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英译的文化意象传递策略研究

2014-02-06 14:04林素琴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林黛玉红楼梦意象

林素琴



《红楼梦》诗词英译的文化意象传递策略研究

林素琴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漳州 360000)

《红楼梦》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比杨宪益夫妇和大卫•霍克斯的两种英译本,分析《红楼梦》诗词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策略。研究发现:1.通过对比分析两种英译本对生态文化意象、物质文化意象、社会文化意象、宗教文化意象和语言文化意象诗词的翻译,发现杨译版本能够更好的保留和传递《红楼梦》中的文化意象。2.较之霍译版本,杨译版本在诗词翻译策略上更多使用异化和直译方法,能更好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意象;3.在文化意象的传达问题上,译者需遵循“文化传真”的原则,灵活使用不同翻译策略,尽量保持源语文化意象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红楼梦》;诗词翻译;文化意象;翻译策略

作为文艺美学中的概念,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表面上看来是单纯、个别的意象,实际上却蕴藏着浓缩了的文化信息,一经读者的柔情触摸和文化解读,便会释放出无限的能量,以充实和丰盈我们的审美感受。文化意象归属于意象,是一种凝聚着各个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的文化符号。来自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传统,往往会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也是一种民族情感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个性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诗歌中文化意象词语的恰当翻译,能够使国外读者了解这些词语所特有的文化内涵。随着中外文化的不断交流,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其翻译不能仅局限于求得语言的对等,更要担负传达文化内涵的重要任务,对其尽善尽美的翻译将有利于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文化意象是古诗词中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尤其增加了诗词翻译的难度。然而,对文化意象的准确传递才能准确地传达源语信息,充分而清晰地表达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丰富内涵,凸显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反映出中国诗词的深厚底蕴。[1]因此,如何在跨文化的翻译行为中准确地传递诗词中的文化意象,以更清晰地表达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丰富内涵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它的语言艺术代表了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小说中的诗词歌赋不仅能与小说的叙事融为一体,更能为塑造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性格服务,做到“诗如其人”。[2]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社会和文化内容。其语言特色之一就是运用了大量的文化意象,使这部煌煌巨著熠熠生辉,增添其文、史、美学价值。因此,《红楼梦》诗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准确传递对外国读者正确理解《红楼梦》中丰富的思想内涵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学术界对《红楼梦》英译本比较认同的有两部,一部是杨宪益夫妇的译本“”[3],另一部则是大卫·霍克斯译本“”[4],这两种版本的译者所用的翻译策略不尽相同,译本内容对文化信息的传递有很多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这两种英译本对文化意象的传递,试图寻求文学翻译中传递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

一、《红楼梦》诗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认为文化有五大类: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生态文化意象、物质文化意象、社会文化意象、宗教文化意象和语言文化意象五个方面分析《红楼梦》诗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一)生态文化意象

生态文化包括植物文化、动物文化及其与自然现象有关的文化。人们居住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同,对自然的认知也必然不同。地理生态环境的独特性也使相关的语言显示出一定的独特性。不同的社会文化对同一自然现象的认知、理解和审美感知也会相异,这种生态文化的独特性使得翻译上对生态文化意象的传递更加困难。《红楼梦》诗词中渗透着浩如烟海的生态文化因子。以第37回创建大观园海棠诗社开社时林黛玉所做的诗《咏白海棠》为例: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依西风夜已昏。

杨译:Silently, shyly, with never a word of complaint,

She reclines in the autumn breeze as night descends.

霍译:Which now, like bashful maid that no word say,

Lean languid on the breeze at close of day.

