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尿路造影与磁共振尿路成像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价值

2014-02-03 23:45:09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泌尿系统尿路磁共振

张 毅

CT尿路造影与磁共振尿路成像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价值

张 毅

目的 探讨CT尿路造影与磁共振尿路成像用于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经外科手术确诊泌尿系统结石患者84例,其中行CT尿路造影检查44例,行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查40例。比较两组影像学检查方式的临床确诊率和总体图像质量评级。结果 CT尿路造影泌尿系统结石临床确诊率明显高于磁共振尿路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尿路造影与磁共振尿路成像用于泌尿系统结石诊断,总体图像质量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尿路造影诊断泌尿系统结石准确率优于磁共振尿路成像,但磁共振成像检查无电离辐射及造影剂应用。两种检查方式扫描范围大,图像质量清晰,均适用于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评价。

CT尿路造影;磁共振尿路成像;泌尿系统结石

泌尿系统结石作为泌尿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以20~40岁多见,占总患病人数的30%~40%[1-2]。目前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以CT尿路造影和磁共振尿路成像应用最为广泛,但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诊断泌尿系统结石价值存在争议[3-4]。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经手术确诊泌尿系统结石患者84例临床资料,比较CT尿路造影与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查泌尿系统结石临床确诊率和总体图像质量评级,探讨两种检查方式用于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84例,以腰痛、发热、尿痛及血尿等症状就诊,并经外科手术确诊;男45例,女39例,年龄15~84岁,平均(59±9)岁。其中行CT尿路造影检查44例,行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查40例。

1.2 检查方法

1.2.1 CT尿路造影 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参数:电压120 kV,电流150 mA,螺距1.4,进行动静脉期和延迟期扫描。

1.2.2 磁共振尿路成像 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

1.5 T MAGNETOM Symphony P磁共振仪,依次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I冠状位,T1WI横断位扫描。

1.3 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标准分为4级:1级:严重模糊及伪影干扰;2级:中度模糊及伪影干扰;3级:中度模糊,略有伪影干扰;4级:清晰,无伪影干扰。比较两组影像学检查方式临床确诊率和总体图像质量评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确诊率比较 行CT尿路造影检查患者44例中确诊42例,临床确诊率为95.5%;行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查患者40例中确诊29例,临床确诊率为72.5%;CT尿路造影泌尿系统结石临床确诊率明显高于磁共振尿路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总体图像质量评级比较 行CT尿路造影检查患者44例中,总体图像质量评级1级1例(2.3%),2级3例(6.8%),3级22例(50.0%),4级18例(40.9%);行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查患者40例中,总体图像质量评级1级1例(2.5%),2级2例(5.0%),3级18例(45.0%),4级19例(47.5%);CT尿路造影与磁共振尿路成像泌尿系统结石诊断总体图像质量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CT尿路造影的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优势及缺陷 多层螺旋CT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创影像学检查技术,相较于普通CT检查,其具有扫描速率快、范围广、层距小及图像质量高等优势[5];且成像后还可应用后期强大图像处理软件建立泌尿系统立体图像,有助于消除骨骼、腹腔脏器等干扰[6],便于医师更直观地观察泌尿系统梗阻情况。多层螺旋CT可直接显示小于3 mm结石影像[7],阴性及小结石分辨率高,对于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及输尿管小病灶均可有效发现。但需要注意多层螺旋CT电离辐射剂量较大,儿童及妊娠、哺乳期女性忌用[8]。

3.2 磁共振尿路成像的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优势及缺陷 磁共振尿路成像属于泌尿系统三维水成像技术,其无需应用造影剂,不良反应低,适用于婴幼儿及孕妇。相较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磁共振尿路成像可同时观察肾实质及集合系统,但依据扩张积水高信号影中出现充盈缺损并非结石特异性表现,且因空间分辨率及成像缺陷,无法直接显示结石,应结合其他检查手段确诊。李刚等[9]报道亦证实,金属夹易引起图像伪影,输尿管狭窄误诊率高。

本次研究结果中,CT尿路造影泌尿系统结石临床确诊率明显高于磁共振尿路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CT尿路造影在提高泌尿系统结石诊断准确程度方面优于磁共振尿路成像,这与多层螺旋CT可发现较小直径结石有关。而CT尿路造影与磁共振尿路成像泌尿系统结石诊断总体图像质量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则说明两种检查方式泌尿系统成像均具有良好的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

综上所述,CT尿路造影诊断泌尿系统结石准确率优于磁共振尿路成像,但磁共振成像检查无电离辐射及造影剂应用。两种检查方式扫描范围大,图像质量清晰,均适用于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评价。

[1] 陈恕求,陈明.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与逆行肾盂造影在诊断输尿管梗阻性疾病中的价值对比[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 24(6):442-444.

[2] 陈瑛,郭剑明,刘敏.多屡螺旋CT尿路造影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2):231-232.

[3] Graser A,Johnson TR,Chandarana H,el a1.Dual energy CT: pmliminary observations and potential clinical apphcafiom in the abdomen[J].Eur Radiol,2009,19(2):13-23.

[4] 王煜,孙景金.泌尿系统结石MSCT、MRU成像的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4):112-114.

[5] Stolzmann P,Seheffel H,Rentsch K,et al.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uric acid stones:exvivo performance evaluation[J].Urol Res,2008,36(4):133-138.

[6] 耿志海.螺旋CT尿路造影与磁共振尿路成像在42例输尿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946-2947.

[7] 楼俭茹,阿迪娜尔阿布力孜,郑田玲,等.MRU、IVU、CTU泌尿系疾病检查中的对照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6):648-649.

[8] 付林.64排螺旋CT与高场强磁共振在泌尿系统造影技术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9):837-838.

[9] 李刚,白亮彩,周俊林,等.CT尿路造影及磁共振尿路成像在诊断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价值[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7):139-140.

R445;R691.4

A

1673-5846(2014)09-0173-02

上海市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上海 200065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统尿路磁共振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基层中医药(2021年9期)2021-06-05 07:14:10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幸福家庭(2020年20期)2020-03-12 05:22:48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