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体系下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发展趋势及改革

2014-02-05 04:27周渝锋杨渝平
中国考试 2014年4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助学自学

周渝锋 杨渝平

1 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含义、形式及其作用

社会助学是连接个人自学与国家考试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既是自学考试制度的必然产物,又是自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1]社会助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助学是指一切有助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一教育形式的社会活动,凡接受自学考试机构指导和教育行政机构管理,为广大自学者的自学活动提供方便,创造条件,给予必要的辅导,推动自学成才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可称为社会助学。[2]狭义的社会助学,是各种类型的中、高等院校(不包括部属高校)、企业单位、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个人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定举办的,采用一定的形式组织授课辅导,帮助自学者理解和掌握自学考试大纲内容,解惑答疑,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其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面授、函授、远程教育等形式均属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范畴。本文论述的社会助学采用狭义的社会助学的概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以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统一考试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高等教育制度,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自学、助学、考试”三位一体的自学考试人才培养模式。在此三位一体的自学考试教育模式中,考生自学是前提,助学是条件,考试是手段,提高自考学习者文化素质,增强考生社会竞争力是目的,因此,作为联系自学与考试的纽带,沟通学习和考试的桥梁的助学活动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假如没有助学这一活动的介入,自学考试就很难称为教育活动。自学考试开展初期,社会助学是以学习小组、小型辅导班的形式出现。随着自学考试的发展以及考试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助学活动得到快速、蓬勃的发展。目前社会助学的主要形式是举办教学班进行辅导。由于助学和自学的彻底开放性,给社会各界办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社会各界举办的助学辅导形式主要有四类:第一类,高等学校的助学;第二类,社会力量办学;第三类,委托开考系统助学;第四类,与电大、函授等形式沟通助学。[3]

根据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编撰的《2012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报告》,2012年全国注册登记并经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社会助学组织共有1 577个;按助学组织主体类型分,普通高校751所,占47.6%;成人高校49所,占3.1%;民办高等教育机构530所,占33.7%;部门委托办学49个,占3.1%;其他助学组织198个,占12.5%。从机构数量来看,普通高校与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是助学组织的主力军。

在1 577个社会助学组织中,参加助学的学员共有191万余人。按助学组织的主体类型分:普通高校助学学员116.7万余人,占全部助学学员总数的60.9%;成人高校助学学员5.6万余人,占全部助学学员总数的3%;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助学学员53.2万余人,占全部助学学员总数的27.8%;部门委托助学学员4万余人,占全部助学学员总数的2.1%;其他助学组织学员11.9万余人,占全部助学学员总数的6.2%。从参加助学学员人数分布来看,在普通高校参加助学学员仍占较大比重。在所有参加助学的学员中,有69.1%的学员通过业余方式参加助学,30.9%的学员通过全日制方式参加助学。[4]

社会助学较充分地利用了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为参加自学考试的广大考生服务,这是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也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社会助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社会助学整合了教学资源。无论是高校助学还是民办机构助学,要显示其教学辅导功能就必须整合必要的教学资源,社会助学将社会的人力、财力、物力统筹起来兴办教育,改变了政府包办的单一教育投资体制,这符合我国提倡多渠道办学的要求,对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特殊贡献。第二,社会助学极大地满足了社会阶层的不同需求。社会助学具有开放、灵活、经济、实用、高效等特点,极大满足了社会阶层的不同需求,尤其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尚未达到普及化程度,社会助学在保证教育机会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它通过吸引大批的高考落榜生及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在职从业人员参加自学考试,有效缓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与普通高校有限教育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第三,社会助学对自学考试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首先,社会助学是联系个人自学和考试的纽带,同时它也完善了自学考试教育。社会助学通过招生、辅导、绩效等方面对自学考试进行宣传,提高了自学考试的声望,扩大了生源;其次,社会助学对自学考试有一定的支撑作用。由于社会助学能够根据自学考试的培养目标及考试大纲的要求制订专业课程计划、教学进度,并根据考生的需要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和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助学辅导活动。通过这种灵活而又系统的辅导,满足了没有机会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的人们的需求,提高了自学考试的考试质量。[5]最后,从自学考试的发展来看,社会助学搞得好的专业,考生参考的积极性就高,参考率、及格率同时增高:反之,社会助学体系不健全、薄弱,考生就减少,自学考试就冷冷清清。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助学对自学考试的发展规模有重要的调控作用。[6]

