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邦伟,邓远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山区在我国占有较大比重,其多山和闭塞等特征使得“山区”通常和贫穷、落后等词相联系。农业是山区的基础产业,也是大部分山区的支柱产业。土地给予了山区农民以生计支撑,但是其禀赋状况却又使得以土地为主要生计来源的山区农民受制于斯,遭受着贫穷、经济发展缓慢的困境。面对着无法改变的这一既定事实,山区农地利用需要突破传统思想桎梏,认清形势和现实,发掘山区农地资源优势,转变山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脱贫突破和山区人民生活的较大改善。
秦巴山区处于我国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是典型的山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区。十堰市地处秦巴山脉腹地,其农地资源利用具有典型的山区经济特性。其下辖丹江口市、郧阳区、郧西县、竹山、竹溪和房县,辖区常住人口335.68万人,农村劳动力134.81万人,农林牧渔从业人员52.08万人,全市耕地面积174.03千公顷,人均0.78亩,人均粮食产量332.97公斤。截至2012年农业年产值达到212.57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22.1亿元,林业产值8.8亿元,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达到69.6亿元、10.9亿元、1.2亿元。受制于自然条件,十堰市经济发展遇到极大的阻碍,特别是在农业发展上,作为农业生产核心资源的土地资源,表现出典型的山区农地资源特征:
山区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山区农地资源禀赋状况。十堰市地处秦岭大巴山的东延部分,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汉水从中部穿过,地貌上以山地为主,其中二高山及高山过半,海拔多在1 000~2 500米间,起伏高度差较大。这种地质地貌条件决定了山区农地资源以山地、坡地为主,少量的平地分布于山谷、河谷及山间盆地等地带,如堵河、南河上游河谷平地,竹溪、竹山和房县等较大的山间小盆地。据统计,十堰市耕地面积中95%属于丘陵山地(表1),其中40%为高山地,而在现有耕地中,涝洼地占4.0%,盐碱地占5.78%,水土流失地占7.12%,红壤低产地占11.89%,次生潜育性水稻土占7.67%,各类低产田合计约138.67千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5.64%。
表1 十堰市农地资源概况
数据来源:2012十堰统计年鉴。
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带来家户承包对土地的人为分割,导致农户家庭所有的土地分散,平均每户拥有耕地地块三至四块,每块耕地面积不足一亩,且土地分配是“好坏搭配”的分配方式,家户所拥有的耕地间距甚远,农业生产花费在不同地块之间的额外周转时间和成本,造成农事耕作的效率降低。同时山区农地本身因流水切割和地势起伏等因素,使得山地的细碎化属性加剧,农地成片分布非常有限,大量的农地呈现出不规则的条状、块状零星分布,甚至地块之间的高差使得即使是同一块耕地内部造成分割。
土地资源的分布不均主要体现在平地和山地等区域内部分异。十堰市自西北向东南的地势走向使得山地多分布在西北的郧西、郧县、西南的竹山、竹溪、房县等地,它们成为林地的主要来源;平缓耕地主要分布在十堰市郊的低山丘陵区和盆地、丹江口库区周边、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区等少量区域,这些地方成为粮食、蔬菜等的主要产地;少量的水面和渔业资源分布在汉江周边及丹江口水库,而在地势较高、坡度大、交通不便的西部分布着大量的未利用的农地资源。
农地资源要实现产出的优化离不开和其他农业资源的科学组合,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资本等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才能实现各要素的最大产能。十堰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达到930mm,年均蒸发量760mm,境内大小河流3 200条,水资源特别丰富,但是缺乏灌溉等基础设施,自然水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用水不足,旱涝风险增强。在气候资源上,4~10月农作物生长期的太阳总辐射约占全年总辐射的65.2%至71.3%,年平均气温15℃左右,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2.0~3.1℃,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6.3~28℃,10℃的平均积温为4 200℃左右,无霜期185天[1]8。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再加上山地垂直分异,使农业生产表现出很强的季节性和较低的复种率。此外,薄弱的经济基础、落后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低收入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低投入和高耗散,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低。
山区的落后面貌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体现在农民发展的观念以及信息的获取和接受上。受限于闭塞的地理条件,山区农民在土地利用上显得更为保守。长期以来贫困的现实,使得现阶段农民的农业生产仍然以满足农户家庭生存需要的粮食作物生产为主,小麦、玉米和少量的水稻等主粮产出占十堰市农业产出的80%,而相比之下高价值的有机蔬菜、名贵中药材、经济林木等作物占比很小甚至空白。农地作为产粮用途在低产的同时却未能给农民带来土地收入的增长,粮食大部分用来满足农民家庭口粮需求和作为饲料转化为肉类消费,能够最终进入市场通过商品化转化为农民的家庭收入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的利用方式无法有效带领山区农民走上增收脱贫致富之路。
山区农地产出现代科技的贡献率远远不足,山区基层的农技服务人员不足,受限于知识水平低等因素造成服务水平较低,一个明显的客观结果就是,山区农事活动大部分是基于祖辈的耕种技术传承及农事活动的经验积累,现代农业的育种、肥水管理等科学耕作技术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农民的生产能力[2]。山区农民虽然有获得良种、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源的渠道,但是缺乏科学的指导,良种产出大打折扣,化肥、农药施用不合理无法发挥增产促收的作用,还可能带来水土污染、地力下降等负效应。而在现代农业强调的生产方式变革上,特别是在机械化方面,土地分散、地势崎岖、道路狭窄、交通不便等一系列限制因素使得大型农机具的推广和普及受阻,而小型农机的缺乏以及生产成本和效率问题使得农业机械化采用程度极低,山区大量农业生产仍然停留在畜力和简单农具的生产阶段。虽然在国家促进农业战略的扶持下,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相比起来山区机械化进展仍然缓慢(表2)。
表2 十堰市农业机械化水平
