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苏芳
创业教育是新兴的教育实践领域,是培养受教育者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创新,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同时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核心是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创业能力中很多是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大学创业教育的实质就是探索有利于创业隐性知识生成与转移的环境,有效促进创业隐性知识的生成、转移与共享。隐性知识理论为有效的提升创业能力开辟了新的视角。
开展创业教育,是对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价值取向;同时也是满足我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现实需求的有效方式。创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创业教育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创业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从狭义上来说,就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以满足其就业或创业需要的教育活动。[1]
我国对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创业教育真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是源于我国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显突出的现状。因此,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在于政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所带来的压力,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创业教育发展最直接的动因。这种带有较强行政驱动色彩的驱动力对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产生了较大的局限性。许多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把创业教育理解为就业指导的一部分内容,在就业导向下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开办企业就是一个直接的目标。这种狭隘的理解导致许多高校在对创业教育的内涵和目标的问题上的认识存在偏差。笔者认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是建立在广义创业教育认识的基础上的,它是以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并与创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教育。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帮助大学生在校或者毕业时创办企业,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输创业的理念和精神,让学生能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里,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迁移到各项工作与活动中,使其在发展的道路上更有远见、魄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对未来世界的适应性。[2]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的教育方式,其目标应包括三个层次,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要求:(1)通过学习了解创业及其相关的知识;(2)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3)通过学习产生创业实践活动。这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是层层推进的,目标指向越来越清晰,最终指向创业行动的产生。在这三个层次中,学习创业知识是基础,产生创业实践活动是最终目的,形成创业能力是是核心,是一条贯穿整个创业教育的主线。由此可见,在创业教育中,创业能力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有效提升创业能力?隐性知识理论为有效的提升创业能力开辟了新的视角。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由迈克尔·波兰尼在1958年提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知识 ,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另一种是隐性知识,即未被表述的知识,正所谓 “我们知晓的比能说出来的多”[3],按照波兰尼的理解,隐性知识在知识客体中占据主导地位,约占知识总量的80%以上,其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重组经验,以期实现对它的理智控制的能力。[4]
与显性知识相比,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具有隐蔽性,难以用语言明确表达或者公式化,但并非不能言说;(2)具有个体性,是一种高度个体化的知识,与认知主体无法分离;(3)具有非批判性,很难对其用语言进行形式逻辑分析和批评思考,只能靠意会去把握;(4)具有情景性,即隐性知识的转移依赖于一定的情景。从获取途径上看,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的获取需要认识主体参与更多的实践,是一种置身其境的体验、领会过程,通常是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要熟练掌握技能,体会隐性知识的深邃内涵,必须依靠认识主体的反复、不断实践和再实践,但隐性知识一旦形成,就不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同时,人们在获取隐性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多样性、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是相互作用的两个范畴,知识获取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能力对知识的掌握其促进作用。同时,两者与存在重叠部分,重叠部分就是隐性知识,这是实践智力的核心。高校创业教育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 力,创业能力中很多是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如把握创业时机、捕捉灵感、整合资源以及协调关系等。因此,隐性知识的获得就与创业能力联系在一起了。创业能力在内涵层面上是一个由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网络,其中隐性知识挥着最为重要的整合、吸收和创新功能。这类知识大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其获取需要有符合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的方法。创业能力的获取过程主要是通过持续的学习、经验累积、吸收和体悟,最终内化为具有个体化的特征的隐性知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更多源自于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获得,大学创业教育的实质就是探索有利于创业隐性知识生成与转移的环境,有效促进创业隐性知识的生成、转移与共享。
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一种领会、体悟、经验重组,是一种综合能力,其获取途径与显性知识明显不同。显性知识可以编码的知识,可以通过阅读、听讲和查阅数据库来获得。而隐性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主要依靠个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环境中去体会、领悟与获得,在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能够运用,却又难以言说。所以,大学生创业隐性知识获取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去领会、感悟他人的创业成功经验,逐渐进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而内化为自己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的获得不是通过直接的教材和课堂讲授获得,“教学做”结合是获取创业隐性知识的主要途径。隐性知识是难以言说的,是对事物的微妙理解与体悟,只有通过学徒形式,在观察和实践中训练才能有效转移。为了培养以隐性知识为主要构成成分的创业能力,在系统知识传授无能为力的情况下,遵循隐性知识转移的规律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1.遵从隐性知识的情境依赖性,推进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创业实践活动,学生能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认识,动手能力得以提高,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创新思维、创业素质和能力。
创业实践、情境模拟以及自我内省是学生获取和转化创业隐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校应创设有利于创业隐性知识获取的实践平台,使其在具体的情境下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个体化的感悟和经验。为此,高校应创建一些实训基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加入创业团体,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创业过程,参与创业项目,学习创业本领,在真实的创业情景下实现创业能力的提升。同时,在授课方式上,实现由“理论讲授”向“经验分享”的转变,在“师傅带徒弟”的过程中分享经验,生成知识和技能,实现隐性知识的转化。
2.遵循隐性知识的个体性特征,提高接受者的知识转化能力。隐性知识具有难以转移的特征,但还是可学可教的,一方面需要知识的传授者乐意教同时又有一定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主要是知识的接受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和相当的学习能力。其中,良好的学习能力,即理解力、领悟力、举一反三的能力是有效促进知识转移的关键能力。在现实中,隐性知识接受者的转化能力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有的会事半功倍,有的会事倍功半。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知识转化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大学创业教育在目标追求上由“知识本位” 转向 “素质本位”,课程安排上由“学科独立”转向“交叉融合”,帮助学生掌握创业所需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并能够融会贯通。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敢于张扬个性、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与人合作等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峰,等.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与突破[J].学术论坛,2012(9):209-212.
[2]何独明,滕发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实践通道[J].教育探索,2007(7):127-128.
[3]梁中,潘丽.基于隐性知识视角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4):76-79.
[4]柴旭东.基于隐性知识的大学创业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