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圣 华
(延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吉林 延吉 133002)
产业结构的变迁是当今社会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产业结构的转换决定经济发展的兴衰,增强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以及优化产业结构成为地区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在相关产业结构转变理论领域里,克拉克、库兹涅茨、钱纳里、霍夫曼、筱原三代平等学者从劳动力、国民收入、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动态比较费用等视角做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持续推进,我国产业结构演进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刘伟、张辉利用劳动生产力的分解式分析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一度十分明显,但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技术进步的贡献超过产业结构变迁的贡献。[1]干春晖等构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计量模型,探讨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超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2]雷玷、雷娜利用产业结构偏离度等三个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产业政策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影响。[3]关雪凌、丁振辉运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指标分析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分析结果表明日本产业结构一直处于高级、合理化的转变过程,但是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4]
纵观延边经济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固有问题并没有解决,依然影响延边经济的发展。笔者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延边州工业化水平依然很低,这是阻碍延边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5]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中,城市化的发展并没有促进经济发展;[6]产业间劳动力结构不合理,传统部门还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7]随着2009年《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出台,延边经济的发展虽然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但延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通过自身产业结构调整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本文拟对延边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1.产业结构合理化度量
在产业结构变迁研究中,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度量时一般采用结构偏离度这一指标。因为结构偏离度既能反映产业间协调程度,又能反映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结构偏离度表示为:
(i=1,2,3)
(1)
其中,E表示产业结构偏离度,Y和L分别表示产值和就业,i代表各次产业。当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也就是Yi/Li=Y/L或Yi/Y=Li/L时E=0成立。这说明处于均衡状态时每次产业平均生产力水平与经济社会平均生产力水平相等,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相等。结构偏离度E值越大,表示经济结构偏离均衡状态的程度越大。但是所谓均衡状态只是在理论上成立,现实当中非均衡状态才是一种常态。因此,在实际分析当中常用改进后的偏离度指数。改进后的偏离度指数式是在原先结构偏离度的基础上乘以各产业的权重来表示,公式为:
(2)
TL等于0表示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不等于0表示产业结构不合理,即产业结构偏离了均衡状态。
2.产业结构高级化度量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度量,在研究中一般采用非农业产值比重。但是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服务业的兴起,对先进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产生巨大影响,经济服务化成为新的趋向。传统的非农产业比重指标已经无法准确衡量现代经济结构的变动。鉴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成为衡量经济发展阶段度量指标的特征,应采用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度量指标,公式为:
TS=Y3/Y2
(3)
如果TS值处于上升趋势,则表明产业结构朝着服务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在升级。
表1是利用上述公式(1)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出来的各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其中,E1、E2、E3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计算各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时不采取绝对数。因此,当E值为负的时候表示该产业存在剩余劳动力,大于零的时候表示该产业处于劳动力不足状态。
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趋势发现,延边产业结构变迁呈现第一产业逐步偏离均衡、第二产业的偏离度最大、第三产业从就业人员不足转变为就业人员过剩的不同特征。第一产业偏离度表示第一产业存在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则处于劳动力不足状态。配第—克拉克法则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依次从第一产业开始转移到第二产业,之后再转移到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存在的剩余劳动力表示,延边经济发展还处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所表示的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即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工业部门并存。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不足表示,城市工业部门对劳动力吸引力不足,说明延边工业化程度较低,承接不了更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这足以说明,延边经济发展远没达到通过工业化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经济发展必经历史阶段。因此,延边产业结构偏离现象严重。第三产业的偏离度在三次产业当中最小,从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力不足状态到目前从2007年开始转变为劳动力过剩状态。
表1 延边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续表1 延边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资料来源:延边统计年鉴2013年版。
注(1):E1、E2、E3分别代表各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
(2):利用公式(1)计算表1的各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时并没有采取绝对值,因此出现负值。各次产业的E值大于零,则表示该产业就业人数不足;各次产业的E值小于零,则表示该产业存在剩余劳动力。
图1 延边产业结构变迁
延边三次产业当中,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最快,产值已接近第二产业产值,但雇佣劳动力数量比第二产业的两倍还要多,从第一产业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基本上被第三产业吸收。最近几年的偏离度表明第三产业吸收力可能处于饱和状态。因此,提高第二产业劳动力雇佣力度,也就是说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延边产业结构走向均衡的关键。
图1表示延边产业结构偏离度E、改进后的偏离度TL以及代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TS的历年波动情况。目前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特征是偏离度在逐步下降,即逐渐接近产业结构合理化,而且产业结构高级化处在逐步上升阶段。但延边产业结构变迁中看不到中国一般性的规律。表示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产业结构偏离度E和改进后的偏离度TL基本上呈现相同的趋势(这是因为两者的相关性很强所导致),但我们分析的重点是后者TL。TL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2000年的20年间虽然有些波动,但波动范围一直处于一定的范围之内,并不存在很明显的波动,说明延边整体的产业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波动幅度较大,迅速偏离均衡状态,这一变化从表1的E2值的变化中也能看出。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的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到21世纪头十年中期跌入到历史最低谷,以及第一产业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等因素共同造成的。这说明延边各次产业间劳动力结构严重失衡。
