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赵华英,郑贺鸣
(1、九江市中心血站,江西九江332000;2、漳浦康宁医院,福建漳浦363200;3、德安仁爱精神病医院,江西德安330400)
·检验与临床·
捐献血小板后献血者血细胞计数的变化
徐春1,赵华英2,郑贺鸣3
(1、九江市中心血站,江西九江332000;2、漳浦康宁医院,福建漳浦363200;3、德安仁爱精神病医院,江西德安330400)
目的对比分析捐献单剂量及双剂量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血液指标的影响,探索其安全可行的间隔期。方法将捐献单剂量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50例定为第1组,捐献双剂量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50例定为第2组,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献血者不同阶段的血液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二组献血者在采集后30min,血小板计数较采集前明显下降(P<0.05);在采集后14d,第1组献血者血小板的计数已恢复到采集前的水平(P>0.05);第2组献血者血小板计数仍未能上升到采集前水平(P<0.05);在采集后28d,血小板的计数已恢复到采集前的水平(P>0.05)。二组献血者RBC、HGB、HCT、WBC在采集前后的不同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捐献单剂量血小板的间隔期至少应为14d,而捐献双剂量血小板间隔期至少应为28d。
捐献;双剂量;单采血小板;血细胞计数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4.06.051
随着血液需求的不断递增,血站的供血压力与日剧增,保留现有献血者与发展壮大献血队伍同等重要[1]。单采血小板[2]是献血者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先进的微电脑控制,采集一个治疗量(≥2.5× 1011,一个单采单位)的血小板,悬浮在0.2L血浆中,而红细胞等其他成分在循环采集的过程中还输给献血者的方法,不会对献血者造成任何损害。单采血小板是一种重要的血液成分制品,常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随着人们对单采血小板制品的认识,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大,成为现代成分输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捐献血小板机采环境和采集方式的限制,目前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多为相对固定的献血者。故分析捐献单剂量及双剂量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采集前后不同时段的血细胞计数,探索捐献单剂量和双剂量单采血小板安全可行的间隔期十分重要。
1.1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自2012年以来的共100名较为固定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其中男性68人(年龄18~52岁),女性32人(21~48岁);累积捐献血小板5次以上的42人(捐献单剂量20人,双剂量22人),10次以上的30人(捐献单剂量15人,双剂量15人),15次以上的21人(捐献单剂量10人,双剂量11人),20次以上的7人(捐献单剂量5人,双剂量2人)。献血者采集前均符合国家规定的献血健康检查标准[3,4]。
1.2 方法把外周血小板计数为150×109/L~200× 109/L捐献单剂量血小板(2.5×1011个)的献血者50例定为第1组,把血小板计数为200×109/L~300× 109/L捐献双剂量血小板(5.0×1011个)的献血者50例定为第2组,使用Trima血细胞分离机在2.5版本操作软件的支持下进行采集。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系统[5]对献血者采集前、后不同阶段的血液指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6-8],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组献血者在采集后30min血小板计数较采集前明显下降,外周血小板计数为10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采集后14d:第1组献血者血小板的计数已恢复到采集前的水平,与采集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第2组献血者血小板计数仍未能上升到采集前水平,与采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采集后28d,血小板的计数已恢复到采集前的水平,与采集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二组献血者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白细胞计数(WBC)在采集前后的不同时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人体血小板正常值在100~300×109/L,为了保证献血者的健康和单采血小板制品的质量,要求献血者采前外周血小板计数≥150×109/L。二组献血者在采集后30min外周血小板计数为100×109/L属正常范围,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白细胞计数(WBC)在采集前后的不同时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其捐献是安全的。献血者单采前血小板计数170×109/L,捐献单剂量血小板14d后血小板的计数恢复到采集前的水平[9],故其间隔期应为14d;捐献双剂量血小板的献血者需28d后血小板的计数才能恢复到采集前的水平[10],故其间隔期应为28d,且双剂量血小板捐献者采前血小板计数必须≥230×109/L。
表1 第1组献血者单采前、后、14d、28d外周血象变化(±s)
表1 第1组献血者单采前、后、14d、28d外周血象变化(±s)
注:与采血前比较,*P<0.05。
时间R B C × 1 012/ L H b ( g / L ) H C T ( % ) W B C ( × 1 09/ L ) P L T ( × 1 09/ L )采血前采血后3 0 m i n采血后1 4 d采血后2 8 d 4 . 6 5 ± 0 . 3 5 4 . 4 5 ± 0 . 3 0 4 . 5 7 ± 0 . 3 8 4 . 7 0 ± 0 . 2 9 1 3 5 ± 1 3 1 3 0 ± 1 2 1 3 5 ± 1 4 1 3 6 ± 1 5 3 8 . 5 ± 2 . 0 3 7 . 6 ± 2 . 1 3 8 . 9 ± 1 . 6 3 9 . 8 ± 1 . 9 6 . 0 ± 0 . 5 5 . 9 ± 0 . 4 6 . 0 ± 0 . 3 6 . 1 ± 0 . 6 1 9 8 ± 3 5 1 3 6 ± 3 0*1 9 5 ± 3 1 2 0 2 ± 3 3
表2 第2组献血者单采前、后、14d、28d外周血象变化±s)
表2 第2组献血者单采前、后、14d、28d外周血象变化±s)
注:与采血前比较,*P<0.05。
时间R B C × ( 1 012/ L ) H b ( g / L ) H C T ( % ) W B C ( × 1 09/ L ) P L T ( × 1 09/ L )采血前采血后3 0 m i n采血后1 4 d采血后2 8 d 4 . 6 3 ± 0 . 4 5 4 . 6 0 ± 0 . 4 6 4 . 6 3 ± 0 . 4 2 4 . 6 8 ± 0 . 4 7 1 3 6 ± 1 3 1 3 4 ± 1 2 1 3 7 ± 1 1 1 3 6 ± 1 3 3 9 . 5 ± 1 . 9 3 8 . 6 ± 2 . 1 3 9 . 9 ± 1 . 6 4 0 . 3 ± 2 . 0 7 . 5 ± 1 . 5 7 . 0 ± 1 . 4 7 . 8 ± 1 . 8 7 . 9 ± 1 . 9 2 9 7 ± 3 5 1 2 5 ± 3 3*2 1 2 ± 3 1*3 0 1 ± 4 0
[1]曾婀娜,李锡兰.对血液筛查单试剂阳性献血者保留献血资格的探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4)∶386-387.
[2]仇铭华,刘言训,马衍辉,等.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综合筛选指标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4)∶305-307.
[3]杨天楹,杨成民,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64-172.
[4]高东英,刘江,戴苏娜,等.GB18467-201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S]. 2006.
[5]王彤.医学统计学与SPSS软件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6]仇铭华,杨一军,李雪晶.献血者外周血小板体积指标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3,26(1)∶102-104.
[7]金宗骧,刘军,杨振江,等.反复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的影响[J].天津医药,1998,26(7)∶403-405.
[8]徐祥莲,王丽,徐晶,等.2008年至2011年南昌市地区捐献机采血小板情况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6)∶615-616.
[9]庞明华.100例机采血小板采集前后计数[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4,4(2)∶123-123.
[10]刘军,陆宽正,刘静,等.机采血小板后献血者血小板恢复情况探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4,6(3)∶169-171.
R446.11+1,R193.3
A
1674-1129(2014)06-0773-02
2014-11-09;
2014-11-18)
赵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