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
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大量木材,所以林业建设形成了以木材采运、加工利用和迹地更新为主体的格局。为了适应这种以木材生产为主体的林业建设的需要,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高等林业教育在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主要是以森林工程和营林为主导。与之相对应,较长时间以来,我国林学本科人才培养主要以林业技术科学教育为主,时至今日对以森林文化为代表的森林人文或人文林学的教育依然重视不够,甚至有所忽视。
追溯林学诞生的历史不难发现,人类对森林的依赖和需求是林学诞生的本质原因。缘何林学起源于德国?德国林学家柯塔(Cotta)一语中的:“林业这门科学是必需或匮乏(指木材)的产儿。”他指出:“由于缺乏木材,所以我们才有林业科学。”1618—1648年,德国经历了30年的战争,境内森林遭到巨大破坏。德国人民渴望恢复培育了德国文化、科学和精神的日耳曼时代的森林,因为一代又一代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和诗人是从森林中走出来的[1]。加之当时德国有着极为丰富、成熟的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体系,所以林学产生于德国便是顺理成章之事。不过,在以什么样的思想与方法经营森林方面还是产生了两种对立的经营理念:一种理念认为森林是收益的对象;另一种理念认为应把森林看作是产生人类精神与文化、保护身心健康与自然景观的对象,而不仅仅是经济收益的对象。
可见,从林学诞生之时起,森林的经济性与公益性就存在着矛盾。森林的公益性因其隐蔽性、外部性、长效性而消隐于功利社会,从而导致通过大量过度伐林获取实物产品的林业生产经营模式成为主导,进而导致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快速缩减、环境状况日趋恶化。因此,人们不得不在后工业时代重新审视森林的多重效能,特别是对其以森林文化为灵魂的社会公益性和经营技术重新加以反省和认知。
近20年来,随着我国林业工作的重心向国家生态建设的转型,林学人才培养的重心也转向了以生态建设和林业可持续经营管理为主;同时,在专业设置上,虽然也分化和整合出一些新兴的学科领域,如生态文化学和森林文化学等[2],但是践行的范围极其有限,多数涉林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依然以传统的理论技术为基调。笔者对部分农林院校林学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情况(详见表1)进行总结后发现,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版)对人才培养的规范要求,林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迄今未将“森林文化”纳为主要课程。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列入《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版)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可被视为与人文林学精神初步对接的一个新兴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在10余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可喜的绩效,目前全国有20余所高校(以农林高校为主)开办了这一专业,并且各校根据各自的教学资源办出了一定的特色。以涉林高等院校为例,所开设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块(含选修课)都纳入了反映人文林学精神的课程,从而培养了一批兼具生态意识与森林游憩理论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在2010—2012 年教育部提出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定位显得游移不定;特别是在教育部于2012年10月新颁布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在基本专业设置中被删除,而只是在林学类特色专业建设中留置了可能设置此类专业的空间。
表1 部分农林院校林学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情况
随着我国《国民休闲纲要》的颁布和贯彻落实,笔者认为,“森林游憩”专业(方向)的发展必将是一个依托林学学科、顺应生态文明要求、实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在森林经营中荷载人文林学的新领域,也将是为21世纪的休闲社会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平台。
森林文化,是以森林为背景、以人类与森林和谐共存为指导思想和研究对象的文化体系,是人类对森林(自然)的敬畏、崇拜与认识,是建立在感激森林各种恩惠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的文化现象的总成。
从本质上看,森林文化是人类对森林及其环境的认知以及利用和经营森林的思想与行为的总和。在石器时代以前,人类的家园和命运与森林相生相伴。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到来使人类与绿色的森林文明渐行渐远。森林成为供给人类实物的仓库,成为经济收益的供给体,森林的环境价值和精神文化价值一度被忽略和漏计。如今,当人类社会进入到后工业时代,面对环境的压力、生存的危机,不得不重新审视以繁华都市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所丢掉的那些不可或缺的绿色森林及其环境。人们重新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森林及其环境的综合服务功能和绿色能量是不可替代的生态保障和精神家园。因此,充分肯定森林综合服务价值的森林文化,不仅推崇森林经营的技术科学,同时也重视森林及其环境带给人类的文化(含美学)价值。
通过森林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地让林科学生了解森林既是自然产物又是社会产物的双重特性,同时明了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森林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生态保障系统、是人类拥有的必要和美好的生存条件。森林不仅是专业学习和工作的对象,其更以独特的形式美、色彩美、节律美、结构美、意韵美等美学特质而使人们享受美景、情生美感[3]。
从本质上说,森林应当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所有生命的水分贮藏中心及物质与能源的转换枢纽[4]。森林是自然界最丰富、最稳定和最完善的碳贮库、基因库、资源库、蓄水库和能源库……离开了森林的庇护,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失去依托[5]。因此,林学本科人才的培养不应只是培养林科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应启迪学生热爱森林之情愫、培植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
通过森林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和强化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森林文化诏示:人类必须深刻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人只是宇宙万物中的一个物种,是自然的—部分。人应与自然亲善、共生共存,而不需要去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相反,人类应顺应自然、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皈依自然,形成“平等、尊重、接受、珍惜和保护”的自然观[3]。敬畏自然、热爱森林不仅仅是每年的4月12日去植树,而应是从根本上转变现念。因此,积极开展森林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接受了高等林业教育的大学生尤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森林文化传播者、生态文明倡导者和践行者的责任。
人类对森林认识的飞跃,就是从社会科学的视角审视森林,既把森林整体性地视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又把森林视为人类的崇拜对象和审美对象,把森林视为一个文化体系;并从人文的视角理解和感知森林,体验森林给予人类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关怀[4]。
通过森林文化教育,可以培育学生良好的生态素养。这样的生态素养实则是较高哲学素养的表现,其基于林科学生对生态知识的掌握,又积极地反作用于林科学生生态行为的实践。因此,林学本科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启发学生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去深入思考生态问题,增强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使林学本科人才能够真正实现柯塔对森林经营“一半是技术,一半是艺术”[6]的定位。
就本质而言,中华民族有着亲近自然的文化基因,“天人合一”思想便是国人自然观的典型代表。但是,由于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以及当前高考制度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压力,再加上我国从高中教育到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实行文理泾渭分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自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在美育和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文化领域所接受的森林文化教育非常有限,尤其是林科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人文认知远远弱于对科学技术的认知。
加强森林文化教育,虽然在短期内无法完全实现林科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但是在其带动下,有利于为新世纪林学本科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内涵,有利于使所培养的林科学生将文化意识以及健康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和伦理观融入森林经营管理,使林科学生不仅成为未来的林业工程师,还要成为“大地艺术家”。
[1]郑小贤.森林经营与森林文化[J].中国林业教育,2000,18(2):18-20.
[2]胡涌,吴斌.森林文化学及其在高等林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26-29.
[3]王东秀.森林文化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热带林业,2005,33(1):48-49.
[4]苏孝同,苏祖荣,陈传馨.森林文化学学科定位问题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7,25(2):1-5.
[5]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65.
[6]郑小贤.森林文化、森林美学与森林经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