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波
朝阳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辽宁 朝阳 122000
外伤性喉气管狭窄113例临床治疗观察
王文波
朝阳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探讨硅胶管置入治疗外伤性喉气管狭窄的临床疗效。
外伤性;喉气管狭窄;硅胶管;手术
外伤性喉气管狭窄主要是由于医源性损伤、喉颈部外伤所致,该病具有病情复杂多变、病灶多发的特点,临床治疗颇为棘手[1-2]。我院在外伤性喉气管狭窄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了硅胶管置入术,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13例外伤性喉气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9例,女性42例,年龄在20~67岁之间,平均为(36.8±3.2)岁,致伤原因:撞伤13例、勒伤6例、颈部切割伤18例、气管插管伤3例、车祸伤73例。喉气管狭窄位置:气管及声门下68例,声门部24例,声门上21例。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一的声嘶、呼吸困难表现。狭窄腔径在2~5 mm之间,平均(3.2±1.4)mm。
1.2 方法
根据喉气管狭窄位置、程度及病情缓急,选用直形或T形硅胶管。患者取平卧位,局麻后在颈前做一纵形切口,切开气管,将原来的气管套管拔除,插入麻醉插管,做全身麻醉。将切口延长到舌骨,探查气管中正、喉腔及环状软骨,注意保留喉粘膜、软骨碎片,以便复位。将狭窄处的瘢痕切除,尽量保留气管及喉管两侧的瘢痕组织,若黏膜缺损较多,可利用颈前带状肌筋膜或带蒂喉下咽黏膜对创面进行修复。纵向切开狭窄气管壁,做栅栏状松解,置入硅胶管支撑。
本组患者中,91例(80.5%)在术后6~8个月拔管,9个月以后拔管者21例(19.5%),104例患者在拔管后,呼吸畅通,治愈率为92.9%。4例因瘘口未封闭而再次行手术刮除瘘口表面黏膜,修复瘘口后,重新置入硅胶管(T型),6个月后拔管痊愈;3例因瘢痕增生太久,难以实施扩张术,后进行相应处理后,狭窄程度明显缓解。术后,因肿物复发再次喉气管狭窄2例,经再次手术,喉气管狭窄消除。
外伤性喉气管狭窄的治疗较为困难,主要是因为外伤导致的损伤情况复杂、多变,且病变部位普遍较多,很难使用统一的方法进行治疗,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手术方法,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3]。通常来说,对于损伤部位在声门上、声门部,无严重瘢痕增生的患者,可瘢痕松解、创面修复后置入水囊;对于瘢痕增生部位较多且损伤严重的患者,应在瘢痕松解、创面修复后置入支撑物[4]。目前,临床上最常应用的支撑物就是硅胶管,特别是T形硅胶管,其生物相容性较好,置入后不会产生排斥反应,弹性好、刺激小且便于取放。需要注意的是,在放置T形硅胶管时,必须将一端的长度调整到超出病变区上方0.5 cm以上,气管狭窄者,还需将硅胶管上端与声门间的距离调整到1 cm以上,防止引起声门下及声门水肿。在放置时间方面,应当视患者伤情来确定,通常瘢痕及损伤不严重的患者,置管时间为3~6个月,对于气管软骨损伤或者多部位瘢痕、损伤严重者,置管时间通常需要在12个月以上。本组患者中,91例(80.5%)在术后6~8个月拔管,9个月以后拔管者21例(19.5%),104例患者在拔管后,呼吸畅通,治愈率为92.9%。总之,在发生外伤性喉气管狭窄后,应当尽早行手术治疗,采用硅胶管置入扩张,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且不会产生排斥反应、便于取放,是治疗外伤性喉气管狭窄的理想方法。
[1]刘良发.外伤性喉气管狭窄63例临床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5):389.
[2]刘蓉蓉.外伤性瘢痕性喉气管狭窄的手术治疗[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5):422.
[3]陈文弦.颈段气管食管瘘合并喉气管狭窄的诊治经验[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2):114.
[4]彭莉莉.腔内支架置入在喉气管狭窄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3):141.
R767.7
B
1674-9316(2014)06-0037-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6.021
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13例外伤性喉气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喉气管狭窄程度、范围,选用支撑器扩张、喉气管切开成形、激光切除、气管镜扩张等治疗方式,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患者中,91例(80.5%)在术后6~8个月拔管,9个月以后拔管者21例(19.5%),104例患者在拔管后,呼吸畅通,治愈率为92.9%。4例因瘘口未封闭而再次行手术刮除瘘口表面黏膜,修复瘘口后,重新置入硅胶管(T型),6个月后拔管痊愈;3例因瘢痕增生太久,难以实施扩张术,后进行相应处理后,狭窄程度明显缓解。术后,因肿物复发再次喉气管狭窄2例,经再次手术,喉气管狭窄消除。
结论在发生外伤性喉气管狭窄后,应当尽早行手术治疗,采用硅胶管置入扩张,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且不会产生排斥反应、便于取放,是治疗外伤性喉气管狭窄的理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