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燕
(西藏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西藏 拉萨 850000)
贫困问题是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和完全消除的社会问题,贫困现象的出现与长期存在,不仅极大地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若没有及时合理地关注和对待贫困现象,贫困问题会不断扩大,最终造成一个国家或地域政治动荡及社会不稳定。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藏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长期处于经济发展的边缘,经济落后,既不利于日喀则人民实现与西藏人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也不利于国家“治边先稳藏”的战略需要和西藏的社会稳定。
学界对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脱贫的途径、模式以及对策方面,例如黄菊英、王然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县域贫困成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分析了日喀则地区县域贫困的成因,并提出了扶贫的对策建议;李继刚的《西藏农牧区扶贫的长效机制建设——阿玛蒂亚·森贫困思想的一个理论扩展》,将阿玛蒂亚·森贫困理论与西藏农牧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此来研究西藏的扶贫开发工作;李国政在《西藏扶贫开发的逻辑机理与绩效分析》中指出,国家主导与地方互动的“对口援藏”模式应将继续下去,这对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注意到,这些文献多针对西藏扶贫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及如何脱贫,为有效脱贫提供政策借鉴,多是方法论的研究,并未从深层次剖析致贫机理。因此,本文拟以实地考察为依据,分析西藏地区致贫机理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萨迦县A 村致贫原因,以期从一个较为实用的层面上对待这一问题。
贫困的定义是相对的,根据定义贫困角度的不同,可以得出不同意义的贫困定义。有无法维持生存的贫困;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求学、无法就医的贫困,但在一个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区,它的定义又是可以被确定的。香港学者莫泰基将贫困划分为三个层次:绝对性贫困、基本性贫困和相对性贫困。
绝对性贫困:是指所拥有的物质条件仅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需求,也就是说,仅能维持生命,其他非生理上的需求根本没有条件满足。
基本性贫困:物质条件已经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但在衣食住行方面,常常出现拮据的情况,生活状态不稳定。这些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生活条件仅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低层的生理需求。
相对性贫困: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关,相对性贫困的人可以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这部分贫困的人有一定的自我发展条件。
绝对贫困较为客观,它的标准就是人的生命是否可以延续;基本性贫困和相对性贫困则较为主观,是在与他人或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相比较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
按照这一定义,我们在日喀则萨迦县A 村入户调查时发现,A 村共有60 户,其中有2 户家庭属于绝对贫困,这两户家庭情况相仿,家庭成员只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且身体状况无法维持正常的耕种及其它劳动需要,只能靠村委会的救济勉强维持生活;有57 户人家多属于基本性贫困和相对性贫困,生活物资不充足且种类有限;还有1 户村民的家庭年收入在300 万左右,但其生活质量与村中其他村民无明显差别,该村民并没有把富余的资金用于子女教育和改善生活质量上,更没有考虑利用自家优势帮助带动其他村民发展经济、改善村庄贫困状况。
1.农民收入低,人均占有生产资料少。西藏现有126.08 万农民,且大部分生活在经济欠发达地区。《2012 年西藏统计年鉴》显示:作为农村和农民主要资源的可耕土地面积231.57 千公顷左右,人均拥有可耕地面积不到1.2 亩。而且由于西藏特殊的生态环境,可耕土地贫瘠,绝大多数地区只产一季。近十年的西藏统计年鉴显示,西藏人口在不断膨胀,人口数由1990 年的221.47 万人增长到2011 年的303.3 万人,且西藏可耕地面积有限,人多地少问题突出。根据近三年的跟踪调查,相对于西藏的物价水平,农民收入并没有明显增加。三产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农民缺乏除农业生产以外的收入。数目庞大的人口、有限的生产资料占有量、大量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这些都给西藏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2.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农民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低下的劳动力文化水平不足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农村青年意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辍学现象在农村极为普遍,这就造成了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低下。由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再加上很少外出、与外界接触少等原因,他们不善于发现和接受新事物与新技术。农民无法接受和吸收信息与科技知识,再加上可耕地贫瘠导致生产生活的落后。资金运作方面,大多数农民满足于现状,缺乏“求富思进”的精神,资本运作知识也严重不足。在农作物结构上,农作物品种大多集中在青稞和油菜上,很少有人考虑高效种植业,这就使农业发展结构落后,产量低。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西藏的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县A 村基本情况:高原农业区,耕地总面积1524 亩;全村60 户人家,总人口274,其中男性169、女性125。
