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玲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舒适护理
李忠玲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血液透析;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由台湾华杏出版机构总裁萧丰富先生提出,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处于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对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吉林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此类患者,不仅获得较好的疗效,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笔者总结具体舒适护理措施如下。
1.1 环境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应保持血透室环境清洁,安静少干扰,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为患者播放柔和、舒缓的音乐或画面。为保证安全,使用可摇高坐起且设床栏和床桌的病床。血透前空气用紫外线灯消毒,并更换清洁的床上用品。
1.2 透析设备、药品和患者准备的舒适护理:①血液透析机可控制透析液的流量及温度、脱水量、血液的流量等,并具有体外循环的各种监护系统。护士要熟练掌握透析机的操作常规及穿刺技术,严格执行血液透析护理操作常规,且在开机后各项指标达到稳定后才能开始进行透析。透析设备还包括透析供水系统、透析管道和穿刺针、透析液的准备[2]。透析液可分为醋酸盐和碳酸氢盐两类,首先配制成浓缩35倍的透析液,经机器稀释后流入透析器。②透析药品包括透析用药(生理盐水、肝素、5%的碳酸氢钠)、急救用药、高渗葡萄糖注射液、10%的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及透析液等。③患者的准备:保护一侧上肢的静脉,避免静脉注射,为保证建立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做准备。主要是血管通路的准备,如使用动静脉内瘘,应熟悉内瘘的穿刺和保护方法;如使用动静脉外瘘,应熟悉其使用方法,并注意观察到管有无滑脱、出血、栓塞、感染等情况的发生,保持导管的清洁无菌。另外,应做好透析患者的营养护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饮食、体质量增长、出入量、尿素氮、肌酐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有无出血倾向等。注意补充蛋白质[摄入量为1.2~1.4 g/(kg·d)],要特别控制摄入水量,即透析间期患者的体质量增长不能超过2.5 kg。
1.3 心理舒适护理:尿毒症患者及家属对血透疗法很陌生,血透时间过长的经济负担较重,并发症较多,心理压力较大,可出现忧虑、紧张和恐惧心理。因此,有效利用患者家庭的支持系统,血透前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和解释使其了解血透的必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要合理运用沟通技巧,耐心倾听患者的患病体验,进行全面护理评估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家属要关心体贴并给予患者生理心理支持,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自觉接受血透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
2.1 核对治疗参数和血管穿刺的舒适护理:上机操作后再次核对各类治疗参数,从而保证患者安全。合理选择穿刺点(下次必须更换穿刺部位),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透析管路相连后,在舒适体位下妥善固定。必要时垫软枕穿刺侧肢体,指导患者避免血液外渗的肢体活动方法以及不影响血透的合理活动量和体位,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以消除负性心理。
2.2 病情变化的严密观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1次,认真做好记录;当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给予必要的处理。
2.3 血管通路的舒适护理:加强巡回,定时检查患者的血管通路情况,观察有无肿胀、渗血及针头滑脱等情况。若穿刺处有血肿立即按压,胶布固定后冷敷,并立即更换穿刺部位,第2天用50%硫酸镁湿热敷血肿处。
2.4 透析机的严密观察:透析过程中会出现透析机各种报警,需要护士熟练掌握机器的性能,及时处理各种报警,例:透析液浓度报警、透析液温度报警、透析液负压报警、静脉压报警、空气报警等。透析管路及透析器内血液色泽变深变暗,透析器中出现颜色深浅不均,透析器动静脉壶颜色变深,均提示肝素用量不足、透析器及管路有凝血,需要追加肝素。
2.5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由于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发生迅速,可以危及患者生命,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高血压、低血压、肌肉痉挛、心律失常、发热、失衡综合征等情况及时汇报医师。透析时不宜过多过快脱水,密切观察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打呵欠、心慌、冷汗、眼花、便意、内瘘震颤音减弱或消失,常采取楷书静滴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推注50%葡萄糖液以及停或减超滤等紧急处理措施;如效果不佳,及时回血,护士应指导患者做好深呼吸、听轻音乐等放松技巧,使之生理心理处于舒适和安全状态。
