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鹏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论高校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侯 鹏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从历史教学的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田野考察等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对行为的理解与对社会结构的动态把握恰当地结合起来,以实现对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
高校;历史教学;自主学习;课外阅读;田野考察
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是我国21世纪教育强国战略的根本目标,高等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各个学科的性质与内容千差万别,但教学的基本目标都是要培养具有创造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的高水平人才。这就要求从观念到实践使整个教学方式向着研究性教学转变,使学生具备自主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高校历史教学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包括科研能力培养、师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但不论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不可或缺。
一直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在庞大的高考应试教育体系下,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知识机械地灌输于学生的头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付诸阙如。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唯一授课标准的所谓“接受性教学方式”虽然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却存在着严重的认知模式上的偏差:重视知识记忆,忽略反思培养;重视教师讲授,忽略课堂讨论。这种学习只是让脑子里填满了各种干瘪的知识以应付考试,养成唯书是从的惯性心理。
笔者认为,在高校的历史教学改革中,应紧密围绕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这两个方面,在观念与方法上作出系统化的调整,以期实现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课堂教学的授课内容方面,现有教材基本以事件为主的叙述模式应予以合理的变通。
以《中国近代史》为例,现有的大中专教材依然是围绕着传统的革命史范式安排篇章内容,“一条主线”“两个过程”和“八大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构成了教学内容的主体,而对于长时段的历史局势问题,不仅一笔带过,而且缺乏与相关事件的有机联系。正如年鉴学派大家布罗代尔指出的,一次事件只是一次瞬间性的爆炸,“它的迷人烟雾填满了当代人的心灵,但是它不可能持久,人们刚刚勉强看到它的光亮。”[1]
因此,在相关授课内容上应该有意识地向长期的历史局势方面做更大的倾斜:如人口增长、物价变动、生产经营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区域差异、政治体制运行中的观念与实践等方面的内容应更加突出。这样,不仅要将相关历史内容在时段上上溯至明清甚至唐宋变革期,同时更要将之作为分析具体事件的一种解释模式,甚至可以将之与当代现实联系起来。如在讲到人口增长导致小农经济趋向过密化的经营模式时,不仅可以把它与近代中国的游民与移民问题联系起来,还可与现实的观感加以对照,如农民工问题的根源等,甚至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中国传统食物的制作无一不是通过耗费大量的人力而相关工具却异常简单这一特点。读史贵在“通”,通则阅世达观,不盲从、不偏执,而从研究能力的培养来看,只有先明确相关历史解释模式的基本逻辑之后,在自己阅读史料的过程中才能自然地激发出寻找例外,估量其价值,进而试图重新加以解释的兴趣。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应将专业基础课与选修课的功能进一步区分。专业基础课重在通识的养成,着重于历史脉络和重大史实的梳理,应由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担任。选修课应以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对相关学术史脉络有一个详尽的了解,加强培养阅读史料、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各领域的“专”使学生初步明确自身的研究兴趣。
第三,应将史料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是与中学教学最主要的区别。现有高校教学的一大弊病是不做史料解读的展示,只专注于已有结论的灌输。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需要反复记忆的观点,而不是深入感受历史发生的现场。只有通过对第一手材料的解读与比较,才能让学生对历史场景中活动的人与观念获得更直接的体验。
其基本做法有以下几个步骤:1)展现证据与推论之间的关系,比如某段材料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样的设问方式,就是一个最基本的训练。2)对不同的甚至针锋相对的材料加以比较,并讨论应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更妥当,相关的问题意识必然得到凸显。3)将材料按照时间、空间等各种标准进行分类,看能得出多少种结论,并逐一分析比较[2]。学生要有效做到这一点,必须在课前做大量的相关阅读,同时比较与分类这些基本的阐释能力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第四,课堂教学中多种手段应交相为用,综合运用黑板、投影、电视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手段,以实物和影像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
网络资源正成为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交流的交互性、信息含量高、活动空间虚拟等几个特征。其所包含的展示模式非常多元,可以是纯文本,也可以是图像、音频、视频等。这对于补充历史教科书的不足,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参与的感官越多,教学过程就会进行得越顺利,效果就越好[3]。图像与影像的设计应尽可能指向脉络梳理的关键时点,体现出对历史情境的重现,营造一种时代氛围,而不应成为板书的补充。
如讲“鸦片战争”时,可首先展示鸦片战争前在朝贡体系下中国和世界的形势图,并通过对鸦片贸易路线图的展示,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当时鸦片泛滥的基本情形,进而可以播放影片《鸦片战争》中清廷朝臣上奏的片段,从而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给当时中国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历史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复杂,时空交错,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运用多媒体创造出一种逼真的情境,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再结合讲解,就可以把抽象的说理转变成对历史情境的再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活动的、能够提供学习资源的场景,以此为支撑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智力和情感的需要和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意义,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4]当已经习惯了教条式灌输的学生面对无法用现有知识予以合理解释的情境时,会产生探寻新知识的兴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
如在总结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时,单纯罗列中国落后的表现是不够的,应从战争本身的基本构成要素出发,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从军队数量、武器装备、机动能力、官兵素质、外交模式等多个方面,结合每一次战役,利用各种展示模式,呈现出具体的历史情境,才能使学生对双方的基本态势有一个较客观的把握。为了能将对战败原因的分析合理地延伸至对清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脉络中,则应从具体历史人物的经历切入。如在讲到中国传统朝贡体系下外交模式的局限时,如果可以结合琦善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命运沉浮,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靠课外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课堂讲授主要是为课外阅读和考察提供路径,但相关的指导同样不可或缺。