原诗描绘了一副白海棠冰洁高雅、清香孤傲、空灵飘逸、孤立风中的画卷,创设了一种幽清、明净、高洁、凄美的意境。[5]诗中尾联表面写白海棠在月夜里默默随秋风浮动,似有千言万语但无人倾诉。其实写出了林黛玉的孤独寂寞、孤高自赏,难觅知音的愁苦情怀,霍译文中的“no word says”是为没词说,似有词穷之疑。对于原文中“西风”的翻译,霍译的“the breeze”舍弃了原文的意象,因为汉语中的“西风”多为凋残之风,衰败之风,为中国秋季的象征。杨译文中的“autumn”代替“west wind”用的是归化的方法,可以让译文的读者感受到“西风”的萧索无情,而这些感觉在霍的译文中却得不到体现。

(二)物质文化意象

物质文化指人类为了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创造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每个民族都有一些独有的器物演变成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负荷,成为各种民族的物质文化特征。《红楼梦》堪称“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物质文化因子,对于这些物质文化意象的准确翻译并非易事。以《红楼梦》第四回《护官符》诗中两句“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为例。

杨译:Vast O Fang Palace,

Fit for a king,

Isn’t fine enough

For the Shis of Jingling.

If the Dragon King wants

A white jade bed,

He applies to the Wangs

Of Jingling, it’s said.

霍译:The Ah-bang Palace

Scrape the sky,

But id could not house

The Nanking Shi.

The king of the Ocean

Goes along

When he’s short of gold beds,

To the Nanking Wang.

诗中“阿房宫”指的是秦宫殿名,“金陵”,战国时置名金陵邑,历经诸次更名。明洪武元年建都于此,曰南京。杨译的地名沿用“金陵”古称和古拼法,霍译把地名译为“南京”,虽便于西方读者理解,却在某些程度上失真。杨译和霍译都灵活地省译了“三百里”,但霍译却把它译成“Scrape the sky”,会给译文读者一个中国古代阿房宫以高著称的错觉。

“白玉床”指的是用白玉做的床,中国自古玉石文化浓厚,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点可以从我们所使用的斜玉旁汉字的数量中可以窥出一斑。杨译“a white jade bed”,直译保留了原文的文化,霍译为“gold beds”,将“玉”转译为“金”,可能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却丢失了原文的文化,甚至引起歧义。后半句中的“龙王”,杨译为“the dragon king”属直译,但因为龙在西方中属凶神恶煞的象征,易引起读者的误会,霍译为“the king of the ocean”成功避开这个文化误区。

(三)社会文化意象

社会文化是与基层广大群众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由基层群众创造,具有地域、民族或群体特征,并对社会群体施加广泛影响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的总称。社会文化包括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各个不同的方面。《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反映了不同社会阶级的社会文化生活,形形色色的中国社会文化现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要把这种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意象恰当准确的翻译出来,对译者的文化功底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以《红楼梦》钗黛判词“可叹停机德”前两句进行分析: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杨译:Alas for her wifely virtue,

Her wit to sing of willow-down, poor maid!

霍译:One was a pattern of female virtue

One a wit who made other wits seem slow

这首诗说的是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个人。“可叹停机德”是为乐羊子妻子劝学的典故,形容薛宝钗封建阶级女性的美德。薛宝钗是封建时代有教养的大家闺秀的典型,她能规劝宝玉读“圣贤”书,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即使受到宝玉冷落也不计较。“可叹停机德”杨译文用的是意译的方法,意译可以省去对典故的注释,也便于读者的理解。窃以为“wifely virtue”用的妙极,没有任何一个词可以替代。“wifely virtue”正是中国古代所推崇的“妇德”,即符合典故中乐羊子妻子妇人的身份,又是薛宝钗受封建思想熏陶的行为体现。第二句说的是林黛玉的智慧。可叹林黛玉的智慧让柳条为之折腰,却生性敏感孤独,终以惨淡收场,为大观园群芳之冠的悲惨命运扼腕惋惜。杨译在语意结构上遵循中国民族心理特点和传统思维方式,更具备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霍译将作者暗指林黛玉有才之意直接表述出来,英文读者容易理解,但过于直白,损害了意象的含蓄美。