表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TS的波动比TL的波动早出现十年。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产业结构高级化维度大幅提升,但之后的年份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最近几年明显下滑,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并不理想。第三产业的产值从1995年开始到2006年的12年间一直领先于第二产业产值,并且第二、三产业产值差距并不大,这使TS稳定在一定的水平。通过E3的估计值可以发现最近几年第三产业出现剩余劳动力,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遇到瓶颈,不能赶上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由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来引领,延边乃至中国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这些产业的兴旺发展来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
通过图1的TL、TS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两者的演变呈现不同的趋势,且两者的相关性也不强,表示本文采取的两个维度从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角度能充分地解释产业结构的变迁。
本文运用1980年至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延边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中利用控制变量来控制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直接采用增长与产业结构的交互项进行控制。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延边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再增加虚拟变量。虽然延边工业化程度不高,但是第二产业产值一直领先于其他产业产值。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经济运行市场经济机制以来,受到市场竞争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延边很多中小企业破产或缩小员工规模。纵观名义GDP的发展虽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但观察实际GDP规模会发现,从1995年至2006年期间实际GDP增速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也在这期间,第三产业GDP一直领先于第二产业GDP)。因此,把这一时期看作是发生结构变化的年份,增加表示结构变化的系数虚拟变量。这样,本文具体的计量模型设定为:
(4)
其中,y表示GDP增长率(以2000年价格计算的实际GDP增长率),lnTL和lnTS是利用上述公式(2)和(3)所估计出来的表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维度的对数值。α是常数项,u是随机误差项,D表示1995年至2006年为1、其他年份为0的虚拟变量,i表示时间。β1和β2是合理化和高级化维度的回归系数,β3和β4是两个交互项的回归系数,β5和β6是两个系数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
在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延边产业结构经历了数次波动,其波动特征是变化大且结构不合理,偏离均衡的现象严重,并没有出现接近均衡或迈向高级化的持续性趋势。但近几年的延边经济持续增长表明,延边经济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下一直保持发展。因此,有必要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总体来看,延边产业结构变迁的两项指标都对延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影响,并且高级化的影响超过合理化的影响。但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却并不一样。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是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确定。这也符合最近几年高级化维度和合理化维度同时下降的现象。第二产业是延边经济的支柱产业,虽然其工业化程度不高,但一直引领着延边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的确对延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需要解决发展的瓶颈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被抑制。因此,探讨产业结构调整时,一方面要理性看待产业结构高级化,另一方面更应注重要素禀赋与产出结构之间的协调,建立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效机制。
表2 延边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S.E. of regression:1.5082
延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变迁在波动中推进,但其波动明显区别于中国近三十年来经济发展中经历过的产业结构波动。通过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估算发现,延边产业结构偏离均衡状态的现象严重,第一产业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第二产业则雇佣劳动力严重不足,说明延边工业化程度较低,并没有进入到配第—克拉克法则所表示的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历史阶段。因此,第一、二产业偏离度较大。高级化进程也没有呈现持续上升的倾向。最近几年高级化维度持续下降的现象说明,延边第三产业发展遇到发展的瓶颈问题,出现从劳动力不足转变为劳动力剩余的现象。这意味着延边产业结构变迁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表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维度TL和表示高级化的维度TS的波动呈现不同特征。延边产业结构变迁中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先出现,之后出现合理化进程,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高级化进程得以推进,但产业结构合理化并不朝着均衡状态推进,相反呈现向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方向推进的倾向,这是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严重缩水所带来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不同差异通过计量模型进一步验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延边经济增长都产生了显著影响,但通过交互项的对比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并不确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稳定的关系说明,延边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自于产业结构合理化本身和经济增长两个方面。当经济发展缓慢的时候,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性还能维持经济的发展;当经济发展较快的时候,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效应。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说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可能产生促进或抑制经济增长的不同效应。因此,可以推断延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更注重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来推动。
通过分析确认,延边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和高级化发展面临瓶颈的问题,为此结合本文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对于延边经济发展来说,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固然重要,但必须把产业结构合理化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点是促进工业化进程。通过促进工业化进程,一方面有效地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改善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工业化推进城市化进程,形成城市化又反过来促进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第二,发展工业化要根据自身要素禀赋培育重点支柱产业。在当前从沿海地区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并不顺利的情况下,落后地区的工业化根据自身要素禀赋发展特色工业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沿海地区的特征是培育集聚力强的产业来发展经济,北欧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初期可以依据要素禀赋发展分散力强的产业来推进工业化。第三,积极开拓对外市场。延边地处边境地区,外商投资甚少,但边境地区恰好是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点地区。延边地区周边国家虽然经济不发达,但都渴望通过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来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对延边经济发展来说,改善外部环境也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 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08,(11):4-15.
[2]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5.
[3] 雷玷,雷娜.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2,(4):45-48.
[4] 关雪凌,丁振辉.日本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研究,2012,(7):80-86.
[5] 李圣华.试析延边州的工业化水平[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95-100.
[6] 李圣华,姜美花.延边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02-107.
[7] 李圣华,李松林.延边劳动力市场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