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天懿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 沈阳110001)
婴幼儿佝偻病的预防和科学补钙
华天懿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 沈阳110001)
婴幼儿佝偻病常见并多发,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本病进行预防,对保障儿童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婴儿;佝偻病;预防;补钙
我们常说的佝偻病是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以正在生长的骨骺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骼病变为其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是婴幼儿期较为常见的慢性营养性疾病之一,特别在北方发病率较高。严重的佝偻病会造成骨骼畸形、免疫力低下,甚至影响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因此,对佝偻病进行有效的预防非常重要。
1.1 内源性来源 人类皮肤中存在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波长296~310 μm的紫外线照射后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3,这是人体获得维生素D的最主要来源。
1.2 外源性来源 通过食物摄取。无论动物性食物还是植物性食物都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但含量都比较少,单纯靠摄取食物不足以提供足量的维生素D。
1.3 母体获得 刚出生的新生婴儿还可以从母体获得部分维生素D。如果母亲妊娠期间体内维生素D营养充足,可使胎儿获得一定量的维生素D储备,以满足出生后婴儿早期使用。
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非常广泛,在抗佝偻病方面主要通过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肾脏对磷的重吸收来维持血清钙磷浓度的稳定,以及促进骨骼中钙盐的沉积与破骨作用来实现的。这对儿童骨骼的生长极为重要,不仅能调控钙、磷代谢,增加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还作用于骨骼组织,使钙、磷最终成为骨质的基本结构,使钙盐沉积和骨形成加速,促进骨骼的正常生长。同时对小儿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发育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当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佝偻病时不仅影响骨骼发育,同时小儿的免疫功能、神经系统发育等都会受到影响,可引起反复感染、语言发育晚、运动发育落后等。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因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而引起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以致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最终发生骨骼畸形。佝偻病虽然不能直接危及生命,但因发病缓慢,极易被忽视,一旦发生明显症状时,往往已伴有骨骼畸形,机体的抵抗力低下,易并发肺炎、腹泻、贫血等其他疾病。佝偻病初期的婴儿往往只表现为睡眠不实、易惊、烦躁、多汗等神经兴奋性增高症状以及枕秃,并无特异性表现。随着维生素D缺乏的加重,逐渐出现一些体征方面的改变,如稀发、明显的枕秃,前囟大、闭合延迟,出牙晚、牙序颠倒;骨骼发育方面可以出现方头、肋缘外翻、肋骨串珠、鸡胸、手镯脚镯征、O型腿、X型腿等;还可出现肌肉松弛、蛙状腹、关节过伸等;严重的合并语言、动作发育迟缓。
4.1 有效的日光照射不足 冬季时间长、户外活动时间少导致日光照射不足;空气污染、高楼大厦挡光等均能影响日光中紫外线照射的有效性,从而使自身合成的维生素D不足。
4.2 维生素D摄入不足 婴幼儿维生素D需要量为400~800 IU/d,食物中含量不足。100 mL人乳含4.2 IU,100 mL牛乳含1.42 IU,100 g蛋黄3.5 IU。单靠食物摄入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生理需要。
4.3 生长过快 有些婴儿出生后体格生长速度比同龄儿快,所需维生素D亦多,而食物中所含维生素D不足又没有进行有效的补充,因此,生长快的小儿更容易发生佝偻病。
4.4 先天获得不足 母亲妊娠期缺乏户外活动、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早产、双胎、多胎等因素导致婴儿从母体获得的维生素D不足,这类婴儿更早、更易出现佝偻病症状。
4.5 疾病影响 肝肾肠道等疾病能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和转化。无论何种途径获得的维生素D都是没有生理活性的,不能发挥其抗佝偻病作用,必须在肝脏和肾脏经过两次羟化后才能转化为有生理活性的1,25(OH)2D发挥其生理作用。肝肾疾病能减少维生素D的转化,胆道和肠道的疾病能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4.6 特殊药物的影响 抗癫痫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加快维生素D的分解或影响维生素D对钙的转运作用,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也会导致或加重佝偻病。
5.1 出生前 佝偻病的预防要从出生前开始,在维生素D的作用下,妊娠及哺乳期间母亲可从自身的骨骼中将钙输出,以维持胎儿、婴儿正常生长。母亲妊娠期间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要有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妊娠中后期酌情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一般400~800 IU/d。多摄取奶制品,补充适量的钙剂。
5.2 出生后
5.2.1 提倡母乳喂养 哺乳期间母亲要多晒太阳、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及钙剂。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并不高,但因为母乳中所含的钙与磷的比例为2∶1,最适合胃肠道吸收,因此母乳喂养者较少得佝偻病。
5.2.2 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 各种蛋黄、动物肝脏(鸡肝、鸭肝、猪肝、牛肝、羊肝等)、各种富含油脂的鱼类(鲱鱼、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秋刀鱼、鳗鱼、鲶鱼等)、各种全脂奶、奶酪和奶油等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相对丰富,均有助于预防佝偻病。
5.2.3 多晒太阳,进行有效的日光照射 如果有充足的紫外线照射,人的皮肤能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产生维生素D的量与紫外线的强度、照射时间和皮肤暴露的面积成正比。对婴幼儿来说,平均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应>1 h,并尽可能多的暴露皮肤。
5.2.4 常规补充维生素D制剂 北方地区除夏季以外,婴幼儿应每日补充预防剂量的维生素D。一般足月新生儿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 400~800 IU/d。早产儿、双胎、多胎等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1 000 IU/d。如果生长速度快,即使
夏季阳光充足时,也不宜减量或停用维生素D。
5.2.5 患病后短期内可适当增加维生素D 患病后由于身体内营养素的消耗过大,短期内可适当增加维生素D的预防剂量。有肝、肾、肠道、胆道疾病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时要适当增加维生素D及钙剂的补充。
5.3 补充钙剂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膳食钙供给量0~6个月为300 mg/d、7~12个月为400 mg/d、1~3岁为600 mg/d。只要母乳充足或摄入足够的配方奶,即可满足婴幼儿对钙的需要,因此,除非必要,预防佝偻病时一般在婴儿期是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的。
5.4 切勿过量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能够在体内储存,如果长期超量补充会导致维生素D中毒,因此,补充维生素D时一定要注意切勿过量。
R179
A
1672-7185(2014)01-0020-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1.014
201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