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淑云,徐向东,路 霞,李月娥,张 莉,陈 亮
研究表明,灾难事件发生后女性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如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应届高考生中女生呈现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1],玉树地震后幸存者中女性创伤后应激症状比男性严重[2]。女性是灾后需要关注的重点人群,为了探讨暴力事件发生后女性伤员人格、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本研究进行了相关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乌鲁木齐市某突发群体暴力事件发生后,于事件第15~30天在乌鲁木齐市5家综合性三甲医院对全体住院伤员进行了调查。入组标准:15岁及以上;以汉语为日常交流语种;对本调查知情同意并配合者。排除标准:受伤前患有中枢神经系统及各种严重躯体疾病;精神疾病、酒精依赖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使用者;伤后明显存在智能障碍者。对符合标准的伤员161人发放问卷进行测评,共收回有效问卷155份。其中女39人,男116人;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为(37.6±13.4)岁;汉族141人,回族6人,其他民族8人。婚姻:已婚108人,未婚37人,丧偶/离异10人;文化程度:小学25人,初中51人,高中41 人,大专及以上38人。职业:工人29人,专业技术人员/干部18人,个体户/临时工72人,无业/失业/退休21人,学生/家庭妇女15人;宗教信仰:无信仰135人,有信仰20人;暴露时间:1小时内69人,1小时以上86人。自己受伤125人,伴亲人伤亡30人(1位亲人受伤22人,2位亲人受伤8人)。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信仰、暴露时间及其他家属伤亡情况等。
1.2.2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3]16PF从乐群性(A)、智慧性(B)、稳定性(C)、恃强性(E)、兴奋性(F)、有恒性(G)、敢为性(H)、敏感性(I)、怀疑性(L)、幻想性(M)、世故性(N)、忧虑性(O)、实验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紧张性(Q4)16个相对独立的性格维度进行评价,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人的性格特点。该测验共有187道题。每道题有3个可供选择的答案。
1.2.3 应对方式问卷(CQ)[4]包含6个因子:退避、幻想、自责、合理化、求助、解决问题。对每个项目进行“是”或“否”判断,得分越高表明越多采用该应对方式。
1.2.4 症状自评量表(SCL-90)[5]该量表有90个项目组成,分别评定总均分和10个因子分。10因子分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附加因子。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1=从无、2=轻度、3=中度、4=相当重、5=严重。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对被试者进行测试。
1.3 研究方法 精神科医师与综合医院医师一起查房,先与伤员及家属建立关系,然后对所有伤员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及受伤情况,以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对受教育程度低的伤员由精神科医师逐字读出自评量表的每个问题,由伤员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
1.4 质量控制 参与调查的精神科医生熟悉心理测量工作的道德准则,测试前经过统一培训,熟悉所用量表的内容并能熟练规范操作,善于沟通,取得患者信任,消除患者顾虑。患者知情同意,了解测试的意义,很好理解测试的指导语和要求,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能积极配合,如实回答。问卷在调查员的指导和监督下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调查对象填写完毕后经审核确定是否合格,剔除不合格问卷。
2.1 SCL-90调查结果 女性焦虑、恐怖、抑郁症状得分与男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女性伤员16PF得分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女性伤员16PF中乐群性(A)与求助呈正相关;聪慧性(B)与退避、合理化呈负相关;稳定性(C)与自责呈负相关;敏感性(I)与自责呈正相关;怀疑性(L)与自责呈正相关;紧张性(Q4)与自责呈正相关(见表2)。
2.3 女性伤员SCL-90得分与应对方式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幻想与SCL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症状呈正相关;自责与偏执呈正相关;合理化与偏执呈正相关(见表3)。
2.4 女性伤员16PF得分与SCL-90得分的相关分析 稳定性(C)与强迫、抑郁、恐怖、偏执呈负相关;有恒性(G)与敌对、偏执呈负相关;怀疑性(L)与人际关系、偏执呈正相关;实验性(Q1)与其他呈负相关(见表4)。
表2 女性伤员16PF得分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r值)
Table2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16PF scores and coping styles in wounded women