2 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体现终身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思想是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成人教育会议上提出的一个概念。其主要意旨在于,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期和青年期,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教育。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对终身教育的理论、原则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对终身教育理念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知识、技能、共同生活知识和生存知识是同一现实的四个密切相关的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终身教育思想具有终身性、开放性、充分性和多样性四个典型特征,终身教育体系就是要形成一个人人学习、时时学习、事事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型社会”。[7]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打破了“大学专为青年而设”,“大学教育是终结性教育”的传统意识,改变了高等教育的时空观念,使人们可以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选择学习,接受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人们的教育一方面不可能都在学校中全部完成,另一方面又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社会学习系统。自学考试虽不能等同于终身教育,但无论从学习内容还是形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都是终身教育和学习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终身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最好体现。[8]社会助学作为自学考试的教育形式,实质上从各方面也体现着终身教育的思想。

2.1 社会助学形式的开放性与多样性,体现终身教育思想

有人用“没有围墙的大学”来比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是十分恰当的。因为它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而就社会助学的办学形式来说,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所有具备了教学能力的社会力量都可以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办学,各种社会力量举办的辅导班可以是分散的助学,也可以是全日制形式的助学,可以是短期的助学,也可以是长期的助学,社会助学的开放性与多样性,恰好与终身教育思想的开放性、多样性特征相符合。

2.2 灵活、个性化的社会助学,体现终身教育思想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他人不能替代的特征,这是由生物的、生理的、地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职业的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但现行的教育体系不考虑这些,学校教育有严格的年龄限制,每个人都必须遵循这些规范,个人自身独特、丰富的个性很难充分展示出来;同时人最大限度地发展其才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人可能在青年时期就发挥其潜能,有些人则大器晚成,每个人都要通过一生不断的学习进步来求得生存。终身教育希望人们固有的素质能在人一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中,完全充分地发挥和表现出来。它符合每一个人的个性、自主性及个体的要求和兴趣,重视每一个人能够自发地、积极主动地、持续地得到成长和发展,要求社会上所有的教育、文化设施、设备及人力、物力一体化协调配套,使每个人随时随处都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使每个人的丰富个性得到发挥成长。自学考试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部分,它必然要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它承认人的个性因素,遵循人的个性发展规律,让所有的人根据自身的需要,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学习的机会。它充分允许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和职业需要来选择学科、专业、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允许并提倡学习者为其个人的成长进行多次的选择与学习。一个人不论其年龄、性别、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如何,只要参加了自学考试,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助学。社会助学作为自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自学考试以及考生服务,必然也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具有灵活性的特征,其实质蕴含着终身教育思想。

2.3 社会助学多元弹性的评价方式,体现终身教育思想

传统教育重视在一个阶段、某个方面的成果,终身教育则着眼于全过程的多个方面的成果。传统教育充满竞争,实行淘汰,使人们在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下学习和生活,对学习者效果的判断依据是对知识的学习掌握程度,通常以分数衡量人们智力的高下,将其作为取舍、衡量优劣的标准,甚至决定性的标准。而终身教育强调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着眼于它的全过程多个方面的表现,即在终身教育的整个过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强调对人的学习评价标准的多元性,使人们各展所长,各显其能。这就和传统教育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统教育通过竞争、筛选、淘汰,一部分人成为竞争体制下的胜利者,另一部分人成为失败者,因此优劣成败便成为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这也从侧面给现代教育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如何使现行的教育制度开放一点,减轻人们沉重的学习负担和无形的心理压力。如何使学习更生动活泼一点,如何使学习更关注人的自身的发展,而不是遵从外在的标准化的评价标准。自学考试为解决现代教育的这些问题提供了经验,它以提供的多次的成功机会适应终身教育的潮流,而社会助学也依据自学考试提供多次的辅导机会,如:由考生选择考多少门课程,第一次辅导考试不合格,可以再次接受辅导而后考试,第二次不合格,第三次可以再考,辅导次数不加以限制。这使得人们即使在一定的年龄和一定的阶段学习竞争失败了,也仍旧有通过助学获得再次成功的机会。社会助学不以一次的成功与否评判人的学习,从而使得教育变得更轻松、更个性化和人性化。

2.4 社会助学育人的过程,体现终身教育思想

首先,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组织派出专门的教育者,为自考学习者提供指导,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心理困惑,增强自考生的学习信心,提高自学效果。通过助学组织,考生还能了解到最新的确切的自学考试方针、政策、考试计划、考试安排和其他相关自考信息,有利于自考生自主安排学习。其次,自学考试社会助学能够营造一定的校园文化氛围,对自考生进行道德熏陶、人格培养,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从这种接近于校园学生所能得到的教育中,从有组织的各类助学活动中,自考生能获得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提升。最后,社会助学组织在帮助考生完成学业的同时,还可根据考生的实际,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有的助学班还另开“公关礼仪”等课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对部分低龄考生开设“心理咨询与辅导”讲座,使自考生有一种良好、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考试、面对人生。

