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贤,韩经丹,范吉平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中医药在应对传染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近年来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海内外的关注。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中医药优势应对传染病,需要对传染病发病的病因病机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本文拟从伏邪理论着手谈谈伏邪与传染病发病的关系。
伏邪之说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同时,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也明确指出四时所感之风、寒、暑、湿之邪皆可潜伏于体内,过时而病。此外,在《素问·疟论》中亦有:“温疟者,得于冬中于风……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之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其中虽未明确提出伏邪的概念,但在病因、病机、病位及临床特点等方面均描述了后世所谓伏邪为病的一类疾病,从而奠定了伏邪理论的基础,后世发展的许多伏邪理论都以此作为起点。西晋·王叔和将《黄帝内经》中有关伏气理论发挥运用以阐释温病病机,并首创“伏气”之名。张仲景扩充其说指出伏气致病的诊断方法,在《伤寒论·平脉法》中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晋·葛洪则明确提出冬伤于寒,复加劳损,继而在不同时节发生各种疾病[1]。隋·巢元方在承袭王氏之说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认识到不独“伏寒化温”,“又有冬月天时温暖,人感乖唳之气,未即发病……至夏遇热,温毒始发,肌肤斑烂隐疹如锦文也”[2]。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伏邪温病详加论述,详细举出病因、病机、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明确提出伏暑的概念[3]。柳宝诒的《温热逢源》[4]中提出伏邪治疗的原则:“伏邪温病……最易灼伤阴液,阴液一伤,变证烽起”,“治伏气温病,当步步顾其阴液”,在治疗上强调“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伏者,匿藏也。伏邪在温病学中又称伏气,原指人体感受外邪,潜藏于体内,逾时而发。《中医大辞典》中释意为“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任继学教授曾对伏邪如此表述:“伏邪即隐藏于人体之虚处”[5],指出伏邪的病邪特点(隐藏)及致病特点(人体之虚)。即邪气虽侵袭人体,但由于人体正气尚可抵挡,故病邪未能发于外诱发疾病,而是隐伏于体内,伺机而动;当人体再次感受外邪,或由情志失调、食饮不节、劳作过度等因素,引起体内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时,则内伏之邪外显而发病。
伏邪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伏邪指伏气温病,即外邪侵犯人体,正气被束,不能托邪外出,使邪气或伏于膜原,或伏于肌腠,或伏于肌核,或伏于脂膜。广义的伏邪则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包括七情所伤、饮食失宜、痰浊、瘀血、内毒等内在的致病因素,也包括脏腑伏邪和伏气温病[6]。伏邪为中医病因之一,可分为[7]内生伏邪、外感伏邪及先天伏邪3类。其内生伏邪者,包括痰饮、瘀血等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失常所致者。其外感伏邪者,又称为六淫伏邪。当代名医李可[8]认为,“凡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重病、顽症、瘤疾,或交节并作类疾病,必有六淫外邪深伏”。外感之风、寒、暑等六淫邪气内伏,久治不愈,邪气缠绵,可致诸多顽症、痼疾。其先天伏邪者,或禀赋不足,或因父母体内之邪内遗,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无论是何种伏邪,均可痹阻经络,影响人体气血运行状态,进而产生病理产物,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9]。从伏邪的上述特点及现代相关疾病的研究来看,伏邪已不再是外感温病特有的发病因素及病机,它与诸多杂病密切相关,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的发病也有密切的关系。
现代医学认为,在传染病的发病中,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是否立即引起疾病,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防御能力两方面因素密切相关。由于这两方面力量的不断制衡,在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可出现显性感染、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等不同状态。其中的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和潜伏性感染即相当于伏邪理论中的邪伏于募原、半表半里之处,“邪……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募原是也”[10]。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简称,由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以机体免疫功能缺损为基本特征的致死性慢性传染病,其传播迅速、病死率高。其发病机制为CD4+T淋巴细胞在HIV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坏死导致免疫缺陷。本病感染途径主要为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与“温邪上受”之途径迥然不同,不能归于一般温病论治,但可算“伏气温病”、“温疫”之类。本病的发病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要为:①素体不调,长期的起居无常、性乱、吸毒、有偿供血等导致精、气、血耗损,机体正气亏损;②情志失调引发气机郁滞,五脏失和,气血循行不利;③患者感染HIV后,疫毒侵袭,伏于体内,阻碍正气的运行,使气化失常。外因则为疫毒之邪的直接外侵。HIV疫毒之邪侵犯人体后,深藏营血之中,暗中损伤机体、耗气伤血等。
