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军
摘 要:我们还可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体会民族文化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在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民族文化意识,为他们植下民族文化之根、铸下民族文化之魂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认为,在高中阶段,历史教育更应利用其学科资源优势担当起此份责任。
关键词:历史教学;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民族凝聚力
一、培养民族文化归属意识
培养青少年民族文化归属意识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选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让学生去感知,如儒家思想的发展、四大发明、书画领域的代表成就、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在民族文化方面的自豪感,从而使他们对传统文化秉持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当然,让学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只是面的铺陈,更要注意点的透析。如分析儒家思想就得让学生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并让学生认识到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统治者施政的理论基础,也是当时普通民众的行为准则;对于四大发明的教学就应该让学生理解四大发明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等。通过这些具体内容的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使学生深切意识到这是中华文化、是我们自己的文化,进而增强学生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的归属意识还应避免厚古而薄今,毕竟民族文化不完全是传统的东西,它还包括当今文化的一些优秀成果,如邓小平理论、“中国梦”重要思想就是当今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民族文化归属意识也应该重视现、当代重要文化成果的教学。
二、培养民族文化危机意识
培养青少年一代民族文化危机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四大文明古国曾经盛极一时,然而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文明早已成为历史尘封的记忆,这很清晰地告诉我们民族文化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就会走向灭亡。我们还可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体会民族文化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如儒家文化的发展就经历了很多曲折,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得儒家文化几近灭绝;南北朝时期佛学的盛行也使得儒家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的挤压;唐时儒学不仅有来自佛学的挤压,更有因皇帝为与老子攀亲而大力扶持道教所带来的巨大的生存压力;明清之际由于新的经济形态出现,儒家价值观开始受到明显的挑战,如李贽对儒家思想的否定;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期间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儒家思想面临新的危机;现代史上“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出了“批林批孔”,儒家思想再次受到冲击。学生从儒家思想面临的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可以切实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有着太多的危机。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感知当今中国文化状态来体悟民族文化的危机,如外来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在影视方面,文化更多与经济利益挂钩而忽视自身的社会功能等。
三、培养民族文化创新意识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脉,而又时常面临危机,如何才能保持其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呢?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它,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是保持其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创新意识。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只有中华古文明延续至今并融人现代文明的竞争激流,这里我们无法去作全面的原因追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完全驻留于某一时空,而是因时就势,不断调整和创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民族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我们可以进一步展示一些文化现象让学生感悟。
如历经秦时浩劫的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创新发展重新焕发生机;明清之际带有封建沉暮气息的儒家思想经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创新发展而再现活力。由此可以看到文化领域的创新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途径。近现代史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梦”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经过不断创新和发展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逐步向前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创新意识,可以让青少年一代自觉担当起创新民族文化的使命和责任,保证民族文化的兴旺发展、生生不息。
四、培养民族文化开放意识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作为社会存在反映的文化也无法抗拒这股潮流。培养学生民族文化开放意识也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因为开放推动文化发展的史实不胜枚举,我们可以从中选取一部分让学生去体会。如唐朝政府派玄奘赴天竺取经,对外来文明采取开放的态度,进行主动的吸纳和改造;另外将本民族文化进行积极的外传,广泛地接受日本、朝鲜等地区的外来学习者 ― 正是由于有了如此的文化政策,唐代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大度,且明显呈现出多元化色彩。
除了政府开放的文化政策带来民族文化的繁荣外,还有一些文化流派自身的开放也可带来本流派的发展。如儒家文化在汉代因吸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学说而获得发展,在宋明时期因吸纳佛道思想而臻于成熟。在近现代史上,我国广泛地吸收外来文化,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我国民族文化向现代转型。通过这些史实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文化的开放可以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另外,历史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一些负面的内容让学生体会文化的专制闭塞会阻碍文化的发展。如秦时焚书坑儒、明清时期空谈义理都造成了思想学术界的死气沉沉、万马齐暗。当然,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开放意识应注意让学生扎根于本民族文化,理解文化开放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本民族文化,切忌文化开放之下对本民族文化的妄自菲薄,在这一点上,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就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一代正确的民族文化意识,就一定能够唤醒他们的“文化自觉”,激发他们担负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朱国庆.中学历史教学中民族文化意识培养初探[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0,08:16-18.
[2]刘艳军,荣鑫.对撞与反思——全球化视野下当代青年文化选择与认同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9,06: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