交通情况:村内有1 公里的硬化公路、1 公里的砂石公路,村庄距离县城113 公里。
公共设施情况:全村户户通电,1 户通自来水,38 户使用沼气。
经济情况:2012 年全村收入162 万,有2 家种植大户,2 家私营企业,1 家商店。2012 年全村村民获得的补贴总额86740 元,其中粮食补贴总额21378 元。长年外出务工者 (指连续六个月以上的)89 人。
基层组织情况:村干部4 人,党员17 人。
文化与教育情况:在读小学生30 人,初中生3人,高中生(包括中专中职)1 人,在读大学生1人,村中无幼儿园与小学。
社会保障情况:领取养老金的人数27 人,低保户11 户,低保人数51 人,有1 户“五保户”。村内有一个卫生室,医务人员1 人。
贫困是一个内涵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本文在分析日喀则市A 村贫困现状时的出发点是经济效益,虽然这一角度有很多局限性,但具有一定的空间性与时效性。
1.生产经营特征。受收入水平的制约,A 村贫困户和低保户生产投资额少。从生产投入结构来看,第一产业投入比重大,非农产业投入及投入份额极少,多数家庭不存在非农产业。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扣除其人均生活消费后所剩无几,连简单的农业生产都难以维持,扩大再生产更是难上加难。低收入家庭基本没有财产储备,经济条件脆弱,脱贫基础薄弱。
2.生活消费特征。低收入户生活消费水平低,勉强维持温饱,生活多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食品消费严重偏少,且主要来源于自给性生产。贫困户家庭设备数量少、档次低,每户拥有一台洗衣机(2012 年由政府统一发放)与电视机,拥有电冰箱、摩托车、手机的家庭甚少,其他一些高档耐用消费品贫困户基本没有。
1.自然环境恶劣,对农牧业生产极为不利。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处海拔4300 米以上的地区,氧气含量只及平原地区的60%,“高寒”、“缺氧”和“干旱”是其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恶劣,对农牧业发展极为不利。目前,日喀则地区有大面积的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裸岩、石质山地;现有耕地多为旱地;草地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鲜草产量不断下降,可食牧草供不应求。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大地限制了农牧业生产活动。同时,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限制了农牧业生产活动。日喀则地区每天高原霜冻、干旱、大风等气候灾害频发,导致大面积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分布范围广且危害巨大,严重威胁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
2.自然环境恶劣,对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制约较大。在西藏,由于高寒缺氧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极为有限,越是贫困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就越严重,自然环境就越发恶劣,如此便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因此脱贫就愈加困难。恶劣的自然环境致使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效益低、建设难度大,投资回报率低;再加上经济利益的驱使,农村地区对于基础设施的引进远低于城市。首先,水利设施少,功效低,供水和用水产生巨大矛盾。A 村耕地普遍缺乏灌溉,更有大面积的草场处于无水灌溉状态,严重制约了农牧业的生产发展。其次,A 村的文化、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文盲、半文盲人口基数大,农牧民精神生活单调,普通病得不到有效治疗,成为阻碍农牧民发挥自身能力脱贫的一大障碍。恶劣的自然环境是日喀则市A 村面临的客观现实情况,它严重制约着该村村民生产生活的改善,是该村脱贫的巨大阻力。
3.农业生产水平低。由于贫困户生产投入能力弱,加上生态环境与气候条件的不利影响,农业生产水平低。A 村农户主要农业生产品为青稞、油菜,产量低,且只能基本满足自给自足,没有更多的剩余产品出售。同时,农业生产方式原始,劳动生产率低下,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活动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人力和手工工具,劳动工具也十分落后。
4.产品结构单一,非农收入比重小。受现实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日喀则市A 村仍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靠天吃饭、靠天养牧,生产方式落后。牧业生产以天然放养方式为主,放牧与饲草总量不足的矛盾使农牧民对草场等其他环境资源形成掠夺式利用。农牧民商品意识淡薄,村民自己经营的农产品与牲畜多用于自家消费,少有出售。
