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质量视角下我国中高职衔接实践问题研究

2014-02-06 04:51□刘
职教论坛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试点中职院校

□刘 磊

培养质量视角下我国中高职衔接实践问题研究

□刘 磊

中高职衔接已经成为构建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培养质量的视角审视当前的中高职衔接实践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无考核升学导致学习能力弱无化,膨胀的招生规模导致质量平庸化,无内涵的衔接导致培养质量表面化,管理欠规范导致运行过程随意化,以及两个办学主体导致隔阂的固有化等。针对这些实然问题,建议坚持严进严出的培养策略、以增退机制为抓手、以课程衔接为突破和以评价机制来促进过程管理等应然取向。

培养质量;中高职衔接;问题

中高职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事件,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后,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开展了各种中高职衔接模式试点。我国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模式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应采取何种取向破解?本文围绕以上问题展开研究。

一、我国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模式①

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广西、河南、湖北、海南等地中高职衔接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以上这些地区的中高职衔接从模式上看有一定差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一贯制和分段式两种。一贯制衔接其培养主体一般是高职院校,一般五年的培养时段都是一所高职院校完成。部分省份也有例外,如江苏省的一贯制(五年制高职)实际上是在中职学校完成,但由高职院校发文凭。分段式衔接更为普遍,广东、上海等地多开展此种模式,一般以三二分段居多,整个培养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一体设计分段培养,中职、高职各自管理是其主要特点。不论是一贯制还是分段式,其培养方案的设计都是一体化的,基本假设都是打破原有中职和高职独立的课程体系,实现中职和高职内涵上的一体贯通。

我国的中高职衔接至少为实现两个目的。其一是以合理化的教育内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中高职课程的重置,彻底摆脱传统中高职衔接模式中职、高职“各自为政”,以致出现课程重复甚至倒挂的现象,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快速有效生长。其二是以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当前中高职衔接的探索还有一个原始动因是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职教人才培养“直通车”的构建,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但实践中是否按照我们的原始假设运作,能否有效实现以上两个目的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二、培养质量视角下中高职衔接的实然问题

笔者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景象感到欢欣鼓舞之时,却又感到中高职衔接实践中的问题不容小觑,从培养质量的视角审视当前中高职衔接的实践,我们发现至少有以下问题需要破解,有些问题甚至关涉到中高职衔接的社会影响力和长远发展力。

(一)无考核升学导致学习能力弱无化

从各地的中高职衔接实践来看,各地均把中职、高职的一体化设计作为顶层设计的考虑重点,注重中职与高职的无缝对接,有些地方直接通过初中毕业考试遴选,进入中高职衔接模式,中职阶段完成后不需要考试直接进入高职阶段学习。这种做法的直接诱因是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足,通过这种直升的办法,为初中毕业生提供一种具有保障感的教育选择。看似合理的教育政策,背后已经隐藏着可能失败的因子。殊不知无考核的升学带来的弊端比其具有的优势更加明显。在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刚刚破土而出,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其带来的教育改革效用之时,人们往往不会考虑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因素。但是如果我们深究这种直升政策的理论假设时,其弊端则会明显地暴露出来。既然所有学生都能直接进入高职阶段学习,那么设计无考核升学的原始假设则为:一旦学生进入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通过三年的中职阶段学习,他一定具备进入高职阶段学习的能力。显然这种假设并不能说服所有人,最重要的是在生源普遍良好的情况,问题并不明显。若生源质量差距较大,一部分学生无继续学习的能力或学习能力很弱将大大影响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培养质量。

(二)膨胀的招生规模导致质量平庸化

当前各个地方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创新在各地已经获得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认可,集中表现为初中毕业生高涨的报考热情和较高的录取分数。换言之,中高职衔接模式改革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功。但成功的背后也潜藏着危机,由于这种模式颇受欢迎,教育行政部门便继续扩大专业试点范围,增加招生计划。膨胀的招生规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难以保障中高职衔接的培养质量,使中高职衔接模式走向平庸。我们冷静下来思索扩招的问题,不难预测扩招后的结果。假设我们把所有的中职和高职的招生计划全部放给中高职衔接,那么中高职衔接模式的生源质量则完全等同于当前的中职生源质量。中高职衔接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模式本身的完善也需要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急功近利地用扩招的方式充实中高职衔接模式的方法无疑存在培养质量以及这种培养模式平庸化的风险。

(三)无内涵的衔接导致培养质量表面化

中高职衔接并非中职和高职学制上的衔接,其本质是内涵的衔接,包括师资、课程、实训、管理及德育等方面的衔接。最核心的内涵衔接是课程衔接,因为课程是以上所有内涵发挥作用的载体。课程是否实现有效衔接是衡量中高职衔接能否成功的关键。以往的中高职衔接改革经验告诉我们,无视内涵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当前部分学校的中高职衔接恰恰忽略了内涵上的衔接,学校一般在课程设计中采用对照式的衔接路径,即把现有的中职课程体系与高职课程体系进行对照,然后通过对重复部分的合并或删减形成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3]。虽然这种路径下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彻底杜绝了原来中职、高职课程重复现象,但无重复的课程设置并不能代表实现了有效衔接。因为课程衔接并非是对照式路径下的课程修补,而是课程的重构。中职和高职课程都有其固有的课程逻辑,对照式路径下的课程修补无法实现课程的有机组合,容易导致培养质量的表面化。