(四)宗教文化意象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对中国文化有深远影响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和儒教;而在英国,基督教是主要的宗教,它深刻影响着英国人的意识形态。在语言中总是留下了许多宗教现象的痕迹。《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充满了佛教和道教的意识。比较《红楼梦》的这两种译本,这些宗教文化意象的传递策略也各有差异。如《红楼梦》第一回《好了歌》首句“世人都晓神仙好”。

杨译: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霍译: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由于基督教和道教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价值感,杨译将“神仙”直接译成“immortals”,霍译则采用了转译的方法,使用了 salvation(拯救)这个词。“神仙”是中国道教的概念,成“神”成“仙”是道教的最高理想;而“拯救”是基督教的概念,从“罪孽”中得到“拯教”,则是基督教的最高追求。杨译遵循忠实于原作的原则,保持了原作的道教概念,霍译虽易于读者理解,但游离于中国道教文化之外,没有再现中国道教文化的内涵,也失去了原版《红楼梦》特有的宗教文化。

(五)语言文化意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一种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特征,诠释了民族文化的精神。语言文化指相关语言的独有特征。中国诗歌是一种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翻译难,译诗尤难。许渊冲认为,翻译诗词除了“意美”之外,还要尽可能再现原诗的“音美”和“形美”。[6]诗歌翻译乃文学翻译的极高境界,翻译文学中的极致。毛浩然认为,文学翻译的理想境界是传达原文的意境,让读者、译者和作者产生共鸣。[7]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在其著作中指出“要了解一首简单的诗,就不仅要了解各个词的一般意义,而且要体会这些词所反映的整个社会生活,或者这些词所暗示的弦外之音”。[8]中国古典诗词之神韵集中体现在其意象性、视觉性和空灵感等特点上,在翻译过程中最易丧失的也正是这些特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和修辞特征等方面的独特性,给跨文化的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下分析两种英译本中对语言文化意象的传递情况:

1. 用词特点

诗歌创作关键在于遣词用字,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诗歌的格律与音韵,如英诗的抑扬,汉诗的平仄。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含蓄、洗炼、自然绮丽,与遣词用句有密切的关系。现以《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出场的描写为例: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杨译:Her dusky arched eyebrows were knitted and yet not frowning,

Her speaking eyes held both merriment and sorrow;

Her very frailty had charm.

Her eyes sparkled with tears,

Her breath was soft and faint.

In repose she was like a lovely flower mirrored in the water;

In motion, a pliant willow swaying in the wind.

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Bi Gan,

More delicate than Xi Shi.

霍译:Her mist-wreathed brows at first seemed to frown, yet were not frowning;

Her passionate eyes at first seemed to smile, yet were not merry.

Hab it had given a melancholy cast to her tender face;

Nature had bestowed a sickly constitution on her delicate frame.

Often the eyes swam with glistening tears;

Often the breath came in gentle gasps.

In stillness she made one think of a graceful flower reflected in the water;

In motion she called to mind tender willow shoots caressed by the wind.

She had more chambers in her heart than the martyred Bi Gan;

And suffered a tithe more pain in it than the beautiful Xi Shi.

“罥烟眉”形容眉毛像一抹轻烟。罥,挂,缠绕。杨译中“dusky arched”的“dusky”有暗淡、忧郁、朦胧之意,而“arched” 意为弯弯的,相较于霍译“mist-wreathed”薄雾环绕更符合林黛玉多愁善感的写照。“似蹙非蹙”,杨宪益使用了 “knitted”和“frowning”两个词,避免了重复使用“frown”而造成单调、枯燥无味的感觉。“娇喘微微”形容呼吸急促,微弱,由此可见林黛玉健康状况不佳。第二句中杨宪益所译意为弱质纤纤、病态之美,而霍译意为天生是个病秧子,温柔的脸转为忧郁,使林黛玉失去病态美的韵味。“心较比干多一窍”运用对比形容林黛玉敏感、聪慧。杨译所用的“sensitive”与原作想表达的内容相契合,霍译“chambers”意为“内廷”,整句话意思是心比比干多一个心室/心房。医学上所有的人都只两个心房和心室,由此可能产生林黛玉可能是一个生理构造不一样的人,扭曲了原作的意思。