首先,课外自主阅读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与课堂讲授的集体行为不同,阅读是一种个体化的行为,它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教育的内化过程在此最终成为现实。在这里,趣味、逻辑思维,语言组织等能力将得到潜移默化的形塑,教师的指导就显得更加关键。除了书目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对读书笔记撰写的指导。
读书笔记不是对相关知识的罗列,而是对主题观念的自我理解和概括,它包括以下几个程序:1)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论点。2)在中心论点下,用几段话总结次要论点,并说明论点间的关系。3)对其说服力和应用作出估量[5]。
通过这样长期阅读的积累,再辅之以定期的读书报告会,会使学生能够在一种师生交流私人阅读体会的氛围中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是单向的语言灌输所无法做到的,而交流只有在试图共享同一种阅读体验,比较彼此的差异时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性。
其次,应将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前沿问题的关注,就重大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和逻辑取向向学生做深入浅出的介绍。另一方面,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师的研究当中,使学生对历史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操作规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较早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充分利用该系学术力量雄厚的优势,依托世界史与专门史两个硕士点,由教师学生双向选择,每位教师带领几名学生定期组织阅读报告会,设计毕业论文选题,建立起师生间的亲密互动关系。此外,教师还可以带学生进入研究课题,笔者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很多,这为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条件。一些教师将本科生带入自己的课题研究之中,指导学生系统地整理文献资料,进行专题社会调查,条件成熟的时候则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应加强实践活动比重,将田野考察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历史研究是对历史时期发生的人的实践活动的研究。因此对于历史的教学亦应在实践上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人类学重新进入中国学界的视野,历史研究走向田野成为学者的共识,同时也在课堂和书斋之外为历史教学开辟了第二个课堂。所谓田野考察是与书斋式的研究相对的概念,强调将文献阅读与对历史发生现场的调查感悟相结合。它注重对民间文献的搜集,包括家谱、账本、日记、契约等地方文书的广泛搜集。同时强调在田野解读文献,不仅要了解文献的内容,同时要对文献得以产生的历史现场获得感性的认知。不仅知道文献说了什么,还要知道文献为什么这样表达,从而激发出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6]。
教师应以所在地域的文化特色为依托,在中国史的日常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访周边聚落、历史遗迹,阅读碑刻、档案等一手资料,观察传统手工艺的操作流程,围绕某一主题,定期对特定聚落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资料搜集。处于现代化城镇化转变中的中国农村,不仅是现实考察的绝好场所,也是让学生理解时代变迁的沃土,应将之作为短期实习和实践的常规项目,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对现实的观照中寻找历史研究的主题。苏州科技学院历史系长期以来以吴文化研究为依托,将江南田野考察作为短期实习的必备项目,积累了大量切实可行的经验。在借鉴人类学田野民族志考察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我们的田野考察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阶段。确定考察地域,可以是一个村庄,也可以是某条街巷。对相关成果和文献进行充分的搜集,尽可能了解所在地域的历史发展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找出感兴趣的主题,确定调查的基本目标。2)实地考察。根据研究主题的细分,采取小组分工,分头实地调查的办法。调查以询问为主,要做好笔记与录音。3)整理分析调查结果,并和最初预想的主题架构进行比较,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逐渐认识到更有价值的问题所在。最终根据已掌握的文献材料与调查结果,得出综合性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曾说过:“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回答交流。”[7]这种交流在田野考察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书斋式的阅读与田野考察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前者重理论思维,但往往囿于自身观念的局限;后者重在主观参与,但仍然必需理性的加工,两者交相为用,才能从理论与实践上重构历史事实的本来面目。
高校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塑造具有创造性的研究主体,在功利主义的时代风尚中,这样的任务固然面临着社会认同的尴尬,而研究对象本身的难度恐怕也是制约教育水平的一个因素。与社会学一样,历史学是一门试图从整体上把握人类活动的学问,与前者更倾向于静态的结构分析不同,历史学更侧重于对结构变化过程的把握,“历史不能离开事件、人物、制度,但应服从于‘通’的目标,围绕揭示特征和演变线索两大主题有重点地展开,力求体现其前后叠进间的异同,突出阶段性的标志。”[8]它要求将这种把握落实在历史情境中实际活动着的人的行为之中,将对行为的理解与对社会结构的动态把握恰当地结合起来,通过经验研究、检验进而修正原有理论模式。因此,它对于研究者的要求涉及理论与实践全方位的能力培养,只有通过各种方式,才能使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讲授与阅读体验、考察实践中交相作用,逐步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1]费尔南·布罗代尔.论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0.
[2]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启示[J].历史教学,2002(11):56-59.
[3]汤其领.试论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的课堂效应[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1(1):75-76.
[4]郑勇,陶三发,谭子刚.情境·探究·建构:课堂教学的最优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97.
[5]黄宗智.青年学者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和做读书笔记[J].文史博览(理论).2011(3):1.
[6]黄国信.走向田野:历史学本科教学改革的一个尝试[J].历史教学,2014(6):68-71.
[7]E·H·卡尔.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15.
[8]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2.
〔责任编辑:张 敏〕
On the cultivation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bility in history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U Peng
(History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College,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 215009,China)
College students'self-regulated learning ability in history teaching can be cultivated in the asp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after-class reading and field study.The proper combination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behavior and the learning of the dynamic social structures can help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independent research abi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ing history;self-regulated learning;after-class reading;field study
642.41
C
1008-8148(2014)04-0098-03
2014-05-06
江苏省高校重点专业建设(历史学)项目资助(601210006)
侯 鹏(1976—),男,甘肃金昌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