在艾滋病的发病中,患者常见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及艾滋病期的3期病变过程。从HIV感染到艾滋病期出现的众多脏腑功能的障碍和损害,是邪气留伏与正气斗争的结果。如能有效把握机会,抓住疫毒之邪伏而未发的机会,一方面重视扶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足则抗邪有力,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亦强。另一方面重视驱邪,“邪去则正安”。因邪气伏于募原,表里气机不畅,因此要采用引经药,使药物直达病所、邪气得散、内外得调,这样因本病而引起的一些类并发症和机会性感染能够减少,进入艾滋病期的时间也能得到延长。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1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临床上以乏力、厌油、肝区疼痛、黄疸、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根据不同阶段,病毒性肝炎属于中医“胁痛”、“黄疸”、“肝热病”、“瘟黄”等范畴。中医学认为,病毒性肝炎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多与正气亏虚有关,多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常、劳倦内伤、损伤脾胃,或禀赋薄弱、素体亏虚、阴阳失调。外因多为初感湿热或时邪疫毒,由于失治、误治,邪毒未解,伏于机体内外膜原之中,待督脉及脊髓内外之正气、营卫之气失调,邪毒乘虚侵入而发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湿热相博……民病黄瘅”,《沈氏尊生方·诸病源流》亦载:“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欲称瘟黄。”湿热毒邪内侵是病毒性肝炎的始动病因,因湿热之邪胶着,缠绵不解,伏于机体内外膜原之中,加之疫毒的特殊性,极易内扰血分,耗伤正气,病情久治不愈。同时湿热疫毒侵入人体,阻碍气机,湿郁热蒸,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致痰浊内生,血瘀阻络。痰浊、瘀血又成为继发病因,使疾病一时难以逆转。然湿热毒邪留伏,加之情志郁怒、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因素,日久可致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亏损。其病位在肝、胆、脾、肾,病性为本虚标实,正虚邪恋,而以正虚为主。因此,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要考虑到热毒邪流连难去、湿性缠绵的特性,也要考虑到湿热毒邪已伏于体内多时,要注意清除伏邪且给邪留出路,合理采用引经药以引邪外出等。
非典型肺炎属于中医“春温”范畴。2002年11月出现在广东佛山,是全球首发病例,患者以高热、咳嗽、气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从其发病情况来看,非常符合中医“戾气”的致病特点,90%以上的人都是通过接触患者而被传染,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即口鼻而入。SARS症见寒热起伏或壮热不退,身痛,肢体沉重,呕恶,舌红绛,苔白厚腻或白如积粉,脉濡缓。辨证为邪在半表半里,湿浊偏盛,湿热遏阻。任继学教授提出“非典”为“毒疫之邪侵伏膜原”的病机。本病形成的内因在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其“不藏精”者并非全为肾精受伤,也指劳作过度、汗泄过多、阳气外泄等致精伤血耗,也有饮食失节损伤脾胃、精血生化乏源者。此外,还有情志失调致气机阻滞、五脏失和、气血不畅、毒自内生、伏于机体。外因则为春有余寒,寒袭人体,乘人体正虚之时引动伏邪,或复感时邪而病发。肺主气属卫,外邪侵入则卫气与之抗争,卫郁气结则出现微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楚;邪盛卫弱,内犯于肺,肺失肃降,则见肺络受损,甚者热壅血瘀而见壮热、胸闷、烦躁、咳喘等症。若正衰邪盛,则可毒陷心包、上犯脑络、扰乱神明而见神昏谵语。
明代温病学家吴又可在其著作《温疫论》首提邪伏“膜原”学说,创达原饮至今广为运用。抗击新的瘟疫SARS的这场战争中,邪伏“膜原”的发病学说及达原饮引起人们的重视,运用达原饮治疗“非典”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也为今后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参考。
总之,伏邪理论源自《内经》,发展于明清。伏邪在体之初期,正气尚能抗邪,虽无症状,但仍应未病先防,重视扶正驱邪。一方面扶助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另一方面治病求本,务求除去伏邪,防疾病于未发、欲发之时。虽自古以来对伏邪有“发则有证可辨,伏则无机可循”之说,但详察病机,审证求因,再借助于现代检验指标,辨病与辨证结合,是可以觅得邪伏之际攻而却之的。
中医药在人类抗击非典、甲流等传染病的过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医经典理论展现了特殊的魅力,也为今后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当前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断出现的情况下,研究如何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如何利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中医药治疗外感性疾病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1]晋·葛洪.肘后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0,34.
[2]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62.
[3]清·吴瑭.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
[4]清·柳宝诒.温热逢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16-17.
[5]任继学.“伏邪”探微[J].中国中医药,2005,21(1):12-13.
[6]任继学.“伏邪”探微(上)-外感伏邪[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3(1):12-14.
[7]邓悦,郭家娟,李红光,等.从中医伏邪病因论治冠心病思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6):1-2.
[8]李可.李可老中医危急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2.
[9]梁宏.从伏邪理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802-803.
[10]吴有性.温疫论[M].李顺保,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