(四)管理欠规范导致运行过程随意化

管理欠规范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层面无规范化管理办法。由于中高职衔接处于试点阶段,规范化的管理文件还处于缺位状态。目前教育行政部门无明确的、精细化的管理细则出台,一般只有原则性的管理政策,这为中高职衔接运行随意化埋下了伏笔。二是试点院校层面管理办法的随意性。各试点院校根据自己的意愿制订中高职衔接的管理办法,有些办法差别很大,以某地中高职衔接一年甄别管理办法为例,不同试点院校的管理办法差异很大,主要分为以学分为依据和以学科考试为依据,不同的甄别依据也决定了甄别难度的不同,这样在不同院校里的学生被甄别出继续就读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可能性则有很大不同。两个层面的管理办法的欠规范,使得中高职衔接的运行存在严重的随意化倾向,产生这种随意化倾向的源头是教育行政部门层面规范化管理办法的缺失,使得试点院校层面在制订具体管理细则时无章可依。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随意化倾向已经表现在课程的开发、教材的选用、教研活动的开展等各种微观层面,势必对中高职衔接的培养质量造成威胁。

(五)两个办学主体导致隔阂的固有化

分段式衔接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两个办学主体,与一贯式的中高职衔接相比,两个办学主体的中高职衔接在培养过程中更加需要面对的课题是沟通协调机制的有效性。中高职衔接主旨要求中职和高职在专业人才培养上进行一体化的设计,实现培养路径上的贯通。除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设计外,其实施效果好坏则成为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两个办学主体在实施上能否有效沟通、相互配合则又是衔接实现的关键。从当前的中高职衔接实践来看,两个办学主体都已经制订了相关的协调沟通制度,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两个办学主体牵涉到许多现实困境,也是试点院校不得不考虑的要素,如两个院校师资的配置、校区之间的地域距离问题、课程开发及相关研究的成本问题等都需要两所院校共同研究解决。换言之,中高职衔接两个办学主体之间的隔阂本身就存在,沟通协调机制只能做到减少隔阂,并不能绝对地去除隔阂。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中高职衔接在培养主体的选择上尽力减少分段式衔接的比例,同时注重配套的保障机制。

三、未来中高职衔接的建议取向

以上五个问题是中高职衔接实践中暴露出来的实然问题,如不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作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的优势非但无法发挥,还会影响此类模式在人们心目中的期望,进而降低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应然角度保障中高职衔接的培养质量。

(一)以严进严出为培养策略

人才培养的质量由许多因素左右,但人才培养的“入口”和“出口”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发达国家一般采取“宽进严出”的培养策略,如美国一些两年制的高校几乎报名即能入学,但能够修业完毕取得学位者仅为50%-60%,几乎淘汰了一半[4]。我国高等教育由于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原因采用的是“严进宽出”策略。但笔者认为中高职衔接若想尽快发挥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战略功能,避免因招生规模过大导致的培养质量平庸化的倾向,必须采用“严进严出”策略。严格把好“入口关”,合理控制招生规模,设立最低录取投档线,并且根据专业需要,决定是否增设面试环节。在人才培养的出口,严格监控培养质量,对于达不到培养目标的学生给予延期毕业。严进严出培养策略能有效打造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品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二)以学生增退机制为抓手

中高职衔接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点院校在制度机制、师资配备、实训条件等方面给予了特殊的关照。部分地区的中高职衔接通过一体化的设计,在第四年转段时并没有考核,使得部分学生并不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另外五年的长学制下学生的学习动力难以持续保持也是当前教育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为了有效规避这些问题,也为实现教育过程公平的角度,在中高职衔接专业和相对应的中职专业之间,实行学生的退出和增补机制。即每年对中高职衔接专业进行考核,对于达不到考核要求的个别学生实行退出机制,使其进入相应专业的平行班级,同时在平行班级中遴选优秀学生增补进中高职衔接班级,保证中高职衔接班级学生的质量。这种机制一方面能保证所有学生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使中高职衔接班级学生保持适度紧张感和学习动力。

(三)以课程衔接为主要突破

中高职衔接本质上是内涵的衔接,核心是课程衔接,如何落实课程衔接,实现课程重构是中高职衔接最关键的环节。首先要做到课程衔接程序上的严肃性。从专业层面的课程调研与分析开始,以企业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获取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此为依据分析胜任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制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其次以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岗位需求和人才规格为依据,设置课程,开发课程标准。第三,依据课程标准开发教材,试点院校教材开发应以专业课为主。对于文化基础课,最有效的方法是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层面组织力量开发为主,因为所有试点专业对文化基础课的要求差别不大为统一开发提供了可能性,各试点院校各自为政的文化基础课教材开发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开发质量的参差不齐也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课程开发是对原有中、高职课程结构和内容的重构,使课程内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职业能力的生长规律实现有效组织,确保真正衔接。

(四)以评价机制促过程管理

中高职衔接实践中管理的欠规范和两个办学主体之间沟通协调上的隔阂对培养效果影响很大,从质量保障的角度,如何保障培养过程的规范直接关系到培养质量的高低。笔者认为构建新的评价机制,以评价机制促进过程管理是有效手段。出台省级中高职衔接规范管理文件,以政策的形式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落实,政策中着重评价机制的构建,评价的对象主要有对校级层面管理机制的评价、两个办学主体沟通协调机制的评价、对试点院校师资配置和联合教研活动的评价以及对试点院校课程管理状况的评价等方面。对于每个方面都应制订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案和奖惩制度,确保中高职衔接培养过程管理的有效,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注释:

①本文探讨的中高职衔接不包括传统意义上三年高中加高职的衔接模式。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孟源北.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86.

[3]徐国庆.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设计[J].江苏高教,2013(3):139.

[4]滕大春.外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384.

G710

A

1001-7158(2014)10-0035-03

刘磊(1985-),男,安徽亳州人,上海市教育评估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评估所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评估。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基于上海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试点的课程管理与评价研究”(编号:ZZseei13004),主持人:刘磊。

责任编辑 韩云鹏

猜你喜欢
试点中职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试点改革 越艰难越坚持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