综上所述,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允许和提倡人们多次选择、多样选择,以各种方式发展、提高、完善自己,并且通过育人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素质,这适应了终身教育的要求,也是终身教育思想的体现。

3 终身教育体系下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存在的问题

在终身教育体系下,自学考试社会助学自身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终身教育思想的落实,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3.1 在办学思想和发展定位上存在偏差,盲目开班营利现象较为普遍

终身教育思想对传统教育观念进行了重新审视,改变了传统教育所公开承认的功利主义倾向。这种新的教学思想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使人发挥最大能动性、挖掘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全面提升自我,不断完善人的思想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以及道德素质,最终走向幸福。然而,在现实中,并没有把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当作一项教育事业,仅将其作为创收项目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因为自考助学班办学成本相对较低,投入少,回报快,营利空间较大。许多助学机构在缺乏基本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教学硬件和软件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大量开班“助学”,通过招生来获利,导致助学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不少普通高校虽然本身已面临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也纷纷举办自考“助学班”,盲目增设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为学校和教师创收,由此引发一系列负面问题,如助学中教学和管理混乱,高校自身教育资源更加不足,造成社会助学市场的不良竞争等。正是由于这种办学理念的滞后,连锁导致管理理念、发展理念的滞后,使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不能与生活需求、考生需求同步,无法满足终身教育的发展。

3.2 社会助学形式和手段单一,助学效果不明显

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主要是依靠社会助学机构,以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为主。这虽然部分弥补自考生自学所带来的知识片面性、知识理解不深刻、缺乏合作意识等问题,但由于集中课堂教学辅导学生,在时间、地点方面的限制以及学费的征收,也削弱了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在学习时间、空间上的自由灵活性,并增大了考生的经济负担。而且,就目前各社会助学机构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形式也较为单一,以教师的口头讲授为主,学习内容较理论化、空洞化,缺乏实际操作性质的观摩、实习等。自考生的学习只针对于书本和专业理论,在职业技能和创新技能方面得不到提高。终身教育倡导学习要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实用性,即学习是帮助人今后更好的发展,社会助学在这方面有悖甚至阻碍了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

3.3 “助考”不“助学”,失去了社会助学的初衷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以及普及,高中毕业生参加自考助学的生源数量正在减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在生源市场上遇到了严峻挑战。一些助学机构面对考生日益减少的局面,不是关注如何更新课程、开拓新的生源市场,而是采用不良方式,争夺有限生源,造成社会助学传统生源市场的恶化。各类助学机构主要以考试为导向,以考试的科目为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定位在通过自学考试,这造成课程设置上的水平重复、办学不灵活、缺乏特色。不少社会助学单位盲目追求自考通过率和考试成绩,把助学变成纯粹的助考,把对自考课程的总体辅导简化为猜题、押题和应试技巧的培训,放弃了培养自考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一社会助学的根本任务与职责。这违背终身教育思想中关注人的发展的理念,把考试作为助学的目的,而不是作为人的发展的手段。

3.4 社会助学发展不平衡

社会助学发展的不平衡体现在区域的不平衡和学科的不平衡。区域不平衡是指社会助学在城市和农村、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由于社会助学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因此,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较好,在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缓慢甚至没有发展。另外,由于理工科进行社会助学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师资力量,因此助学难度较大。所以进行社会助学的学科偏向文科,造成社会助学的学科发展不平衡。[9]终身教育思想倡导建立学习型社会,要为每个社会成员从出生到终老随时提供他所需要的教育机会,目前社会助学片面的、不平衡的发展不利于终身教育思想的贯彻。

3.5 助学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助学质量令人担忧

有调查显示,许多民办助学单位由于经济、管理等方面原因,所招聘的教师一般职称较低,学历更是参差不齐,师资队伍总体偏于年轻化。由于经济原因,助学单位常常聘请一些在读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代课,而这些学生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和能力,对于考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缺乏针对性的指导,而且许多教师所教授的科目并不是他所学的专业。这类助学单位的教学质量总体不高。

4 终身教育体系下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发展趋势及改革路径

社会助学对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起到促进作用,适应我国提倡终身教育理念的要求,而终身教育体系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也提出新的要求。终身教育体系下的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其教育目标不仅在帮助考生通过考试获得学历,其长远目标在于对知识的追求和个人的自我完善。