5.农村人口素质低,制约经济发展。调研过程中发现,A 村贫困问题突出,农村人口素质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脱贫过程中,村民的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本村村民多为文盲与半文盲,劳动者的文化水平较为低下,大多数农牧民长期局限于靠天吃饭、靠天养牧的落后生产状态。受教育水平低的人口接受和掌握现代农业发展技术的能力不足,其劳动的有效率不高,很难通过自身的能力脱贫。部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不理想,以致子女在成年后便离开村子,放弃土地耕种,不承担养老义务,致使贫困家庭缺乏劳动力,出现劳动力断层现象。老年人老无所依,无能力耕作土地,更没有能力维持正常生活。村委成员反映,大部分农牧民不能合理规划使用政府在资金方面的资助,上百元扶助金在几天内被消费完,简单的扶贫资助对脱贫与长久的生活改善没有任何积极影响。
1.造成A 村贫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恶劣。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生产极为不利,并对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制约较大;产品结构单一、非农收入比重小;农村人口素质低,制约经济发展;思想观念落后,对A 村经济的培育起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2.村民无强烈求富心理。村民习惯了“靠天吃饭”、“靠天养牧”的生产状态,认为这样的方式才是维持生活的长久之计,且不愿意做出改变;同时,他们长期不与外界交流,对“富裕”没有明确概念,村中富人与穷人生活无明显差异,穷人并不十分向往富足的生活。调研发现,几乎所有的家庭在不同程度上依赖政府的资金扶持。
3.缺乏经济意识。超过四分之三的村民表示自己没有经商能力,其中有两成人认为自己没有灵活的头脑、较强的交际能力与见识,不能从事商业经营;而超过七成的村民则被封建的落后思想观念禁锢,认为福祸由天注定,生活过得太富裕有违神明的意愿,无论自己有无经商能力,他们都不会放弃现在的生活转而从事商业经营。
4.与外界缺少交流。将近70%的村民少与外界交流。在“2012 年村民是否外出”一项调查中发现,70%的村民在一年的时间里很少去县城或城市,甚至很少出村庄。访谈发现,大部分村民不知道国家大事,不了解国家事务。多数村民表示听说过先进的生产方式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没有较明确的概念,也没有具体的了解渠道。
5.不重视教育。超过80%的村民不重视教育。村中只有一位在读大学生,一位在读高中生,且村中没有幼儿园与小学等教育机构,村民受教育意识淡薄,认为教育可有可无。80%的村民无受教育的经历或受教育年数很短,这些人没有一技之长,多为纯粹的农民。
1.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措施。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长久之计,它在满足人类需要不断增长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获得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A 村存在着西藏特有的高海拔、缺氧、冻土、裸岩、草场退化等恶劣现象,对农业生产极其不利,恶劣的环境给农业生产活动带来巨大挑战。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又要兼顾到大自然的承载力。可持续的发展措施需要政府的新技术与财力支持。
2.提高农牧民的参与意识。脱贫的关键在于农牧民自己,只有提高自主脱贫的积极性,国家的扶贫政策才能切实有效地落实。这要求政府必须深入了解当地居民,尤其是广大农牧民的实际需求。加大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农牧民了解扶贫政策与扶贫项目,尽量动员村民参与到项目决策以及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3.建立农牧民劳动培训体系,增加非农收入。提高劳动力的自身素质是劳动者脱贫的关键,必须将其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加以解决。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可以从事手工业、加工业、服务业等普通行业,通过较短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迅速提高其适应性。这些行业相对于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活动更具有稳定性,可以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4.加强基础设施的投用。调查中发现,干旱在本地区是阻碍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可供农民进行农业灌溉的水利设施并不健全,农民仍然依靠降水进行农业灌溉,极大影响了农业产量。增设储水设施,切实实行专款专用,避免财政浪费。增设地方性卫生室,不仅有利于预防和治疗普通病,还可帮助村民增加医疗卫生方面的常识。
5.教育脱贫,知识致富。完善教育设施,增设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建立小学,为没有条件进城就读的贫困家庭的适龄儿童提供就近就读的条件;对在读大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以此达到宣传教育的作用。教育可改变旧观念、树立新理念,大力发展、普及教育才是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
6.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政府不仅要把钱发放到贫困农民手中,关键是还要确保他们能够合理利用政府的扶贫资金。政府要跟踪管理,保证扶贫资金物尽其用,扶贫工作才会更有效地继续实施下去。
[1]王敬涛.贫困的度量与分析问题探讨[D].厦门:厦门大学,2007.
[2]西藏统计年鉴2012 年版[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王碧玉.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