“病减轻”之意无疑。而后世《广韵》[3]中“差”的音义是“楚懈切,釵去声”“病除也”,《集韵》[4]中“差”的音义是“楚懈切,釵去声”“愈也”。 《广韵》全名《大宋重修广韵》,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等人奉诏修订成的一部韵书,《集韵》则是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由丁度等人奉诏修订成的一部韵书。《广韵》因其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的韵书,影响深远,而研究《伤寒论》医家自宋代开始鼎盛,故多遵从其说。结果“差”字变化成一多音字chài,字义变为“病痊愈”,也就是说让“差”字代替了“瘥”的音义,其东汉成书时的chā音、“病减轻”之义反而被忘记。
从医理来看,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如果按“不差:谓病不愈”来解释此条,就是“……先给病人服用小建中汤,如果病没有痊愈,就给病人开小柴胡汤。”这样解释就与临床实际严重不符,岂有治病时处一方则必使疾病痊愈,不然即轻易改弦易辙之理!临床实际是:腹痛吃了小建中汤,如果病有减轻可再服,效不更方,如果病没有减轻,则就处以小柴胡汤。此外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第92条);“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第141条);“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第311条);“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第312条);“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第367条)等6条与第100条道理相同。
再看第395条“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牡蛎泽泻散方中含有商陆根、葶苈子、蜀漆峻烈药物,清热利水、软坚散结较强,各医家以方测证,公认此种腰以下水气较为严重。那么有如此严重水肿症状,绝对不可能算作大病愈后。如果按“差”的原义解释成:大病减轻后,存在较严重的腰以下水气症,用牡蛎泽泻散治疗,则更为合理。第203条可以佐证395 条“病差”问题:“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鞕故也。”阳明病热证本自汗出,理应直接清热生津,医者不识,继续以治太阳病法发汗退热,津液丢失,造成大便鞕的腑实证,明明是误治之法,张仲景不可能言其能使病痊愈。如果解成:虽发汗错,但热已经有所减轻,则更符合临床事实。另外若“差”作痊愈讲,条文中“已”字之后使用了“尚”字,即“还有”的意思,这就如让张仲景造类似下面的一句话:“工程已经全部完工,还有两条路没有铺设”,显然前后矛盾,语法错误。经上两条分析“病差”应作“病减轻”义。此外“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第396条);“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第393条);“伤寒差已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第394条);“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第12条);“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第398条)等5条道理与第395条道理相同。
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是比文献还准确、生动的真实载体。经考察,在内蒙赤峰方言中“行、可以”叫做“中”,“不可以、不行”叫做“不中”,这与《伤寒论》 “小柴胡汤不中与之”一致。而在赤峰方言中“病减轻了”恰恰叫做“病差了”,“病大为好转”叫做“差多了”。赤峰市处于河北、辽宁、内蒙古三省交界,交通和文化相对闭塞,很好地保留了古代的发音、字义[5],且其中多为山东、河南、山西、河北、陕西汉族音义。这是因为赤峰汉语方言的形成,与历史上战乱造成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以及迁都、移民、屯田、戍边等有着密切的关系[6]。代代相袭、流传至今的赤峰方言字词,是古代某些字词真正的发音、含义准确保留、记录和反映。
综上三方面考证可见,《伤寒论》“差”字发音当为chā,字义当为病情减轻,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张仲景具体条文的本义,把握其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1] 汉·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67.
[2] 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147.
[3] 宋·程鹏年.广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49.
[4] 宋·丁度.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467.
[5] 张会.古疑母和影母在赤峰地区方言中的表现[J].语文学刊, 2000,4:47.
[6] 顾会田. 赤峰汉语方言的形成及归属[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