16PF因子退避幻想自责合理化求助解决问题乐群性A0 02 -0 020 03 0 07 0 48∗0 18聪慧性B-0 41∗-0 35-0 34 -0 65∗-0 33 -0 27稳定性C0 04 -0 26-0 44∗-0 12 0 32 0 37恃强性E-0 02 0 040 26 0 24 -0 06 -0 25兴奋性F-0 05 0 080 13 0 15 0 29 -0 15有恒性G0 17 0 020 09 -0 03 0 03 0 29敢为性H-0 13 -0 070 12 0 10 0 09 -0 11敏感性I0 30 0 340 48∗0 16 -0 07 0 03怀疑性L0 04 0 280 44∗-0 02 -0 30 -0 29幻想性M-0 01 0 260 37 -0 02 -0 09 -0 07世故性N-0 04 0 050 22 -0 14 -0 27 0 01忧虑性O0 14 0 160 36 0 04 -0 30 -0 14实验性Q10 08 0 17-0 02 -0 08 0 01 -0 02独立性Q20 34 0 260 22 0 05 -0 13 0 20自律性Q30 16 0 00-0 14 0 01 0 14 0 03紧张性Q40 25 0 240 57∗0 38 0 01 -0 09
注:*P<0.05;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表1 男女伤员SCL-90得分比较分)
注:SCL-90=症状自评量表
表4 女性伤员16PF与SCL-90得分相关分析(r值)
注:*P<0.05
表3 女性伤员SCL-90得分与应对方式相关分析(r值)
Table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SCL-90 scores and coping styles in wounded women
SCL-90退避幻想自责合理化求助解决问题SCL-90总分0 120 36∗0 27 0 17 -0 23-0 14躯体化0 040 23 0 26 0 02 -0 19-0 08强迫0 120 37∗0 22 0 15 -0 16-0 16人际关系0 210 48∗0 24 0 16 -0 15-0 13抑郁0 170 35∗0 31 0 15 -0 28-0 27焦虑0 070 29 0 16 0 19 -0 26-0 14敌对0 160 40∗0 23 0 18 -0 20-0 11恐怖-0 120 18 0 13 0 01 -0 20-0 02偏执0 250 49∗0 41∗0 37∗-0 15-0 16精神病性0 190 44∗0 28 0 24 -0 12-0 06其他0 010 09 0 25 0 16 -0 26-0 09
注:*P<0.05
暴力事件后女性呈现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有研究显示,女性不仅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易感性高,病程也趋于慢性化,中位数约为男性的4倍(分别为48.1个月和12.0个月)[6]。虽然男性更容易遭受创伤事件,但创伤后男性一般表现为短时期易怒或暴力,很少表现为持久性不安或沮丧。女性比较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敏感性较强,因此女性不良心理症状表现得较为持久,而且女性体内皮质醇含量低,其患PTSD的概率比较高,提示更应注意对女性伤员进行心理干预。
心理应激中人格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一项有641名越战老兵的大样本研究,调查军事档案(如自我描述问卷等)发现发展为与战争有关PTSD的老兵神经质分数显著高于没有发展为PTSD的老兵[7]。有终生PTSD症状的越战老兵征兵之前精神病性偏离比没有PTSD症状老兵高[8]。Fauerbach等[9]对70例烧伤患者采用NEO人格特征问卷,发现神经质和内向型预测了4个月和12个月之后PTSD的诊断。
本研究显示女性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有些人格特质对女性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有些人格特质会加重心理创伤后的精神损害。稳定性与多项精神症状呈负相关,这一人格特质对女性心理健康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它为心理稳定性提供了保证。有恒性、实验性与多项精神症状呈负相关,提示这两种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会减轻或缓解精神创伤造成的精神症状。怀疑性与人际关系、偏执呈正相关,提示这种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不利,可能会加重女性精神创伤造成的精神症状。
应对方式对个体的心理适应具有重要的影响[10]。应激理论强调,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引发不等的应激反应水平[11]。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缓解工作压力,增强适应能力,改善心身症状;应对不当,则会加重压力或增加新的压力,加重应激反应[12-13]。
数据显示女性应对方式幻想、自责和合理化与SCL-90总分和几个因子分呈正相关,说明幻想、自责和合理化是不良的应对方式,在创伤事件中使用这3种应对方式会使精神症状加重。有学者把合理化归类为混合型应对方式[4],本研究认为它虽偏中性,但本质上仍属不良的应对方式。
人格与应对方式相互影响。Morgan等[14]发现人格对应对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人格成熟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多地使用解决问题等积极应对方式[15]。Kliewer[16]把人格看作一种特质,认为某些人格特质与有效的应对方式存在共变性。Kobasa[17]甚至认为人格是应对过程最有影响力的变量,能够缓冲压力,比社会支持更能增进心理健康。王龙等[18]研究应对方式在震后青少年人格特质与PTSD症状间的中介作用发现,人格影响PTSD,情绪型应对部分中介了神经质对PTSD症状的影响。刘海静等[19]认为成熟应对方式的运用,有助于减少对心理健康的危害,增强适应能力,促进外倾和情绪稳定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成熟应对方式的运用,阻碍人格的健全发展。