数据来源:2008—2013年湖北统计年鉴。
现代科技给农业生产方式改进和效率提升带来巨大的可能,但是同时其副作用也日益明显。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如施用绿肥、精耕细作等很好地保护了土壤,利于土地的持续产出,而现代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由此带来的面源污染已成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源头。山地坡度的存在加剧了不合理耕作,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给本就单薄的土地基质带来更大的危害。此外,山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也给土地利用带来重大影响,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流失造成土地撂荒,农地资源未有效利用。不过,山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和流失造成大量的弃耕现象所带来的影响是值得商榷的:在农业产出的经济角度来看,土地撂荒造成农地资源的浪费;但是在雨热状况良好的秦巴山区,由于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较好,弃耕和撂荒的山地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很快会形成大量植被覆盖的丛林和杂草地,特别是高山地占很大比重的地区,土地资源的弃用相当于将土地资源经济价值转变为生态价值储存在自然系统中。
实行农地分级利用,改善农业布局,高效利用优势平坝地资源进行粮食作物生产,加强基本良田建设,提高农业种植效率。现代农业科技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是造成山区农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相比发达国家70%~80%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当前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仅为53.5%,而在消息闭塞、农技落后的山区,农业科技贡献率更低于这一水平。农业科技主要通过良种培育、科学栽种和肥药管理、农业机械化等方面促进农业发展。当前山区农业生产在作物品种选择、施肥用药以及耕作方式等方面仍然延续着几百年前的技术,因而提高作物育种研究,研发适合山区土质的作物品种,除了传统的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品种之外,也要加强蔬菜、林木、瓜果等适合山区种植的经济作物高产品种的种子推广。针对山区复杂的土壤结构,加大测土配方范围,加强对农民耕作技术指导,科学合理施肥,发展灌溉等基础设施,改变靠天收的局面。在山区农业机械化方面,要鼓励企业研发小型机械设备,增加山区农机供给,提高小型农机在山区耕作中的采用[3],改进生产工具以实现农民的劳动效率提升。此外,作为农业生产重要角色的农技服务人员,要在提高山区农业科技水平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努力提高基层农机人员的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其农技服务功能。
山区积贫积弱的历史,使温饱和脱贫成为首要追求。在这种背景下,不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以量取胜一直是一个决策偏好,久之形成一种默认的农业导向[4]。但是山区的土地资源禀赋决定了其不具备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山地的贫瘠、细碎化、起伏和坡度等相较于其他种植区而言,在产出水平上没有比较优势,而其投入却更多,劳动强度更大,再加上山区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使得作物种植雪上加霜,因此,山区农业的发展应该基于山地资源优势,积极改善山区农地利用结构。十堰市90%以上土地为丘陵山地,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农业气候资源丰富,亚热带、温带等多种植物种类总数达2 0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特用植物达100多种,驰名国内外的中草药品种达700多种[1]10。这些山区特有的资源属性就使得该地在农业发展中应该转变粮食生产为主的农地利用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因市制宜,充分发挥山地多、气候条件优越的优势,以林业建设为主线,重点发展经济林木、林下作物、中药材、茶叶等经济作物以及高山蔬菜等。土地的细碎化带来了规模不经济的问题,却为农林复合系统的多种经营提供了便利,因此应着力发展农林复合经济,生产山区特色生态有机食品、绿色农产品。
除了农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之外,还需改进农业生产关系,开展现代经营,实现农业生产关系的转变。首要的是实现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培养具备一定的头脑和视野的现代经营主体,改变以生活消费为主要目的的口粮生产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水平,提高农地经营收入对农户家庭收入的贡献率。在发展现代经营的过程中,有主张认为提高农业生产的合作化水平,比如开展土地合作等,这在平原地区可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利用以满足大型机械耕作的需要,但是在山区的现实条件下,以土地的规模整合来实现规模经济仍然需要探索适合可行的模式。如果为了达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农业产出水平等目的,而片面强调整合土地、降低土地细碎化的水平,结果往往会违背农民的意愿,损害农民的利益[5]。探索山区农地现代化产业经营模式,就要以新型农民培育为先导,转变传统农业发展理念,以农林复合产业为主线,推动资本、知识、农业科技、农村劳动力的有机结合,实现产业化发展。
[1] 董秀荣,王荣堂.鄂西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调查与利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7(2):7-10.
[2] 李霞,李万明. 山区农业科技成果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J].农业经济,2011,(6):74-75.
[3] 田阡,邓军.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重庆经验[J].农机化研究,2012,(5):16-20.
[4] 陈国阶. 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急需转变战略思维[J].山地学报,2001,19(4): 339-343.
[5] 许庆,田士超,徐志刚,等. 农地制度、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不平等[J]. 经济研究,2008,(2):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