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飞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 200071)
自2002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以来,上海、北京等省市一直走在前列。目前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由政府出资通过专门的培训机构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政策。我院自2011年成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来,在培训中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并积极探索和研究能够有效培养出合格住院医师的方法。尤其是在培训过程中使用SP训练法,即在考前进行标准化病人训练,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员各方面的能力,减少了其在考试中的恐惧心理,从而提高了通过率。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此方法的运用情况。
标准化病人[1](Standardized Patient,SP)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患者,其经过培训后,能发挥扮演患者、充当评估者及教学指导者三种功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已经将其作为教学方法引进。将标准化病人训练法引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其具有仿真性、客观性、安全性和标准性的特点。能够培养住院医师的多方面能力,如临床诊疗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训目的。
1.SP训练法。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每阶段考核前1-2月安排学员进行标准化病人训练,训练周期为4周(20天),每周一到周五下午进行。在内科各系统疾病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疾病作为训练重点,如肺系疾病(咳嗽、喘证)、心系疾病(心悸、胸痹)、脾胃系疾病(泄泻)、内分泌疾病(消渴)、脑系疾病(眩晕、中风)、肾系疾病(淋证、水肿)。每个病证的典型病例准备至少4个,其中包括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完整信息,建立SP病例库。
将学员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5人,选拔其中1人为小组长。培训小组长为标准化病人,其他组员对其进行病史采集问诊及体格检查。1名主治以上医师在旁针对学员的问诊及体格检查打分,然后进行临床知识答辩,最后进行点评和总结。每个系统疾病安排4天。然后安排1-2天进行考核。
2.标准化病人培训[2]。
培训各小组长为标准化病人,首先要求医学基础知识扎实。作为提供病史和体格检查者,要忠实于案例,并有责任了解他所演出的个案,且依照训练时的指示来表演。适当回馈,有责任提供有用且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回馈。保持中立,其地位应该是一种“教育工具”,同时是练习者和学习者的同伴。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判断性的语句。
3.评价方法。
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SP训练前后的考核成绩,一部分是小组长(标准化病人)和主考医师的评价以及学员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考核中SP部分的考核成绩。
SP训练前后考核成绩:培训前后,分别让每个学员从SP病例库中随机抽选1个病例进行考核,制作各系统疾病问诊和体检量化考核表,进行评分,其中问诊和体检部分各占40分,临床知识答辩占20分,满分为100分。考核表中包含学员对患者的态度、人文关怀体现等医德医风方面的得分情况。然后统计培训前后的考核成绩有无差异及统计学意义。
召开座谈会,填写SP训练学员调查表、标准化病人调查表、主考医师调查表,了解学习成果,了解小组长(标准化病人)和主考医师对学员的评价,调查表综合反映学员对基本理论和知识、体检操作技能、临床诊疗和思辨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应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的自我评价和被评价。了解学生对SP训练法的认可程度和改进意见,了解教师的带教体会及意见。
2011届住院医师经过SP训练法培训前后的SP考核成绩有明显差别,P<0.05,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见附表):
附表 2011届住院医师培训前后SP考核成绩
通过召开座谈会,SP训练学员调查表显示,学员普遍感觉自己对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较前加深,临床诊疗能力、病情观察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标准化病人调查表显示,小组长对组员SP训练前后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给予了肯定,并表示自身的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主考医师调查表显示,主考医师对各组学员SP训练前后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另外,学员们反映,通过这种训练,减少了他们对于SP考试的紧张和恐惧,使其能在真正的考试中顺利发挥、轻松应对。最后,2011届住院医师24人参加结业考,3人成绩不合格,1人因SP体格检查不合格,1人因专科答辩不合格,1人因综合科不合格。总通过率为87.5%。
上述数据表明,SP训练法能够巩固和加强住院医师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提高包括临床诊疗能力、病情观察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提高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出站考核的通过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速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提高了临床住院医生的整体素质和医疗工作质量,更加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更加符合老百姓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十分严谨和周密,全方位考核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其考试模式分为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两大部分,更加重视临床能力的考核,其中包括SP考核部分。本研究将SP训练法运用于培训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当然,我们在运行过程当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训练场所医疗设施配备不足,师资力量、标准化病人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训练的病种有待扩增等等。
综上所述,SP训练法可广泛在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推广使用,可行性强,易操作,且不会浪费大量的经费、人力、物力,节约了培训成本。当然,SP训练法亦可应用于本科生毕业考、执业医师考等考试前的培训,从而加强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实际医疗工作能力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1]沈 婷,邹 扬,缪 青,等.标准化病人(SP)的培训[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9:87-90.
[2]张 健,苏晓琳.标准化病人的培训,考核和管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3):1833-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