2.6 饮食舒适护理: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饭前消毒毛巾擦手,不方便进餐者协助其进餐,饭后协助漱口,维持口腔清洁,促进生理舒适。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给低盐、低磷、优质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避免油腻、辛辣之物。透析过程中患者进食应选择不油腻、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因大量血液涌入胃内,导致患者低血压的发生。
3.1 透析后的舒适护理:①测量体质量,估计透析效果,患者透析后一般状况良好,体力恢复无不适感觉,基本达到了充分透析标准。②若透析后血压下降,应卧床休息,取头低脚高位及增加回心血量,及时补充血容量,直到血压稳定为止。③穿刺处局部压迫止血要严密观察,及时发现渗血情况,力度要适应,无论动脉或静脉穿刺处压迫时间均应10~15 min。④透析后要防止内瘘阻塞,患侧肢体不可受压,应每4 h自我检查1次。⑤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严格控制摄入量,使得透析间期的体质量增加控制在干体质量的3%以下。⑥嘱患者要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变动或中断,尤其是服用降压药。⑦加强自我管理,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紧张[4]。
3.2 健康教育的舒适护理:血透结束后,患者必须居家休养。护士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的注意事项,掌握内瘘护理,当天必须保持干燥,不得提搬重物。为促使软化、营养血管,第2天可用温水毛巾热敷。教会患者或其家属学会血管震颤触摸、用听诊器听血管杂音等基本技术以检查内瘘情况,如出现震颤减弱或消失或发现穿刺部位出现炎性改变,应及时就医。要教育患者避免到公共场所,尽可能不外出,不接触感冒者。给予患者低盐低磷优质蛋白质清淡易消化饮食,控制入水量,保持大便通畅,维持皮肤、口腔清洁。要教育家属营造和睦的家庭人际关系,给予患者必要的物质和心理支持,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下一次血透治疗。
在肾内科疾病血液透析前应正确掌握相关指征。4.1 急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指征:①血清肌酐>354 μmol/L,血尿素氮≥21.4 mmol/L或尿量<0.3 mL(kg·h)持续24 h或无尿12 h以上。②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高钾血症,血清钾>6.5 mmol/L。③严重代谢性酸中毒。④球结膜水肿、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肺水肿、持续呕吐、烦躁或嗜睡等利尿剂难以控制的水超负荷。⑤败血症休克,多脏器衰竭患者提倡肾脏支持治疗,即早期开始透析。
4.2 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指征:透析时机一般根据原发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经济条件等综合决定,过分强调保守治疗,开始透析时间过晚是十分有害的。尿毒症患者开始透析时间过晚,患者病情严重,透析前常因高血钾或心力衰竭致命,即使度过诱导透析期,患者一般状况差、并发症多,因此,尿毒症患者需要适时透析。
早期透析指征包括:①有尿毒症的临床表现:通常血尿素氮>28.6 mmol/L,血肌酐>707.2 μmol/L,出现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高度水肿或伴有肺水肿、水钠潴留性高血压、心包炎,均应开始透析治疗。②肾移植前准备,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导致急性肾衰竭或慢性排异移植肾失功时均需透析维持。③糖尿病肾病,结缔组织病、妊娠、高龄及儿童患者,尽管血肌酐未达到以上指标,也应早期开始透析治疗。
紧急透析指征包括:①严重高血钾症,血钾>7.0 mmol/L或有严重心律失常。②急性肺水肿,对利尿剂无反应。③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13 mmol/L。
4.3 血液透析禁忌证: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提高的净化方法的增多,血液透析已没有绝对的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主要包括:①严重感染伴有休克或低血压(血压低80 mm Hg)。②由心肌病变导致的肺水肿或心力衰竭。③严重的活动性出血,如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④患晚期肿瘤等系统性疾病导致的全身衰竭。⑤非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收缩压>200 mmHg。⑥不能合作的精神病患者。
舒适护理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的进一步深化,这不仅满足了患者的基本需要,还使之处于身心愉悦状态。将这一模式应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患者护理,护士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更加关爱患者,使之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念,并在舒适的状态下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1] 张宏,朱光君.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1,16(6):409-410.
[2] 陆烈红.病人对生理与心理舒适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2,17(12):937-938.
[3] 刘志红.糖尿病肾病[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0,16(2):126-131.
[4] 梅长林.实用透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R473.5
:A
1671-8194(2014)33-03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