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中义
(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bzhy1978@sina.com)
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生生命教育内容、目标及实施方法探讨*
鲍中义
(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bzhy1978@sina.com)
现代医学模式的兴起呼唤医学院校实施以生命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和死亡观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生命教育,其目标包括有认清生命本质、尊重生命存在、创造生命价值。要通过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将生命教育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探寻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等方式开展医学生生命教育,促进医学生健康成长。
生命教育;现代医学模式;医学生;生命价值;死亡观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在国外兴起较早。在国内,生命教育产生较晚,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主要是从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角度探讨生命的存在、价值意义等,研究内容涉及生命教育的内涵、目的、内容、实践等方面,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推进,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既难以适应医疗实践的变化和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同时也是导致当前医患矛盾加深和医疗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兴起,必须实施和加强医学生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之中,促进医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1.1 实施生命教育是增强医学生生命意识、提高生命质量和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的需要
长期以来,传统医学模式主导下的医学教育由于受功利化思潮的影响,医学院校对生命教育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未对医学生实施系统的生命教育,故医学生虽然对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但对生命的本质、生命存在的价值意义、死亡的本质等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对医学生实施系统的生命教育,帮助医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生命价值观和死亡观不仅可以使其增强生命意识、提高生命质量,更重要的是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将内化的生命观、生命价值观和死亡观,外化为尊重生命、救助生命的行为,更好的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从而为医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奠定基础。
1.2 实施生命教育是医学界解决当今一些生命伦理难题的需要
在现代医学模式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医学与生命科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不断融合,加之新兴生物技术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一些医学本身难以解决的生命伦理难题,例如克隆人、器官移植、安乐死等等。这些问题之所以成为难题,是因为它们涉及到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解决这些难题,传统的医学教育仅能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而对医学生实施系统的生命教育、生命伦理教育,使医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本质和价值意义,增强他们珍爱生命和自觉救助生命的生命意识,是在价值层面解决这些生命伦理难题不可或缺的方法。
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的内容应包含三个方面,即生命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和死亡观教育。
2.1 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教育即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医学院校实施生命意识教育就是要帮助医学生科学、正确、完整的认识生命,热爱、珍惜、尊重、关爱生命,努力维护生命的存在。
医学院校要通过实施生命教育,帮助医学生深入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本质、特征、结构、功能、价值等,使其正确认识生命。医学院校要教育医学生善于发现、感悟和欣赏生命之美,创造更大的生命价值;要尊重、善待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认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要教育医学生有博大的胸怀,激发、创造生命的活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2.2 生命价值教育
人的生命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个人只有对社会和他人作出了贡献才能获得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满足,即创造出生命自身的价值。医学院校要在生命教育中使医学生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个体生命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责任,人生价值在于奉献,只有多做有益于人民健康和社会进步的事,才会获得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从而创造生命自身的价值。
2.3 死亡观教育
死亡观是人们对死亡的内容、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性的观点,[1]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医学院校除了要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教育外,还要实施死亡观教育,让医学生正确理解死亡的本质及死亡是一个客观的必然过程,以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坦然地面对死亡,[2]从而清醒地认识自我生命的存在,珍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使个体生命积极健康的存在和发展,提升人生境界,自觉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在有限生命中创造无限的价值。
医学院校的培养对象是未来的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维护患者生命健康权是他们的光荣使命。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其目标主要有三个:认清生命本质、尊重生命存在、创造生命价值。
3.1 认清生命本质
生命是一种复杂的事物,它的本质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生命本质是生命与非生命区别开来的根本性质,包括人的生命的本质和动植物生命的本质。而人作为高级生命形式,其本质又具有特殊性,故需要对它的特殊性进行剖析,于是就有了对生命本质的狭义理解:生命本质即人作为高级生命形式与植物和动物等低级生命形式相区别的根本属性,这一属性表现为人的社会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主要是生产关系。医学生在学校接受系统的医学教育,对生命这一复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着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但仍需对生命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为治病救人打好基础。
3.2 尊重生命存在
人是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体。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具有高于动物自然本能的社会属性,这种社会属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基于实践的社会结合中的依赖性,以及人与人、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之间生存和发展的相互制约的社会特性。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属性高于并制约着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属性。作为医学生,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又要珍视他人及动物、植物的生命。要懂得人的生命是可贵的,要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觉树立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3.3 创造生命价值
哲学上讲的价值是标志着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3]生命价值即生命具有的对自身、他人和社会具有效用的属性,[4]人作为高级生命形式是价值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当个人作为价值的客体时,其价值在于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即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构成了人的社会价值;当个人作为价值的主体时,社会和他人应当尊重和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即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索取,构成了人的自我价值。在人的生命价值问题上,贡献和索取是辩证统一的,不可或缺,但贡献是主要的。作为医学生,其生命价值亦包含不可或缺的两方面的内容: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即他们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着,不能仅仅追求自己的物质享受和快乐,而是为了病人,为了社会,要把救死扶伤作为己任,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医学模式的转变呼唤医学教育的整合。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要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教育的整合,把生命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维度,使其成为提升医学生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使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仅能消除病人身体上的疾苦,维护病人的健康权,而且还能对病人进行心灵深处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4.1 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
在医学教育中对医学生实施系统的生命教育,让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救护生命。为此,要将生命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学校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加强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将生命教育作为医学院校通识课程加以开设,加强通识教育,从各方面培养医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其次,将生命教育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中。例如,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内涵和价值等内容,可以渗透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教学之中。再次,各科任教老师在给医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时,将生命教育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与医德教育相结合、与职业生涯设计相结合,将生命教育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
4.2 将生命教育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大学阶段是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尽管医学院校也非常重视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以社会实践、校园网络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以党团组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战斗堡垒,对医学生进行系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民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虽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没有触及或较少触及到个人生命本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亦过于高远,与医学生的生命难以建立起直接联系,其针对性和实效性难免会大打折扣,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将生命教育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贴近医学生的生活实际。
4.3 探寻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医学院校非常重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各个医学院校均遵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负责实施医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医学院校所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时也过于强调价值中立原则,把非心理问题也“心理化”,故不能完全帮助医学生解决一些心理困惑。故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的基本思想纳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考虑范畴,以生命教育的理论来具体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技术及案例运用到生命教育中,促进医学生健康成长。
4.4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
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医学院校可以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将生命教育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之中,促进医学生健康成长。首先,医学院校要积极开展“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救护生命”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将生命教育寓于其中,使医学生深切的感受生命存在的价值意义。其次,医学院校要利用校园广播、橱窗、墙报及校园网络等平台,引导教育医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生命观,促进医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1] 周德新,叶育新,周双娥.死亡观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软肋”[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4):79.
[2] 张鹏.试论我国的生死教育及其推进[J].青海社会科学,2008,(3):178.
[3]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科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6.
[4] 孙慕义.医学伦理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4.
A Study of The M edical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on Contents,Objectives and M 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 odern M edical M odel
BAO Zhongy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ZunyiMedical College,Zunyi563000,China,E-mail:bzhy1978@sina.com)
The rise of new medicalmodel calls for life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in medical colleges,life education with life and death view education as themain contents,the goal consists of realizing the essence of life,respecting life and creating life value.By improve the 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making the life education into the curriculum system;taking life education intomedical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xploring the combination of life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giving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social practice,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such as infiltration life education in the way to develop medical students'life education,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medical students.
Life Education;Modern Medical Model;Medical Students;Life Value;View of Death
R192
A
1001-8565(2014)06-0805-03
2014-06-15〕
2014-11-02
〔编 辑 李丹霞〕
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医学生生命教育研究”(F-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