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冰 刘志民 钟 海
(北京体育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北京100084;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军事理论教研室,北京100089;北京体育大学 学生工作部,北京100084)
社会思潮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产生较大影响的某种社会意识和思想观念,是一种思想趋势和思想潮流。作为流动的社会意识,社会思潮不仅反映一定的社会矛盾、社会心理,而且会对社会生活、社会发展方向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诉求日趋多元,社会矛盾更加凸显,社会思潮也空前活跃。知识青年是社会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而高校作为知识青年最为集中的地方,是社会思潮的重要集散地。这些社会思潮会对高校的学风产生一些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当前的三种社会思潮对高校学风的负面影响。
学风,顾名思义就是学习的风气。“作为大学灵魂的学风,是指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尚和治学方法,是全校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求学治学上的具体体现。”[1]学风不仅体现为师生在认识世界、探求真理过程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而且还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需要、动机、兴趣等。从教育的本质来理解,学习者应把学习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方式都属于学风的范畴。
高校学风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高校学风环境。在高等学校的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积淀和传承,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和独特气质的校园文化和校园风气。在好的学风环境中学生会更主动地学习,积极向上;身处坏的学风环境中,一些原本上进的学生可能逐渐无心向学。二是教学风气。教师的教学风气,主要反映在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治学态度中。高校教师经常会有意无意地将各种社会思潮所倡导的理念和行为渗透于自己的教学、讲座以及与学生日常接触的行为之中,并有意无意地传递给学生。一种或几种社会思潮一旦被高校教师接受,会反映在其日常科研、教学过程中,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风气,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甚至影响整个学校的学风。三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思维中最为活跃的群体,最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知识储备有限,对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较差,一旦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被青年学生有意或无意地接受,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必然受到影响。
大学承载着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使命。围绕这一主题,其自身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始终是学生教育。学风,作为大学校园文化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所在。严谨治学,求实创新,是高校不断发展的文化基础。然而,学风的形成,不仅受制于高校自身的环境氛围,还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表现,而学风是高校校园中一种主流社会意识的表现。同为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社会思潮和学风由同时代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思潮和学风之间也相互影响。如果说,社会思潮是社会变革的“晴雨表”,那么高校的学风则是这个晴雨表当中一项重要的“监测指标”。
社会思潮常常能刺激、诱发青年学生的群体行为。当一种社会思潮被青年学生接受时,最先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中反映出来。反过来讲,从当前高校的学风中可以管中窥豹,发现各种或明或暗社会思潮的涌动。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自近代以来便一直在我国时隐时现。最初,它只是史学研究领域的支流。近年来,却逐步蔓延到历史和历史人物的一些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中。尤其是一些“穿越剧”涉及的历史严重失实,有些甚至颠倒黑白,使得部分缺乏历史知识的大学生陷入了思想混乱,同时也扰乱了人们的历史观。有人认为,这些“穿越剧”只是娱乐大众,本身无伤大雅,根本用不着理论界口诛笔伐。但是,如果任其歪曲历史,而不给予大学生以正面的引导和灌输,会误导当代的大学生,进而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消解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导致他们很难认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却对西方文化“情有独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是由于它始终与“全盘西化”的政治主张如影随形。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有着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当前正处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期,西方国家正在极力兜售他们的价值观,企图通过历史虚无主义在各个领域的渗透,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进而引发政治动荡。1989 年政治风波的发生,就与这种思想混乱不无关系。总结起来,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否定中华文明的历史乃至中国文明的起源,二是否定革命,三是否定五四运动,四是否定社会主义改造,五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六是美化和歌颂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2]。从以上特点不难发现历史虚无主义旨在通过否定历史,颠倒是非,宣扬“全盘西化”的政治主张。我国高校的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若听任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泛滥传播,势必影响高校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阴谋便会得逞。所以,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理,任其泛滥。
说到底,历史虚无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根本对立的。历史虚无主义对学风的影响,直接反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历史虚无主义以歪曲历史为手段,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使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轻视甚至蔑视的情绪,很难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此以往,历史虚无主义所宣扬的唯心史观,必然腐蚀这些青年学生,使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造成与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对立。
实用主义产生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美国,被美国人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支柱。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化,实用主义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一种是把实用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以追求个人价值为核心,单纯强调效用并以此为最高目标,而围绕这一目的采用的实际行动都是手段。当“是否对自身有用”被作为价值标准时,他人也会最终沦为实现自身最大效用的手段,其结果是必然走向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另一种实用主义,则被引进逻辑学领域,成为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本文所研讨的是前者,杜威的“有用即真理”这句名言便是其精髓所在。这句名言,至今被很多国人奉为圭臬。
实用主义早在20 世纪20 年代便传入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似乎都为实用主义的合理存在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成为正当理由,自我价值的实现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标榜“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并以此为最高目标的处世哲学,正好暗合了大学生在追求个人理想过程中凸显个性的心态,使得本来就视“实现自我价值高于一切”的90 后大学生很容易沾染实用主义的习气。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极大。很多考生认为高考的回报率太低,从而选择放弃高考,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出现了。而在读的大学生也将“找到好工作”视作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却忽略了大学4 年应该是汲取各个学科的知识养分、修炼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希望通过4 年的大学学习“找到好工作”本来无可厚非,但在刚刚踏入大学校门时,就用是否“有用”来衡量自己的专业和课程,这种思想必然影响学生对各门课程的学习态度,以“是否有用”为标准选择学习目标,导致学生对部分公共课程、选修课程缺乏应有的重视,厌学、逃学等现象时有发生。在大学生中流传着“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说法。大学本科教育本身是“通才”教育,学生所学的专业未必就是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当他们没有从事既定的专业,又没有其他所长时,当他们的主观职业理想与实际就业形势不相符时,他们都会认为“读书无用”。诚然,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出现,证明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还存在种种弊端。但是,实用主义在高校中的广泛传播,使得在校大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的功利化倾向日益严重,而学习态度越功利,就会越觉得“读书无用”。