4.1 转变办学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自考社会助学工作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推进人的整体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办学过程中既重视学历教育,鼓励考生参加国家考试,获得学历证书,又要重视考生的能力培养和全面育人工作,坚持从考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出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将教和育放在同等的地位,更加突出社会助学的育人功能,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知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4.2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习型社会的典型特征就是多元化学习,因而应改革当前社会助学机构的单一课堂教学内容,使其在内容上更丰富。不仅包括与自学考试密切相关的教材知识,还应当包括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题研究等活动,以及走出课堂开展一些实地调查、社会实践,使考生增强实践性知识、获得学习的能力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课堂内容也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有所创新,以往的社会助学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传授知识,而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应考虑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他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这一过程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凸显学生个体特性的发展。此外,网络技术、各种视听媒体将逐步走进课堂,在社会助学中将现代媒体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其直观性、动态性和较大的信息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多媒体呈现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感官有刺激作用,会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4.3 正确处理助学与考试的关系,强化和拓展社会助学的教育功能

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正在从传授知识向教会学习转变,由于以前人们对自学考试性质理解的偏差,存在将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理解为助考。因此,强调对考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在终身教育思想体系下,要准确处理好助学与考试的关系,助学是手段,其目的是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达到考试合格水平,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历。但助学不仅仅是帮助考生应付考试,绝不是考前通过各种渠道套题、押题来获取分数,而是要强化和拓展助学的教育功能。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很大程度上都需要自学,因此他们需要学会学习。此外,社会助学不仅要开展具有学历教育性质的自学考试教育,也要有涉及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内容,还应该对社会公民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公民的整体学习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我国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搭建新的平台。

4.4 均衡发展社会助学

目前,社会助学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大城市发展较好,欠发达地区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发展缓慢。为解决社会助学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加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学习的机会。首先,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必须向人口众多的农村地区拓展,为广大农村的求学者提供学习的机会,开设最贴近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要的专业,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这一举措是改变目前我国农村教育落后、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进而整体提升我国教育发展质量和促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根本所在。其次,实现社会助学的均衡发展,有赖于社会助学信息网络的建设。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使教育资源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加强社会助学中的信息网络建设,将有利于丰富助学手段和助学内容,拓展助学服务面,加大助学力度,提高助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助学信息网络的建设,将有助于解决我国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农村教师缺乏、办学力量薄弱等问题。

4.5 健全和完善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走联合办学之路

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不但要重视学习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过程。如果没有助学,考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得不到解答,只能一知半解,死记硬背,这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因而应当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当地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特别是普通高校开展自学考试助学活动。此外,除了传统的面授助学形式外,自学考试助学活动应启动现代教育手段,如开办自学考试辅导网站,为考生提供“微课”辅导以及互动式的网上辅导、答疑等服务。在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助学的同时,还要加强助学单位的联系,走联合办学之路。一方面,联合办学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经验,提高办学质量,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辅导;另一方面,联合办学,可以使学校在硬件、软件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4.6 为自考社会助学配备优秀的师资,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生发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的质量,好教师的影响不仅限于课堂,而且会对考生一生的学习与发展都有影响。因此,对助学单位而言,最主要的是选好教师。选聘教师时要注意掌握以下几个标准:一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二要有自考助学的教学经验,熟悉自学考试的规律和特点;三要有较充分的教学时间保障。这样的教师才能胜任自考教学任务,做到讲清重点、难点和疑点,使学生准确、全面地掌握教材内容;四要有积极认真的教学态度和较强的敬业精神。

教学由三个基本因素构成,教师、学生和环境。有了好的教师,还要有好的环境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因而,助学单位要注重建筑风格、设备状况、内部装饰、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等软环境因素。这种教学软环境的实质是物化了的精神理念,其中蕴含着教育的审美观、价值观、教育思想等多方面的思想观念,它们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一生的影响。

顾明远教授曾说,20世纪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思潮,莫过于终身教育观念的提出。在终身教育体系下,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一方面体现着终身教育思想,另一方面又在其影响下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终身教育的发展,我国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必须革除弊端,进行改革,以适应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1]赵亮宏,主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和宣传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林忠南.远距离教育与社会助学[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4(3).

[3]黄斐.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现状、问题及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0(4).

[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2012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报告[R].北京,2013.

[5]马强.强化助学指导促进健康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2002(1).

[6]陈涛,何白刚.高等教育自考社会助学性质和功能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7(3).

[7]刘梅开,刘彪.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8]胡青,吴勤仂,付明明.试论终身教育与自学考试制度改革[J].经济技术,2006(6).

[9]林金辉,刘志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系统若干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与考生,2007(4).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助学自学
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关爱·帮扶·助学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职高职的有效衔接探析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