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超,董玉红,姚健慧,冯秀芳
乳腺癌作为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女性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2]。目前,乳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3]。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在术后常伴有患肢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患者体质量增加、肺活量降低等一系列问题[4-6],而且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与心理健康也随术后时间的变化而波动[7-9]。传统的音乐康复操康复训练的运动程度对心肺功能、形体、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小。瑜伽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综合性健身功能的有氧运动,不但具有简便易行、锻炼体位、调节呼吸和提高生理代谢等优点,而且还可以通过静思冥想释放和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和情绪焦虑[10]。本研究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约1年的患者设计一套瑜伽运动和有氧运动相结合的综合性运动方案进行观察,并与采用传统康复训练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二者的躯体、心理变化情况以及生存质量等指标间的区别,为院外乳腺癌的康复治疗提供合理和有效的运动方案。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唐山工人医院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完成辅助化疗的乳腺癌女性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术后采用CAF(环磷酰胺、阿霉素、氟尿嘧啶)或CMF(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排除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患者以及伴有神经肌肉疾病、关节疾病等能影响锻炼运动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例,年龄35~56岁,平均(52.3±6.2)岁;乳腺癌根治术后10~13个月,平均(11.8±0.8)个月;轻度淋巴水肿患者2例。观察组54例,年龄36~55岁,平均(51.9±6.1)岁;乳腺癌根治术后11~13个月,平均(11.1±0.6)个月;轻度淋巴水肿患者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传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进行瑜伽有氧运动。
1.2.1 对照组运动方案 传统康复训练包括:(1)指导患者进行上肢康复训练,3次/d。(2)在器械练习基础上,康复护士带领患者在视频指导下,进行传统康复操的练习:①有氧运动前进行热身运动,包括握拳运动、转肩运动、屈肘运动、抬举运动的上肢热身运动;屈膝下蹲、慢走、转腰等全身运动。②有氧健身操的锻炼,包括旋转头部、单边肩交替上提、双肩上提、侧屈上举、向前拉臂、旋转上身、原地大步行走、前后摆髋、左右摆髋、轻跳上举,共10节,重复3次,锻炼时间20~30 min。③整理性运动,在训练后进行整理运动,包括原地踏步、上肢放松、平整呼吸,整理时间10 min。有效运动强度均在患者靶心率的范围内进行,靶心率=(220-年龄-安静心率)×(45%~60%)+安静心率[3]。每周一、三、五在康复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集体锻炼,为期4个月。
1.2.2 观察组运动方案 传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瑜伽运动方案。根据文献资料报道和视频指引下,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瑜伽运动讲解和指导训练。瑜伽运动的内容主要包括3大部分:(1)准备部分10 min:在轻音乐下热身运动和平整气息,包括仰卧平整、双目轻闭、双臂平放在身体两旁、掌心向上、平静而均匀地呼吸、放松全身肌肉。(2)各体位姿势运动部分30 min:在运动过程中呼吸气息非常重要,要求患者鼻式呼吸,呼吸自然,吸气时缓慢而深长、细而悠长,在合乎生理的自然原则下平静气息。依据视频动作要领,主要锻炼上肢运动,配合调息法,使运动和呼吸有节奏地结合起来。(3)结束冥想放松部分10 min:放松全身,思想凝聚,在轻音乐下,前期护理人员讲解美好而温暖的话语,后期患者自身进行冥想放松。瑜伽运动采用集体训练、个体指导和专题讲座的方式,充分调动群体交流和积极向上的情绪。有效运动强度均在患者靶心率的范围内进行,分别于周二、四、六在康复护理人员和视频指导下进行锻炼,为期4个月。
1.2.3 评价方法和评估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锻炼前、后进行以下指标的评价,包括:(1)最大摄氧量,功率自行车进行负荷试验。(2)肺活量:采用1 ml精准电子肺活量计量仪。(3)患侧肌力:采用拉力传感器,测量肌力。(4)骨密度(BMD)测定: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美国CE公司),测定腰椎L2~L4和股骨BMD。(5)患者的形体变化:测量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6)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数为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在108例接受康复训练的患者中,有92例(85.2%)接受并完成全部训练方案,其中未合格或未完成训练的患者观察组7例,对照组9例,最终在本次研究中纳入康复训练的患者观察组47例,对照组45例。
