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天砚
摘 要: 体育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形式、学习目标、学习水平及课程评价上都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理念,进而做好课改工作。
关键词: 体育课程改革 高中体育 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对体育教学也有更高要求。加强高中体育教学创新,对提高学生体育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育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更应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革新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稳妥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适当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因此,作为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它应该具备健康、易学、实用、开放的属性。但是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中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竞技项目教学为主,即反复地讲解、练习、纠正、再练习。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在新课改下,体育课应该改变以往重运动技术、轻身心健康的现象,适当减少以竞技运动为主的教育模式。但是,这并非要忽视运动技能的培养,而是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并且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而利用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要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2.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
中学生逐步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需要一定的情感,不懂得尊重学生,唯我独尊,课堂就会显得冷淡,学生压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就要抓住课前准备、课中调节、课后反思。课前要认真备课:教学结构要考虑气候、季节、天气的变化因素;课内教材的搭配要考虑学生的全面锻炼,课的运动负荷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而机动掌握;课中要灵活调节:队列站队的背风、背阳光直射,课的节奏和气氛的掌握和控制。在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或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对男生或女生,对性格开朗或内向寡言的学生则特别要注意批评的环境和处理的方法,尽快地使课从逆境中走出来;课后要冷静反思:课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课内对学生的表扬是否使学生受到鼓舞?即使是批评,是否使学生得到激励。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才会与老师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课堂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之中。对学生没有情感,没有尊重和爱护,就没有教育。
3.运用引导性、自主性教学法
由于体育运动项目的个体特性,高中阶段许多运动项目的教学过程,无需按运动技术的形成规律进行反复深教,学生经过9年的体育学习,已初步了解和掌握许多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和练习的基本方法,在课余参加多种运动项目的活动中增强了体质,提高了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体育运动中“会”与“不会”因运动项目而不同,如游泳、器械体操等就存在“会”与“不会”的本质区别,田径项目中的跑、跳、投基本不存在“会”与“不会”,只有“好”与“不好”、“正确”与“不正确”的区别,集体性的球类项目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运动,因此,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笔者认为,高中体育运动技能教学中部分运动项目以引导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4.正确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利用分层教学方式
由于生活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学生之间会存在不同,必然会有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不但从生理上体现出来,而且从心理上体现出来。教师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时,首先要对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有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教学,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高中体育和大学体育存在本质的区别,这主要是因为升学是高中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但大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在高中体育中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通过体能测试的方式来对学生身体情况有正确了解,然后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层,在分层时要尊重学生意愿,最后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教学目标,对他们进行不同训练,使他们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分层教学,达到教学目的。
5.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学生的成绩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及家长的评价。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挖掘学生各方面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建立多元化、形式多样的学习评价系统。让学生参与评价,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评价自己和他人,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自我完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家长参与评价,便于教学的开展和协助师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体育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良好的体育意识。评价内容的增加和完善要真正体现面向学生的基本理念。
总之,中学体育课程在改革创新中才能发展,那么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体育教师就要不断加强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在教学中不断认真总结与反思。只有这样,中学体育教师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切实把握体育课程改革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军.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J].体育博览,2011,16:70.
[2]唐士军.高中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高考(综合版),2014,06:125.
[3]周书红,张军.试析新课改下高中体育的教学方法优化[J].当代体育科技,2012,29:45,47.
[4]赵勇.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11:78-79.
[5]徐勇征.构建高效高中体育教学的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3,2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