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亭
“电工基础”作为高职院校电气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难度较大。其主要原因为:(1)电工基础课程是一门纯理论课程,与数理推导联系比较密切;(2.)课程本身也比较难教,教学效果不理想;(3)学生基础较差,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1]。如果老师还是按照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难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并产生厌学情绪。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多种教学模式改革,力求提高教学效果。
不同专业对电工基础课程的要求是不同的。以建筑电气专业为例,首先要根据建筑电气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学时要求,精选教学内容。其中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基本电路分析方法,是本课程的基础,也是本课程的核心,应作为课程的核心讲授内容。[2]此外,还需根据专业要求补充相关内容,并引入一些具有工程实践应用的实例,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以能为本专业后续课程所用、够用为度的原则,不应一味强调理论的深度及完整性,可根据情况删减部分过深的内容。如对重要的概念、定律、电路分析方法必须精讲,对于繁琐的推导过程及数学验算可适当简化,仅介绍推导思路,避免学生产生畏惧心理,重点使学生掌握如何对结论进行应用。在讲授不同类型的电路或是不同电路分析计算方法时,先把基础知识讲透彻之后,再分别引入每个电路或方法的特殊之处。对于课程中应用到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或是高中物理知识,教师可以进行简要复习并直接引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效果。
通过多年“电工基础”课程的授课,笔者发现,只有极少数同学在课前进行知识预习。因此,在每次讲解新知识前,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预习,预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然后由学生提出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作为引导者围绕提出的问题让大家展开课堂讨论,形成师生间互动关系。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并对重点、难点内容详细讲解。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电的最大特点是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把课程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现象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讲解最基本的电路时,可以以生活中最常见的手电筒为例,剖析手电筒的结构,分析手电筒的工作原理,引出基本电路的组成。这样就使得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事物,使学生能够很自然的接受知识,掌握知识。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预习并制作新知识的PPT,并安排每位小组成员的分工,确保人人参与。课堂上,随机抽取一组同学进行PPT讲解,其他同学进行提问,若该组无法解答,也可由其他同学来解答,并给予适当的加分。该教学方法能够使得同学做到课前充分预习,课堂提问形式又能促进同学间形成互动,加分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整个互动环节完成之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以及问题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并对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该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教师与学生间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教学互动。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一些概念、定理、例题及电路图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来完成,而且根据知识的需要还可加入一些动画,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多媒体并不是万能的,一些重要定理及公式的推导过程则需要通过板书来进行一步一步具体讲解,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高职院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而“电工基础”课程恰好提供了很好实践动手机会。合理安排实验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实践操作练习更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其内在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实践教学,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引入相关教学内容。[3]在教学内容中应掌握的知识与实验相结合,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可先安排学生做实验,再由教师进行相应知识讲授,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面再由教师讲解也更能被学生所接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电路基本定理“基尔霍夫定律”知识可以通过实验课完成。在讲解这个知识点前,让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电路,利用电流表来测量每条支路电流的大小,利用电压表来测量每个回路所有两端元件的电压,从而总结出电流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压之间的关系。再由教师引出“基尔霍夫定律”,最后完成实验报告,并在实验报告中说明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激发学生探索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职教育的学习评价其关键在于如何以学生为本进行过程性的整体评价。过程性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考核、实验考核、期末考核三部分。平时考核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出勤率、迟到早退、平时作业等进行评定。实验考核成绩根据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实验整理、实验报告进行评定;实验报告中必须包括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以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能力。期末考核的内容包含本门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重难点部分,创新题型包括改错题、计算分析题。考试时分A、B卷,根据学生座位的随机性来分卷。改错类题目可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要点,而不像判断题带有50%的偶然性。而计算分析题要求学生写出整个分析计算过程,用于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电路的分析方法。这样可以全面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使学生学到的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和简单的实验操作,而是一个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并且能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高娟,李峰.《电工学》课程高职教学改革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8.
[2]施剑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181-183.
[3]吴新开,聂荣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