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方
(遵义师范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合作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杨方
(遵义师范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实践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除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解决好“合理地讨论问题”、“科学合理地分组”、“完善合作学习规则”、“安排好教学时间”等问题。
中学物理;合作学习;团队精神;沟通协作能力
中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要时期,更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中学物理是一门贴近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的课程,对学生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很大作用。中学物理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讲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采取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实践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知识的主人,发挥主体作用。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采用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合作学习是给各成员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或通过共同探讨,最终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形式。合作学习要具备五个要素:(一)小组成员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小组成员都要积极参与,通过分工与合作,最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二)面对面的互动,在学习过程中大家要沟通、协调;(三)个体责任,要给每个成员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充分实现学习和合作的目的;(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和同学交流、沟通与协调的能力,这是合作学习最好的地方;(五)小组自评,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梳理学习成果,评估哪些行为是好的,有益于小组,要保持;哪些行为是坏的,无益于小组,必须改正;还有哪些行为能够改进,使之更好,形成完善的结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采取讲解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对提高学习成绩效果显著。
由于每班学生人数较多,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存在差别。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只注重优秀学生的培养,而应实现全班学生共同进步,使成绩差的学生成绩也得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要对学生合理分组,每个小组应包括成绩上、中、下三个等次的学生。各成员之间应相互促进,优等生引导其他同学学习,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以“曲线运动”为例,曲线运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第一册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曲线运动的特点和曲线运动的条件。本节课将介绍解决曲线运动的方法,对后面的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起决定作用。首先让学生自习曲线运动,然后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讨论自己对曲线运动的学习情况,小组再总结。请几个讨论效果好的小组来给全班同学讲解小组交流讨论的结论,老师把相关信息书写下来。分组讨论中采用了“思考―交流―分享”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分组讨论,老师清楚了大家关于曲线运动的现有知识水平。接下来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给大家讲解物体运动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运动形式,帮助学生把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概念理解清楚,再提出以下四个问题:1.什么是曲线运动,即运动轨迹是怎样的。2.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是怎样的。3.曲线运动是匀速还是变速运动。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力学条件。根据情况给小组中每位同学分配前述四问题中的一个问题,等学生们都独立思考得差不多后,让每个同学都和其他小组思考相同问题的学生交流讨论,相互学习。这样又把研究同一个问题的同学形成一个“专家组”,当全部学生把自己负责的问题理解清楚后,就回到各自原来的小组,接着在原小组中各自交流自己思考的问题情况,最后让大家把交流学习的情况以作业形式交上来,梳理汇总后就能了解所有学生的掌握程度。再向大家讲解每一个问题。最后给同学们总结出四个问题的正确答案:l.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2.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在曲线的一点的切线上;3.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4.当合外力F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有一夹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激发了学生深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因素在中学物理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学物理的学习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要对概念、定律、定理、公式进行掌握,最后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教师和教材只是外因,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动机、情感因素才是学习的内因,情感因素又尤为重要。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具有独特优势,表现如下:
1.减少了学生学习的焦虑感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时,往往因为没有掌握好相关知识而产生紧张的心理,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焦虑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同学之间通过交流讨论,大家都经过了充分思考,发表各自的学习成果,学习是在不断认知和完善的过程中进行的,不必担心回答出错,大大减少了焦虑感。
2.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完成好任务,必须要进行交流。小组成员能虚心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就促使小组成员间建立了一种亲密关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小组进行讨论前,每个成员都会认真思考和查阅相关资料。讨论时,小组成员需要转换角色,迫使大家都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有效进行交流讨论。自然就培养了大家的沟通协作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小组合作性学习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分组不合理,通常是以学生自由组合的方式来分组,这种方法不能使组员合理搭配,没有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在一组相互交流;第二,没有完善的合作学习规则,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讨论时场面很热烈,但是会发现,这只是“假热闹”,通过分析得知,主要是没有完善的合作学习规则;第三,内容多课时少,采用合作学习尽管效果好,但是占用时间多,会影响教学进度。这些问题还需要完善和解决。
综上所述,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人才。
[1]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20-25.
[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50-52.
[3]罗元辉.浅析具体和抽象相统一的原则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2):207-208.
[4]庞广卫.坚持“五化”打造“高效”物理课堂[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2):114-115.
[5]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5-67.
(责任编辑:徐国红)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o Physical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YANG Fang
(School of Physics and Mechanical&Electrical Engineering,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The teaching mode of group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forming the new curriculum.Applying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o physical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can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academic achievements,but can arouse and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initiative,can make classroom teaching lively,can train students’ability of applying knowledge,can further students’cooperative ability and teamwork spirit and can enhance teachers’teaching ability.And we should resolve such problems in the group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s“reasonable discussion”,“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grouping”,“perfecting the principle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and“arranging the teaching time”.
physics in high school;collaborative learning;teamwork;communicative and coordinate ability
G622.0
C
1009-3583(2014)-0114-03
2014-03-09
贵州省物理学重点学科(黔学位办[2013]18号);遵义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12ZYJ008);遵义师范学院教研基金资助项目(11-28)
杨 方,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电子技术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