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荫
中国人该有怎样的活法,其实是命里注定的。
偏偏很有些人,总是拿中国人与美国人作对比,好像只有这样的对比,才能比出现代化的差距,甚至把这种差距作为中国人现代化的一个目标。
美国以占世界5%的人口,却消耗世界1/3以上的资源,美国人这样的活法,中国人能学么?
倘若一定要学美国人,《B模式3.0》一书的作者莱斯特·R·布朗先生算了一笔账:
假如每个中国人都以美国今天的水平消费纸张,则到2030年中国14.6亿人口的纸张消费量,就将是今天全世界纸张生产总量的两倍,全世界的森林将无望存在。
假如中国人和美国人一样,每4个人拥有3辆汽车,那么到2030年中国将拥有11亿辆汽车。为了配备所需的公路、高速公路和停车场,中国所需占用的土地将相当于现在的稻谷种植总面积。同样,11亿辆汽车每天将需要9800万桶原油,现在世界的原油日产量为8500万桶,全世界的原油储备将不复存在。
布朗先生的预测似乎耸人听闻,在中国人眼里,更是一种打压。然而现实的严峻,远远超过布朗先生的预测。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研究报告《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中方执行负责人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披露:“中国有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占118个资源型城市的58.5%;400多个缺水城市,占661个城市的2/3以上;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资源枯竭与环境恶化,显然给中国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
无节制无约束的汽车消费,似乎也在印证布朗先生的预测。以杭州市为例,2011年9月,杭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为200万辆。从2013年2月开始,杭州市汽车保有量以月均1万辆以上的速度增长,杭州市每月便有20多公里长的路面被汽车吞噬,疯狂的汽车追逐有限的空间,根本无视人的存在。汽车尾气制造的空气污染,弥漫难散,整座城市乌烟瘴气,让人张不开口、呼不出气。杭州如此,全国其它城市都如此,中国人刚开始享用汽车,便已面对汽车成灾的苦果。
中国人的餐桌,同样不安全,这自然是中国人自找的。一向节俭的民族,居然忘乎所以地挥霍,人人都在追求“舌尖上的快乐”,吃喝无度,那按自然规律生长的鸡鸭鱼肉、蔬菜瓜果,又如何接济得上?
人疯狂地想吃,自然得让地上爬的、地里种的,都疯狂地长。“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激素”,各种有毒有害的食品,已经到了躲无可躲的地步。中国人自己让自己的命不值钱。这样的“活法”,其实是“死法”。
中国人自然还得活,还得有尊严地活。那就得换一种活法,找一条适应中国人的活路。
天下的活路颇多,于中国人而言,如此惊人庞大的人口规模,只能选择一条节约的路、节制的路、可持续生存的路,这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人口如此众多,资源如此有限,中国人只要自由而健康地活着,便是知足的活路。
世界上自然有许多现代化的国家,各项人均指标遥遥领先。中国人没有这样的命,走一条节俭节省的现代化道路,兴许是对人类的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