2. 句法特点

句法是研究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的排列顺序。诗是最佳词语的最佳排列。要欣赏诗,首先必须读懂诗句,了解诗词省略与倒装的特点。在此我们以句子的倒装为例进行分析。诗词句子中,有些成分正常语序在前而后置,或正常语序在后而前置,这种现象就是语序的倒装。倒装的形式有主谓倒装、动宾倒装、因果倒装、状语后置和定语后置等。语序的倒装,多数是为了适应诗句平仄格律之需,但这一技法的应用得当还起到加深诗词韵味的作用。以《红楼梦》中第五回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后两句做分析: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杨译:Buried in snow the broken golden hairpin,

And hanging in the wood the belt of jade.

霍译:The jade belt in the green wood hangs,

The gold pin is buried beneath the snow.

这两句为薛宝钗林黛玉命运的暗示,杨译采用状语前置的手法,使得“玉带挂林中,金簪埋雪里”变为“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暗指林黛玉和薛宝钗二人。[9]这种写法易为汉语读者领会。而霍译却无暗示含义,相较于原诗,显的平淡无奇。

3. 修辞特点

诗是语言的艺术,为了使诗歌语言更生动、形象,诗人经常借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处理。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一切诗文总需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这里所说的“立”,其实就是要求诗歌语言是生动、形象、具有立体感的,而不是抽象无活力的。而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词语言具有了这种立体感,使各种意象更加的栩栩如生,作品也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诗词中广泛应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叠词、夸张、排比、对比、以小见大、引用典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在此我们以拟人手法为例进行分析。拟人手法是文学中常见的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从而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

如《红楼梦》中第38回林黛玉所著的《问菊》一诗,其中有一句“鸿归蛰病可相思”。

杨译:When swans fly off, cricket chip, does your heart ache?

霍译:The geese return; the cricket mourn his fate.

此句中的“鸿”“蛰”皆采用拟人的手法映衬出林黛玉苦闷彷徨的心情。对林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却碍于“礼教之大防”,不曾痛痛快快地叙述衷肠。“鸿归”(swans fly off)“蛰声”(cricket chip)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富含凄凉、萧瑟的寓意,杨宪益在这里采用的是异化翻译策略,不仅译出了原作者想要说的内涵,更准确的传递了异域文化因子,使读者读到到此处便能产生凄凉失落之情。

二、文化意象传递策略的对比分析

在翻译研究中,归化和异化、直译和意译是处理文化因素的主要翻译策略和方法。异化和归化是一种策略,是文化层面上的东西。而直译和意译是技巧和形式,是语言层面的。

归化是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异化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在翻译上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基本保持原文形式(词语、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直译出现于五四运动时期,它强调必须忠实于原文,这样,翻译才能实现“达”和“雅”。直译与硬译、死译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不是机械地逐字翻译,而是既要全面准确地阐明原作的含义,又无任何失真或随意增加或删除原作的思想,同时还要保持原有的风格。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意译则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需过分注重细节,但要求译文自然流畅。在翻译时,如果不能直接采用原作的结构和表达形式,我们必须根据表达形式和特点改变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原作的内涵。由于原语和译语在语序、语法、变化形式和修辞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我们只能用适当的方式来传达原作的意思和再现原作的效果。在翻译过程中,要使语言清晰、有说服力,并且符合语言习惯,译者必须把握好分寸,尽量遵照所使用的语言习俗和正确的用法,务必把原文意思准确而又完整地翻译出来,不得随意增删内容或篡改原义,否则就会犯胡译、乱译的错误。[10]

