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梅 谭浩亮
(湖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
现代汉语条件句分为有标记条件句和无标记条件句,如:
(1)如果他没有受伤,一定能很出色地完成这个任务。
(2)她再这么闹下去,我都没办法上班了。
例(1)中,有具体的条件句标记词,前件由“如果”引导,属于有标记条件句。例(2)未出现条件句标记词,而从语义上可判断有条件关系,为无标记条件句。
有标记条件句分为真实条件句和反实条件句。真实条件句为前件在现实世界中为真的条件句,通常由“只要”、“只有”、“如果”等引导;反实条件句为前件在现实世界中为假的条件句,即“其前件已知或被认为是假的条件句”,[1]154通常由“如果”、“假使”、“假如”、“倘若”等关联词引导。反实条件句能触发预设,为预设触发语的一种。本文中,“反实”一词是广义的,“反实条件句不仅包括一般反实条件句,如例(1),还包括以下三种反实条件句:非正当条件句(counterlegal conditional)(如:如果地球没有引力,那么自由落体会向外飞);反同一条件句(counteridentical conditional),(如:如果他是佛教徒,那么他主张杀生);反时间条件句(countertempral conditional),(如:如果现在是上午,那么太阳就要落山了)。[1]154本文以“如果”引导的已然反实条件句为例,运用可能世界理论,探讨现代汉语有标记反实条件句预设的触发过程。
可能世界作为可能世界理论的基本概念,其本身的定义问题,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赞同克里普克(kripke)[5]15的观点,认为可能世界是“世界的可能状态(或历史)”或“非真实的情形”。
《现代汉语词典》中,“如果”的定义为“连词,表示假设”。已然条件句(如果φ,则Ψ)中,时间为过去或现在,即现实世界已经确定,则“如果”引导的前件φ必定不存在于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为必然假,在可能世界中为可能真。所以,“如果”引导的已然条件句为反实条件句。弓肇祥[1]155把斯坦纳克(Stalnaker,R)的唯一性假设(Uniqueness Assumption)归纳如下:至少当条件句的前件是逻辑上的可能时,总是存在着一个这样的唯一的可能世界,前件在其上是真的并且它比前件在上为真的任何其他世界更相似于实际世界。已然反实条件句(φ〉Ψ)中,φ存在于这样的一个可能世界,φ在其上为真,并且它比其他任何φ在其上为真的可能世界更相似于现实世界。下面结合例句解释已然条件句的反实性:
(3)如果我在NCAA打过球,会比现在好多少?
例(3)中,“过”为完成体标记,将时间设置在了过去,该句为已然条件句。已然句中,现实世界已确定,“如果”假设的内容则必定不存在于现实世界,前件“我在NCAA打过球”在现实世界中为假,该句为已然反实条件句。根据唯一性假设,例(3)中,前件“我在NCAA打过球”在某一可能世界j中为真,并且,该可能世界比其他任何“我在NCAA打过球”在上为真的可能世界更相似于现实世界i。所以,“我在NCAA打过球”的最相关的命题内容必定存在于现实世界i。根据胡壮麟[2]112的观点,所有动词的否定式(“不是”/“没有”+V)和肯定式(V)为互补反义关系,“有”与“没有”、“是”与“不是”将任意动词所在的语义领域划分成两半,两者之间不存在语义的中间地带。所以,与“我在NCAA打过球”最相关的命题有且只有一个,即“我没在NCAA打过球”。“我在NCAA打过球”在现实世界中为假命题,因此,“我没在NCAA打过球”在现实世界中为真命题。
下面结合图形,将例(3)预设的触发过程表示如下(现实世界为i,可能世界为j):
a.因为“如果”表示假设,所以,在i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如果”引导的前件一定不存在于i。
b.在已然条件句中,i已确定,因此,前件“我在NCAA打过球”在i中为假。
c.根据唯一性假设,“我在NCAA打过球”在j中为真,j是使得“我在NCAA打过球”在其中为真的可能世界中与i最相似的一个。
d.由c可知i中存在与“我在NCAA打过球”最相关的命题内容。
e.在语义关系上,“我在NCAA打过球”与“我没在NCAA打过球”是互补的。
f.由b可知“我在NCAA打过球”在i中为假。
g.因此,“我没在NCAA打过球”在i中为真。
由以上预设的具体触发过程,可知例(3)的预设为“我没在NCAA打过球”。反实条件句中的时间可由不同的成分确定,设定时间的成分可存在于前件,也可存在于后件,但其反实性的证明过程和预设触发过程却无异,如以下几例:
(4)如果我那会儿上了师范学校,我回来,解放以后我只能在学校当老师呀。
(5)可惜他的哥哥死了,如果他活着,一定能办成这个事情的。
(6)如果那个男孩正在她面前,她定会好好揍他一顿!