消费主义思潮产生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美国,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也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消费主义主张消费至上,把追求感官的享受和物欲的满足看作人生的最高价值目标。“随着消费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商品象征意义的消费。消费者更多地将所消费的商品看作自我个性展示的主要形式和社会身份认同的主要依据,看作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3]所以,消费主义本质上就是一种物质至上主义,很多时候消费者并不是真正因为需求而消费,而是需要通过消费行为来获得自我的心理满足,以求得到更多的社会身份认同。这时,“消费”的并非商品,而是商品象征意义上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已跻身为制造业大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升,这使得“消费主义”思潮在我国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而高校“消费主义”思潮的产生是与我国高校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分不开的。1996 年,我国公办高校开始实行收费制度,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校学杂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给家庭带来的负担越来越重,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费用的不断上涨,使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最为直接的“智力投资”,是一种消费行为。家长投资和学生学习的“预期收益”,就是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在90 后学生群体中,这种“消费主义”思潮颇有市场。很多学生认为,既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掏钱的就是上帝”。学生不再是“受教育者”而是“消费者”。诚然,当受教育演变成一种单纯的“消费行为”时,学生便认为理应享受“消费者”作为上帝的待遇,他们又怎么能心甘情愿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尽学生的本分呢?所以,一些学生出现了学习态度懈怠、学习行为散漫等现象,而这种现象又同消费主义的超前消费、攀比消费、时尚消费相互作用,使得部分学生一味追求名牌,相互攀比,将学习丢在一边。可以说,“消费主义”的泛滥会引起大学生价值观的扭曲,当前这种现象在部分高校有愈演愈烈之势,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思潮,前提条件就是教师要辩证地看待社会思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在校园中较有市场的社会思潮要划清思想界限,给予正面的回答和有效的引导。
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必须正确区分政治是非和学术研究的界限问题。学术讨论没有禁区,对于学术问题,我们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当今很多在校的大学生而言,要正确区分政治是非和学术问题是有难度的,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正确引导。对于那些政治是非问题,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审时度势,慎重处理,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于一些对真实历史存在疑惑的学生,我们要真正做到“不打棍子,不扣帽子”,耐心说服,做到“以理服人”,切不可简单粗暴地处理。此外,我们必须加强党史国史教育,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使广大大学生了解真实的历史,学会用唯物史观的立场、方法、观点来分析具体历史事件,使他们真正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和时代的选择。
对于实用主义,我们必须划清实用主义和实事求是的界限。很多大学生把实用主义强调实效、注重效用的特征看作消除当前现实生活中形式主义的“良药”。对于实用主义思潮强调人必须不断地行动、实践、奋斗的特征,我们应给予肯定。但我们切不可把实用主义和实事求是混为一谈,这样会严重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跟学生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即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于消费主义,我们要向学生说明,消费主义本质上就是物质至上主义。消费行为是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求的活动之一。但“消费”并非只有物质消费,还有精神消费。物质消费是精神消费的基础,相对于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对于人生价值而言,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越是物质至上的人生,越容易精神荒芜。要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必须注重精神消费,应该多参加学校、社会的一些文化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文化宫、纪念馆等。精神消费不仅可以使人类获得精神上的充实,心情上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这些有意义的精神活动可以帮助我们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自我提升。
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国高校的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个培养环节,最终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的学习不是单纯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所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高校办学宗旨的必然要求。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在高校内传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要消除社会思潮对高校学风的负面影响,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引导学生认清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自身就具有文化属性。大学中的一切行为和活动方式、科研成果都可以被看作“大学文化”。一所大学独有文化的形成,必然经历长期的积淀与养成,并作为一所高校独有的育人资源被继承与发展。大学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大学文化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征。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极可能导致多种社会价值观并存,容易使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到误导。因此,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要旗帜鲜明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学生外,还要在校园范围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整合多元的价值观念,营造社会主义高校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使学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高校的教育手段之一。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学生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对国家、社会的快速发展了解不深,对某些社会思潮的弊端没有切身感受,容易在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上受到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应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国家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在实践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自觉地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行为,自觉维护好校园的学习风气。
[1]韩延明:《学风建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载《高等教育研究》,2006 年第3 期。
[2]张晓红 梅荣政:《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载《思想理论教育》,2009 年第7 期。
[3]张文伟:《美国“消费主义”兴起的背景分析》,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