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红
·临床护理·
PICC置管在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李伟红
目的探讨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PICC置管的应用以及护理情况, 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脑外科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0例, 行外周静脉导管穿刺置管技术(PICC)处理, 留置PICC管道期间, 开展针对于PICC置管的专科项目护理。对导管放置情况以及两个月后的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00例患者中, 成功行PICC置管的有197例, 3例患者由于血管老化等原因而穿刺失败, 经过开展PICC置管专项护理, 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PICC置管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可行性, 对行PICC置管的患者开展专项护理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PICC置管;重型颅脑损伤;应用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1],该病起病急、合并症多且复杂、病程危急、致残致死率高, 是临床上急需攻克的一大重点难点问题。如今, 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在不断地发展, 在各级医疗场所先后开展了对重型颅脑患者的PICC置管操作的应用。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具有变化快、输液量大、病程长等特点, 因此采用PICC置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2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PICC置管的应用情况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 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取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为本院脑外科在2012年10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入院的, 且所选中的患者均满足下列条件:①男患者100例, 女患者100例;②所有患者的年龄范围均在20~80岁的年龄区间之间;③上述患者中因交通事故入院的有156例, 因高空坠落入院的有26例, 因打架斗殴入院的有18例;④入院时GCS评分情况如下:3分的134例, 4~5分的38例, 6~8分的28例;⑤上述200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如下:弥漫性脑挫伤127例, 颅内血肿107例, 其中硬膜下血肿66例, 硬膜外血肿48例, 脑内血肿53例,基底池消失31例, 基底池部分消失64例。
1.2 方法
1.2.1 PICC置管方法 在对患者行PICC置管之前,应做好置管前准备[2]。第一, 准备好无菌包与穿刺用品:无菌包采用医院常规消毒处理, 无菌包中应有弯盘2只、镊子一只、剪刀一把、无菌手套一副、纱布若干, 穿刺物品的准备包括穿刺所用的PICC置管包以及肝素生理盐水和10 ml注射器等。第二, 穿刺血管的选择: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 常用去枕平卧位, 告知患者手臂外展平放, 在置管前应测量患者上臂的粗细。再采用“一字行”的临床测量方法[3],从所选定的穿刺点按照所选取的静脉的方向, 至右侧胸锁关节后沿体侧行到第三肋间隙, 所选取的静脉应以较粗、较明显的静脉为宜, 一般常选用正中静脉或者贵要静脉。第三, 行PICC置管操作:以贵要静脉为例进行穿刺, 使患者手臂与身体呈90°外展平放, 穿刺时使PICC置管沿贵要静脉行至腋静脉,再经锁骨下静脉到达上腔静脉[4], 见到导管中有回血即提示为穿刺成功;再沿血管平行方向将针头推进2厘米左右, 将枕芯抽出, 此时操作者左手在穿刺点上1厘米处按压止血, 右手将PICC管沿静脉走向平缓送入, 至导管埋进患者体内约18厘米左右为宜。第四, PICC置管的固定:在成功放置PICC导管之后, 将穿刺时送入患者体内的导丝抽出, 见到回血之后用肝素进行封管, 以免血管堵塞;之后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处理, 并用肝素帽进行覆盖, 并在穿刺部位加用纱布以防感染, 同时保证穿刺部位的透气性, 在穿刺部位对PICC管进行固定, 采用3M敷贴。第五,确定PICC管位置:置管操作完成后, 遵医嘱对患者行胸部正片拍摄, 以确认PICC管在患者体内留置部位的正确性。
1.2.2 护理方法 对已行PICC置管的上述200例患者进行专项护理时, 主要是针对潜在合并症进行护理, 现做下列叙述。
(1)静脉炎的护理:由于PICC置管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对患者进行PICC置管时, 患者血管的自身条件会影响穿刺的结果, 在对某些患者进行穿刺时由于导管的反复抽送而对患者血管壁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损, 加上平日药物治疗时药物对血管内膜的刺激, 会加大血管壁的受损程度, 从而增大了血管的通透性, 使患者出现静脉炎的症状。因此, 对静脉炎的护理主要的护理手段应在预防以及提高穿刺成功率方面。可通过对患者静脉的正确选择, 应选择弹性较好、平直、较粗的血管进行穿刺, 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在置管时切忌反复抽送导管以减少对患者血管内壁的损伤。同时, 可以通过对患者采用热疗法, 如在输液前后对患者血管进行热敷处理, 以保护患者的血管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另一方面, 对已经出现静脉炎的患者, 可遵医嘱对患者的患处外用喜疗妥软膏, 以减轻患者症状。
(2)穿刺点血液渗漏及感染的护理: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定时的清洁与消毒, 为避免患者穿刺点感染, 可遵医嘱在患者穿刺处外敷消炎药物并定时更换纱布及药物。加强对患者穿刺部位的巡视, 严密观察患者穿刺点皮肤的情况, 是否出现红肿、血液或药物的渗漏等, 定时对患者的穿刺部位的固定敷贴进行更换[5]。一旦发现穿刺点出现红肿或渗血、渗液的情况, 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3)PICC管道堵塞的护理:对PICC置管管道堵塞的护理主要体现在预防上。护理工作者应在每次输液前后对患者留置的管道采用肝素生理盐水进行冲管, 采用脉冲式冲管法, 以防止管道堵塞。
上述200例患者中, 成功行PICC置管的有197 例, 3例患者由于血管老化等原因而穿刺失败, PICC置管的成功概率高达98.5%。经过对上述患者开展PICC置管专项护理, 上述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如下:出现静脉炎的患者有3例, 管道堵塞的患者有1 例, 穿刺点感染出血或感染的患者2例。
