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分析

2014-01-25 06:50刘婷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3期
关键词:优良率心理护理

刘婷婷

(本溪市金山医院儿科,辽宁 本溪 117000)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分析

刘婷婷

(本溪市金山医院儿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 探究分析对脑卒中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日常生活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接收治疗的10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优良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强护理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脑卒中;护理干预;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效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病死率在不断降低,但其具有较高的后遗症[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53例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接收治疗的10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其中,观察组:男32例,女21例,年龄47~85岁,平均年龄(58.2±3.4)岁;35例缺血性卒中,18例出血性卒中;29例伴有高血压史,12例其他病史;对照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48~86岁,平均年龄(58.5±3.7)岁;32例缺血性卒中,19例出血性卒中;26例伴有高血压史13例其他病史。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卒中种类以及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纳入标准[2]。诊断标准:所有脑卒中患者均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纳入标准:纳入肌力评价上下肢均不超过3级的患者;纳入日常生活能力状态分级评分(ADL)不超过40分的患者。

1.3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避免发生并发症;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进一步提高患者机体的抵抗力;并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

1.3.1 心理干预:由于脑卒中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其心理状态存在显著差异。部分患者适应力较好,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自我调节能力较强;部分患者适应力较差,自我调节能力不够好,不能及时调整自身心态。如患者的心态不良,或者受到恶性刺激,易导致发生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现象,进而导致多个器官功能出现失调,给患者机体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首先,对患者的性格特点、病情以及家庭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针对患者自身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坚持有的放矢的原则,切实做好思想工作;另外,严格控制患者家属进行探视,最大程度减少探视,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精神刺激;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交谈时,避免谈论不利于患者养病、治病的话题,避免加重患者病情,严重者导致发生复中;另外,脑卒中患者主要伴有不思饮食、精神抑郁的临床症状,易导致患者产生对抗行为,进而拒绝护理、治疗。通常情况下,脑卒中患者易发生抑郁症状,卒中抑郁发病率为23%~61%,为有效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要深入患者病房,亲切与患者沟通交流,并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了解后,灵活运用七情致病理论,针对性的为患者制定个体干预措施,积极、主动的对患者进行开导,加强护患的心理沟通,理解患者,并告知患者通过加强锻炼,在短期内能够有效改善;并对患者讲解以往治疗成功的案例,减轻或者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最后,指导患者家属开导患者,并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其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深入了解,积极配合护理,使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3]。

1.3.2 行为干预:①康复训练: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到平稳状态后,指导、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性、被动性的功能训练,避免出现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的现象;如患者的肌力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则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活动,为患者肢体进行按摩,并指导患者进行旋转、内收、屈伸以及外展等活动,活动时间为每日半小时,每日活动两次。另外,使用热毛巾对各个关节进行外敷,将患者手、足浸泡在温水中约半小时,这样有利于促进患者血气运行,缓解关节疼痛症状,并增加肌力。另外,由于患者的躯干受到双侧锥体束支配的影响,不会完全瘫痪,易恢复。主要指导患者进行患侧、键侧以及翻身训练等,避免让患者背靠物体坐。患者坐稳后,使其重心朝腿部转移,主要对患者腿部的支持重力能力进行训练。②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指导患者学习、掌握脑卒中疾病的相关知识与自我护理能力,如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保证睡眠的充足,有计划性、目的性的锻炼,并有效转变患者以往依赖药物治疗的思想观念,使其坚信“未病先防”的治疗思想;另外,时常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定期进行复查,患者病情一旦发生变化,则要及时就诊治疗;此外,保持饮食的清淡,禁烟、禁酒,劳逸结合,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切实做好预防工作。

1.4 疗效评定标准[4]。优:治疗后,患者的ADL评分高于60分,日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良:治疗后,患者的ADL评分为41~60分,稍有依赖,存在部分功能性障碍;差:治疗后,患者的ADL评分低于41分,患者完全依赖或者依赖较明显。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优39例,占73.6%,良12例,占22.6%,差2例,占3.8%,优良率为96.2%;对照组患者优27例,占52.9%,良9例,占17.6%,差15例,占29.5%,优良率为70.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9,P<0.05)。

3 讨 论

脑卒中属于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半身不遂,是一种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与结构具有可塑性和重组性的特点,在适宜的环境下,患者的部分神经元能够再生[5]。因此,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元功能的快速恢复,改善患者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功能,最终快速促进机体康复。在本组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提高治疗优良率,值得应用推广。

[1] 陈小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7):795-797.

[2] 苏旭,赵晓荣,李淑杏,等.脑卒中后便秘患者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6):3207-3208.

[3] 乐碧芳,闾小慧,刘伟香,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0): 2403-2405.

[4] 黄紫霞,刘剑平.早期护理干预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康复认知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8):2134-2135.

[5] 王莉,冯晶,赵晓宇,等.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66-1668.

R473.74

:B

1671-8194(2014)33-0315-02

猜你喜欢
优良率心理护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