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标
补气托毒方治疗痤疮临床经验
张正标
痤疮是临床上常见病、难治病, 常反复发作, 日久不愈, 给病人带来巨大精神痛苦。本人经多年临床实践和研究, 应用补气托毒方治疗痤疮特别是病久不愈、反复发作者, 取得了良好效果。
1.1 自拟补气托毒方基本药物组成 黄芪30 g白术15 g茯苓20 g升麻10 g柴胡10 g僵蚕15 g白芥子10 g当归15 g丹皮10 g赤芍15 g陈皮12 g甘草6 g,每日1剂, 水煎取汁, 分2次温服。
1.2 随证加减 气虚显著者, 症见病人面色萎黄或暗黄, 痤疮漫肿无头, 少气懒言, 乏力, 舌质淡嫩体胖大, 边齿痕, 脉沉弱无力, 加党参15, 黄芪可酌情加大剂量30~60 g, 伴有阳虚畏寒者可加用鹿角胶10 g桂枝10 g;兼见热毒者, 症见部分痤疮有红肿,加金银花20 g、连翘15 g、蒲公英30 g、紫花地丁20 g, 伴有大便秘结不通, 加大黄10 g;气血瘀滞明显者, 症见面色晦暗无华, 舌质紫暗有瘀斑, 脉沉涩或沉细, 加红花10 g、桃仁10 g、丹参20 g 。
例1 患者, 男, 38岁, 2010年3月12日初诊。主诉:面部痤疮反复发作10余年。现病史:10余年前该患者面部出现痤疮, 红肿有脓头, 常自行服用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片等苦寒清热之品, 时轻时重,近些年来, 面部痤疮不红, 无脓头, 皮下硬肿无头,面色萎黄而晦暗无泽, 寐差, 夜寐易醒, 精神萎靡,腰膝酸软, 纳差乏力, 大便偏稀, 每日2~3次, 自述服用多种清热解毒药物无效。查舌质淡嫩暗, 体胖大,边有齿痕, 苔薄白, 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痤疮。辨证:脾肾气虚, 痰毒蕴结, 血脉瘀阻。治疗:补益脾肾, 托毒外出, 化痰散结, 活血化瘀。方药:黄芪40 g、党参15 g、白术15 g、茯苓20 g、升麻10 g、柴胡10 g、僵蚕15 g、白芥子10 g、当归15 g、丹皮10 g、赤芍15 g、陈皮12 g、炒杜仲15 g、淫羊藿10 g、红花10 g、桃仁10 g、丹参20 g、炙甘草6 g。加减服用本方30余剂, 患者面部痤疮及皮下硬结消失, 面色较前明显变红润而有光泽, 睡眠较前明显好转, 精神体力较前明显恢复, 继2日1剂, 服用30剂,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愈后观察2年病情未再出现反复。
例 2 患者, 男, 56岁, 2009年9月15日初诊。主诉:面部痤疮反复发作20余年。现病史:20年前该病人面部痤疮及胸背部疖肿反复发作, 此起彼伏, 多种药物治疗症状时有缓解, 但仍反复发作, 现面部疤痕满布, 皮下硬结不红无脓头, 面色暗淡无光色, 神疲乏力, 饮食一般, 大便秘结, 2~3日1行, 常有腹胀不适, 查舌质淡嫩暗, 体大, 苔白腻, 脉弦滑无力。中医诊断:痤疮。辨证:患者病久, 脾肾气虚,痰湿不化, 蕴积成毒。治疗:补益脾肾, 透毒外出,化痰活瘀, 通行经脉。方药:黄芪50 g、白术15 g、茯苓20 g、升麻10 g、柴胡10 g、僵蚕15 g、白芥子10 g、当归15 g、丹皮10 g、赤芍15 g、陈皮12 g、甘草6 g、鹿角胶10 g、皂刺10 g, 每日1剂, 水煎取汁, 分2次温服。该方加减治疗40剂, 病人面部痤疮消失,皮下硬结消失, 面色红润有光泽, 大便通畅, 腹胀消失。继续巩固服药30余剂, 症状至今未发。
3.1 《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火”, 一般传统认为痤疮是火毒之邪所致, 治疗多用清热泻火之法, 但痤疮经久不愈, 常因过服寒凉药物损伤人体阳气, 或机体素虚正气不足, 或随着年龄增大, 脾肾渐亏等多种原因使机体气虚不能托毒外出, 热毒、痰毒、瘀毒、湿毒等蕴结皮下, 不得外透, 日久不愈, 反复发作。临床常表现为面部痤疮满布, 不红不肿, 皮下硬结,无脓头, 或日久渐红, 少量稀脓流出, 舌质常表现为淡嫩体大, 脉沉弱无力。对于此证型痤疮, 应用自拟补气托毒方加减, 临床常获得显效。
3.2 补气托毒方通过补益中气, 佐以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利湿热、清热解毒等方法, 使面部痤疮皮下蕴毒之邪得以通透外出, 顽疾得愈。方中大剂量黄芪为主药, 补气托毒, 排脓生肌。《珍珠囊》:“黄芪甘温纯阳, 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 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 三也;去肌热, 四也;排脓止痛, 活血生血, 内托阴疽, 为疮家圣药, 五也。”;白术、茯苓健脾化痰湿;升麻、柴胡升举阳气, 引药上行;僵蚕、白芥子化痰散结, 通行经络;当归、丹皮、赤芍活血化瘀, 通行气血, 气血通畅, 浊毒得以排泄;陈皮、甘草理气和中, 调和诸药。诸药相配, 补益中气, 托毒外出, 条畅气血, 化痰散结, 邪有出路。
R254
B
1674-9308(2014)01-0071-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1.043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