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英丽,陈丽波
(1.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 长春130021;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130033)
近年来,人们深刻认识到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资源配置改革是推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高等医学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已成为历史赋予我们的新任务、新使命。
在高等医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国际化思想指导下,国家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大学,经上世纪末的高等院校调整,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管理体制和办学类型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省部共建,综合性大学医学院(部)和独立建制医学院校并存的两种发展模式。许多本身实力较强的医科大学划入了综合大学,成为其中的医学院(部),或与其他大学合并成为新的综合大学。在医科大学划入或合并为综合大学的同时,还有不同层次的医学院院校的升格,如医学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医学院校,并有更多的中等医学专科学校升格为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或职业学校,成为新的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
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高层次的人力资源与之匹配,并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等医学教育规模扩张不可避免。据2013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高校招收医学生59.168万人,在校医学生总数212.088 万人。这与1998年的全国高校招收医学生7.519万人,在校医学生总数28.332万人相比,全国高校招收医学生数和在校医学生分别增长了686.94%和648.58%[1]。从全国范围看,部属高校的教学科研资源分配能够得到充分保障,而地方所属高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在经费保障方面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只能依靠学费收入维系学校的建设发展。由此,在近年来的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办学过程中,出现了争相举办非医学专业的现象。将医学院校2011年的新增专业与1999年所设专业进行对比,理学类增长了1100%、工学类增长了250%、文学类增长了450%、农学类增长了200%[2]。
伴随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管理体制、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和学制的变化,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下,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资源出现了结构失衡、质量下降问题。一是分布失衡,优质的高等医学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及其中心城市,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数量较少;二是层次失衡,主要是高学历、高水平的科班毕业的医学生数量较少,而初始学历较低,未经过正规严格培训的医学生较多;三是配置失衡,从地区范围看,医学院校在划入或合并为综合性大学时,基本采取将同一城市的高校进行合并的方法,出现医学教育专业等同其他学科专业,甚至因为医学专业投入较大,而被列入从属地位的现象;四是质量堪忧,高等医学教育具有其学科特殊性,如等同普通高等教育,将导致办学条件达不到医学教育要求,影响医学生的毕业质量,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影响医疗水平和行业形象;五是就业困难,医学教育精英化的内在要求与大跃进式的规模扩张的矛盾激化造成一方面我国医药卫生从业人员的总体数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我国每年又有数以万计的医学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现象,医学毕业生当年能够从事医生职业的可能性仅约15%[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民众对健康的需求更趋多层次、多样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成为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医学正在突破传统的局限,标准日趋国际化。医学任务正从防病治病转向维护和增进健康方向发展。医学模式正由传统的“生物”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借鉴欧美医学教育成熟的发展模式,“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重要任务。
面对社会的期盼、医学发展的新趋势以及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资源配置需要进一步优化。在资源配置优化过程中需要重视调整医学教育的办学规模及专业结构,强化医学教育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加强医学教育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能动性,完善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医学教育改革必须把握我国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开拓进取。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刻不容缓。
基本思路是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遵循高等医学教育规律,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为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3.1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优化医学人才的类型结构
首先要稳定医学教育的总体规模;二是要在办好医学院校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院校的学科优势,积极承担住院医师培训任务及高质量开展医学继续教育,形成完整的现代医学教育体系,即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相互融通的教育体系;三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重视全科医学生的人才培养,尤其要适应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积极培养实用型初级全科医生;四是要适应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国际竞争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医学拔尖人才,特别是护理学、药学、卫生监督、康复治疗、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拔尖人才的培养;五是要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战略需要,积极构建“5+3”模式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即5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医师培训或临床专业硕士的高水平执业医师培养体系。这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资源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向。
3.2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高等医学教育科学发展
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高等医学教育资源科学配置的重要保障。当前,我们应当把握国家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性机遇,按照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优秀医学人才、有利于推动医药卫生事业进步、有利于调动广大医学教职员积极性,全力构建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符合国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院校的管理体制。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大学、医学院(部、中心)、附属医院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方面是要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医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是推进临床医学与医学教育资源融合;二是要加强医学院校间的共建力度,推动医学教育的协同创新。把握医学发展趋势,重视临床应用对基础医学的新要求、重视科研创新对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要求,开展多学科、多单位联合参与的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快医学教育平台的转化升级建设,提升我国医学学科的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3.3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加强不同层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因其学科特点而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由此成为我国当前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限制因素。高等医学教育要深化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结合人才培养类型和目标,制定临床能力培养标准,强化“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医药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不同层次实践教学基地的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和规范化建设。一是要加强高校附属医院的建设,附属医院是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基地。只有医药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临床教学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才能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生创作条件。二是加强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投入,社区和公共卫生实践是医学生培养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本科教学工程”1000 个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计划中,将对医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给予重点支持,并同卫生部等部门联合认定一批国家级社区和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完善临床教师编制管理办法,执行临床教学职务的评聘制度,鼓励和吸引临床医生参与临床教学,也是提高医学实践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作者简介:靳英丽(1975-),女,吉林长春人,医学博士,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67.
[2]雒保军.普通高等医学院新增专业“热”的“冷”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3,34(1A):76.
[3]刘国庚.医学教育发展的困局与突破[J].医学与哲学,2013,34(7):8.
[4]袁贵仁.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创医学教育发展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11-1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