2.1 两组患者锻炼前后评估指标比较 锻炼前,对照组与观察组肺功能、患侧肌力、腰椎BMD、股骨BMD、形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肺活量升高和BM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锻炼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锻炼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身体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认知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后,观察组精神健康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由于长期的制动,患侧的胸部及上肢易发生粘连、肿胀和水肿等问题,严重影响肩部的活动,更有甚者出现肌肉挛缩、肌力下降、废用性肌萎缩等实质问题的出现[11]。在应用化疗药物治疗后,可诱发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骨质疏松、肺部损伤等一系列生理反应[12-14],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对患者在治疗后的有氧康复锻炼十分重要,能够增强患侧的有效肌肉力量,防止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协调肌肉的收缩和运动能力,改善患侧出现水肿的状况。目前,主要康复运动为患侧的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模式[4],但是对患者心肺功能、形体、生活质量等影响较小。瑜伽作为目前在广大女性中较为流行的一种身心合一的有氧运动,不但能够明显缓解健康人群的紧张焦虑等心理压力,而且能维持身体健康,增加肺活量和改善形体。近几年,国内外出现相关报道,对不同时期、不同身体状况乳腺患者的干预进行了研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5]。
表1 两组患者锻炼前后评估指标比较
注:BMD=骨密度,BMI=体质指数,WHR=腰臀比
表2 两组患者锻炼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本研究结果显示,锻炼后,观察组肺活量及精神健康评分较对照组升高。结果提示,瑜伽配合康复训练基础上的运动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形体和精神状态,这与健康人群进行瑜伽锻炼的效果相同。传统康复训练在器械运动基础上,通过力量训练使骨骼肌获得更多的营养,提高肌肉的收缩、协调作用,从而增强肌力。而瑜伽有氧组合运动过程中,通过针对上肢锻炼的动作后的身心缓解,从而减轻传统康复训练中的训练力量强度;通过全身有氧运动,加速机体血氧循环,不仅缓解传统康复训练后的负荷,同时能够促进骨骼肌的生长、增加患侧肢体的细胞代谢。因此,瑜伽有氧运动与传统康复训练组合不仅具有提高患者患侧上肢肌力的能力,同时对改善肺功能、促进体能恢复具有更优异的效果。国外研究发现,适宜的有氧康复锻炼可有效缓解患者在化疗后引起的不良心肺功能的情况,有利于改善体能[16]。本研究发现,瑜伽运动提高了患者的肺活量。因此,瑜伽组合在改善上肢力量的同时,改善了患者肺活量及精神健康,综合性优于单纯采用传统康复训练。
总之,瑜伽运动配合传统康复运动的运动方案以全身运动为主,有效改善肺功能、形体以及通过锻炼冥思过程改善精神状态。在为期4个月的锻炼中效果显著,可进一步加大患者数量和延长锻炼时间深入了解瑜伽康复效果,为以后推广提供依据。
1 裘佳佳,胡雁,黄嘉玲,等.综合社会支持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47-50.
2 龙玉琼.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7):1096-1097.
3 方兰英.乳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医药应用,2013,7(11):189-190.
4 彭丽彬,成沛玉,邱琼.有氧健肢康复操对乳腺癌患肢功能康复的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9):23-25.
5 雷秋模.乳腺癌根治术并发症防治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2742.
6 马跃文,孙瑞.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72.
7 周艳,朱维萍,郑平飞.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0,9(1):7-9.
8 胡晔,李惠萍,王德斌,等.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4):1326-1328.
9 李红,钱少平.乳腺癌围术期的护理对策及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3):165.
10 戴玉琴,段功香.瑜伽运动对社区中年女性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57-159.
11 王雷,何俊峰,彭泉,等.保留功能神经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意义[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1,5(6):400-402.
12 劳贤邦.乳腺癌术后2种化疗方案副反应的临床观察[J].全科护理,2010,8(1):49-50.
13 吴维敏,余书勇,尹俊峰,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72例临床价值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6):739-741.
14 赵忠仁,付小静,薛建芬.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2,11(10):798.
15 王国妃,王曙红.瑜伽干预对乳腺癌病人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4):300-302.
16 Kim CJ,Kang DH,Smith BA,et al.Cardiopulmonary responses and adherence to exercise in women newly diagnosed with breast cancer undergoing adjuvant therapy [J].Cancer Nurs,2006,29(2):15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