女性人格与应对方式相关分析显示,人格与应对方式是相互影响的。好的人格特质与良好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不良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不好的人格特质与良好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不良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应引导应对方式与人格进入良性互动。应对方式较人格相对更容易改变,干预中首先应引导伤员使用良好的应对方式,避免使用不良的应对方式,以良好的应对方式激发好的人格特质发挥作用,抑制不好的人格特质。从长远看可以促进人格的成长,近期能够使应对方式与人格进入良性互动,从而减轻精神症状,减少PTSD的发生。
1 牛雅娟,朱凤艳,邹义壮.都江堰应届高考生和教师灾后心理健康状况和干预模式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3):179-182.
2 张金凤,赵品良,史占彪,等.玉树地震后幸存者的创伤后应激症状、生活满意度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4):247-251.
3 戴忠恒,祝蓓里.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修订本)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87.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5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2:68.
6 Breslau N.0utcome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J Clin Psychiatry,2001,62(Suppl 17):55-59.
7 O Toole BI,Marshall RP.Schureck RJ,et a1Risk factors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J].J Psychiatry,1998,32:21-31.
8 Schnurr PP,Friedman MJ,Rosenberg SD.Premilitary MMPl scores as predictors of combat-related PTSD symptoms[J].Am J Psychiatry,1993,150(3):479-483.
9 Fauerbach JA,Lawrence JW,Schmidt CW,et al.Personality predictors of injury-ralate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J Nerv Mental Dise,2000,188(8):510-517.
10 Garneski N,Kraaij V.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erategie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a comparative study of five specific samples[J].Pers Individ Differ,2006,40(8):1659-1669.
11 Folkman S,Lazarus RS,Dunkel-Schetter C,et al.Dynamics of a stressful encounter:Cognitive appraisal,coping and encounter outcom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0(5):992-1003.
12 肖红媛,滕秀荣,王永丽.重症监护室护士应激源现状调查分析及应对方式[J].河北医药,2011,33(1):123.
13 王彤,赵俊敏,秦永静.食管癌患者应对方式临床调查及护理研[J].河北医药,2010,32(22):3242.
14 Morgan HJ,Janoff-bulman R.Positive and negative selfcomplexity:Pattems of adjustment following traumatic versus nontraumatic life experiences[J].J Soc and Clin Psychol,1994,13(1):63-85.
15 邹兵,谢杏利.医学生应对方式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6):710-712.
16 Kliewer W.Coping in middle childhood:Relations to competence,type a behavior,monitoring,blunting and locus of control[J].Deve Psychol,1991,27(4):689-697.
17 Kobasa SC.Stressful life events,personality and health:An inquiry into hardiness[J].J Pers Soc Psychol,1979,37(1):1-11.
18 王龙,陈纬,张兴利,等.应对方式在震后青少年人格特质与PTSD症状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1):89-91,95.
19 刘海静,秦竹,李潇,等.医学生疑病现象的内在人格心理特征及应对方式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1,25(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