3.1 PICC置管的优越性 PICC置管是一种经由外周静脉穿刺和置管, 使导管到达上下腔静脉, 从而达到药物或营养物质在患者血管中发挥作用的一种穿刺手段。该种技术具有便于操作、使用安全且留置时间长的特点, 在重大疾病患者的住院治疗期间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使用较为普遍, 为需要长时间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方便。由于静脉穿刺会对患者造成皮肤上的损伤和疼痛, 因此对输液量大的患者进行PICC置管可减少患者的痛苦。
3.2 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对患者的血管条件进行评估、选择正确的穿刺和置管静脉以及患者体位的摆置是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的关键因素。首先, PICC置管是由外周血管进行插管从而使导管进入腔静脉的一种置管方法, 因此对患者血管条件的要求较高, 由于反复的抽送导管可能会对患者血管内壁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损, 增加其静脉炎和感染的几率, 因此应选择较有弹力且较为粗直的血管。同时, 选择静脉时, 通常选择右侧肢体的血管,且贵要静脉的PICC置管的常用血管之一[6]。在对患者进行体位摆置时, 在患者手臂与身体垂直时置管成功率最高, 此时也应考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合并颈椎的损伤, 若有此方面损伤的患者则不适宜进行PICC置管。
3.3 并发症的治疗至关重要 并发症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PICC置管护理效果的一大难题, 也是一大重点。许多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出现并发症, 也是影响患者病情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护理时, 应加强对患者置管情况的观察与记录,通过对患者穿刺部位皮肤颜色、水肿情况等基本情况的观察, 来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置管合并症的情况,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值得注意的是, 对PICC置管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并发症的治疗, 其预防性护理措施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1]伍虹云.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现代医院, 2009(10).
[2]陈钰, 邵波.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输液中的应用效果.中国乡村医药, 2012(11).
[3]李华芳. PICC置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中国保健营养, 2013(02).
[4]杨海萍.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PICC的护理.2009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9(11).
[5]尹瑞娟, 李晓静, 吕立权, 黄承光, 侯立军. 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PICC置管异位的原因分析.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11(10).
[6]苑雨勇.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体会.中国医疗前沿, 2011(03).
PICC catheter in 200 cases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atients and its nursing
LI Wei-hong. Longshan Hospital of Jimo, Jimo 2662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200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PICC catheter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care, and analyse the results evaluation.Methods200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cerebral surgery, 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 catheterization (PICC)during processing, indwelling PICC pipeline, carried outfor PICC catheter nursing specialist project.The placement of a catheter and two months after the nursing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PICC tube was evaluated.ResultsIn 200 patients, the success of PICC placement of the 197 cases, 3 patients with vascular aging and other reasons the puncture failur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PICC catheter nursing, complication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ConclusionPICC catheter technique is feasibl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 PICC catheter in patients to carry out special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PICC catheter;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R473.6
B
1674-9308(2014)01-0075-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1.046
266200 山东省即墨市龙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