(7)如果是小张去,说不定就谈成了。
(8)如果小明晚来一步,恐怕妈妈已离开了。
例(4)为过去反实条件句,过去的时间由前件中完成体标记“了”设定。 例(5)、例(6)均为现在反实条件句,现在时间分别由前件的进行体标记“着”和“正”设定。 例(7)后件中的“了”,例(8)后件中的“已”和“了”,均将时间设置在了过去,以上几例的反实论证方法及预设触发过程也与例(3)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另外,部分已然反实条件句的引导词与否定算子绑定,即条件句由“如果+不是/没有”等引导,如例(9):
(9)如果没有他妻子的帮助,他公司的发展会更慢。
“‘有’为完成体标记,‘没有’则是否定标记‘没’和完成体标记‘有’的融合体。”[4]359该句中“没有”将整个条件句的语义设置在过去,因此,现实世界i已经确定,“如果”具有完全违实解,“没有他妻子的帮助”在i中为假命题,例(9)的预设触发过程(现实世界为i,可能世界为 j)如下:
a.根据唯一性假设,“没有他妻子的帮助”在j中为真命题,j是所有“没有他妻子的帮助”在其中为真的可能世界中与现实世界最相似的一个。
b.所以,i中存在与“没有他妻子的帮助”最相关的命题内容。
c.在语义上,“没有他妻子的帮助”与“有他妻子的帮助”是互补的。
d.已知“没有他妻子的帮助”在i中为假命题。
e.所以,“有他妻子的帮助”在i中为真命题。
所以,“有他妻子的帮助”为例(9)的预设。值得注意的是,“要不是”也属于此类,如:
(10)要不是你惯纵着她,她还做不出这种丑事呢!
例(10)中的“要”相当于“如果”,其反实原因和预设触发过程与例(9)相同。
综上所述,因为“如果”的语义表示假设,由于过去和现在时间的现实世界已经确定,在已然条件句中,“如果”引导的前件命题内容必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所以,“如果”引导的已然条件句都为反实条件句;而 “如果”引导的未然条件句则可能是真实条件句,也可能是反实条件句。因为,将来的现实世界还未确定,“如果”并不一定具有反实解,任何一个与物理规律不相冲突的前件所表达的命题内容都可能存在于将来的现实世界,即在现实世界中为真,此时,条件句为真实条件句,当然,如果上下文将条件句的语义指向将来时间的可能世界,则为反实条件句;只有当条件句前件的命题内容有悖于物理规律时,前件的命题内容则必然不存在于将来的现实世界,此时条件句必然是反实条件句。反实条件句能触发预设,无论是已然反实条件句,还是未然反实条件句,均可由斯坦纳克的唯一性假设和条件句前件肯定和否定的语义互补关系推导出其具体的触发过程。
[1]弓肇祥.可能世界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蓝纯.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初探[J].外语研究,1999(3):11-19.
[4]李莹,徐杰.形式句法框架下的现代汉语体标记研究[J].现代外语,2010(4):355-362.
[5]索尔·克里普克.命名与必然性[M].梅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