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2014-01-27 01:29刘晓芬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10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初中数学策略

刘晓芬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掌握。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置身于与教学相似的情境中,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让课堂更有生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情境中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延伸。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创设教学情境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一、创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能主动学习新知识,对知识进行建构,并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出发。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才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根据需要有选择的设计,如:有的问题是用来导课,既要有重点,又不能太复杂,以免学生难以掌握,反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二、创生活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学生看得

懂,听得明白,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动机,也使原本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更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平均数应用题”一课中,我先给学生出示了一份我校二年级几个班级在某次活动中的成绩和人数,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接着我提出问题:“现在请大家来当评委,你们认为哪个班级的成绩好呢?”名单中的人都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让他们更有亲切感,也更想要对问题进行探究。

三、创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很多知识并不是靠讲解就能完全理解的,需要通过设计一些数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会知识产生的过程,还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如:让学生动手制作各种立体图形(长方体、圆柱、棱柱等)的模型,引导学生先画出立体图形与平面展开图,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拼剪和组合。通过这样的制作过程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头脑中经历了“构思立体图形——对立体图形侧面展开——拼组立体图形”这样一个由立体到平面再到立体的过程,从构思到动手实践,这个过程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关键,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创合作探究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习中会遇到很多的疑难问题,更多的时候学生不知道怎么去解决,这个可以通过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合作更讲究的是团队精神,组织小组成员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共同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学习,更能加强学生间的交流,避免了因势单力薄而得不到解决的途径,激

发出学生探究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取长补短,促进每个成员的进步,这无疑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如:七年级“截一个几何体”教学中,我先对本课内容进行一些介绍,然后提出问题: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除了是正方形、长方形,有没有可能是三角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呢?这样的问题一经提出,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但是这个问题单靠学生独立个体是很难全都解答出来的,此时进行合作探究(或是讨论,或是动手操作等方式),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的答案远比老师包办给出答案更能让学生接受,也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温海.情境·高效·能力:初中数学情境教学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7).

[2]钟文琴.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8).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初中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