由以上《红楼梦》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两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意象传递的处理策略各有倾向。杨译版本主要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和直译的翻译方法,而霍译本主要采用归化和意译。这可能与他们各自的翻译目的有关系,他们来源于迥然不同的语言环境,各有千秋,杨宪益翻译《红楼梦》的目的是为了向西方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和古典文学,大卫·霍克斯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向读者传达他阅读时所获得的愉悦感。[11]杨宪益在翻译中更多的是坚持忠实原文的原则,以便真实地传达中国文化的价值和灵魂,更好地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效果。而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可能更容易使英文读者理解,但语言过于直白,一定程度损害了中国传统文化意象的含蓄美。

三、结语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学习中国文化已经越来越重要,传递中国文化特色的作品必然有助于世界各国更好的了解中国,也将得到外国朋友的喜爱。杨宪益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士大夫”,他推崇的翻译思想是“信、达、雅”,他与妻子戴乃迭联手几乎合译了“整个中国”,他们的译作有浓浓的中国味,《红楼梦》就是其中之一。作者通过以上的研究发现,从文化意象传递的角度看,杨译在翻译策略上更多的使用异化和直译的翻译技巧,能够更好地将《红楼梦》中原始的文化意象展现出来,更好地展现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在含义和优雅的特点,其中国味可以更好地传递中国文化特色。而霍译主要以读者需求为取向,遵循了以目的语为归宿的原则,可读性强,但对原诗意蕴、风味的保存则稍显不足,没有充分将原文意象很好地传递,至少流失了文化意象的含蓄美。因此,在文化意象的传递问题上,对译者提出了很高要求。译者不能仅注意语言层面的处理,还要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精通源语语言,了解源语民族的文化,并熟悉其政治、历史、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在文化意象的传达问题上,译者需遵循“文化传真”的原则,灵活使用不同翻译策略,尽量保持源语文化意象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最大限度地将源语的符号信息和文化内涵传递给译入语读者,从而使译文读者真正与书中人物同悲喜,并更全面地领略中国本土文化和历史文明。

[1] 冯智娇. 古诗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误译及处理策略[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11(5):70.

[2] 童琳玲, 程晓敏. <红楼梦>诗词的英译:归化与异化[J].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8(3):71.

[3] Yang Hsien-yi, Gladys Ya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78.

[4] Hawkes, D.[M]. Great Britain: Pengiun Books Ltd. 1986.

[5] 陈瑞玲.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以林黛玉<咏白海棠>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34(12):202.

[6] 程永生. 意美、音美和形美——许渊冲诗词翻译的理论与实践[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2014,16(1):92.

[7] 毛浩然. 文学翻译的意境与才力[J]. 译林, 2009(5):215.

[8] 周方珠. 论诗歌的翻译[J]. 安徽大学学报, 1999(4):18.

[9] 吴世儒. 试析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红楼梦>中的几首诗[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8(1):85.

[10] 孙万彪. 英语口译资格证书考试中级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5-6.

[11] 李虹. 文化移情与<红楼梦>诗词翻译[J]. 鸡西大学学报, 2013,13(3):133.

Study on the Transfer Strategy of Cultural Image in the Poetry Translation of

LIN Su-qin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China)

is not only a bright pearl in Chinese and world literature, but also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exter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ased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Yang’s version and Hawkes’ vers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nsfer strategies of cultural imagein the poetry translation of. The study discovers that Yang’s version can better reserve and transfer the cultural images inafte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culture images, material culture images, social culture images, religious culture images and linguistic culture images; compared with Hawkes’ version, Yang’s version adopt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foreignization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more frequently,so it can better transfer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mages; when transferring cultural images, translator should observe the principle of “ facsimile of culture” in a flexible way and use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o a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and consistency of culture images of source language.

; poetry translation; cultural images; translation strategy

H315.9

A

1673-1417(2014)04-0041-07

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4.04.0008

2014-10-22

林素琴(1980—),女,福建漳州人,助教,硕士。

(责任编辑:林劲)

猜你喜欢
林黛玉红楼梦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意象、形神
别样解读《红楼梦》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