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主语言

2014-01-25 09:06武靖东
中国诗歌 2014年6期
关键词:事象言语语法

□ 武靖东

关于自主语言

□ 武靖东

自主语言,就是诗人在写作时,不受公共语法规则和陈词滥调之类语言的支配和约束,超越、颠覆公用的社会语言系统的某些规则,自己做主,用“自己的”话来言说;就是诗人要按照自己的写作需要和自己的审美原则,将旧的语言元素在新的维度上进行组合、编码,从而传达“在”的信息,给新事物一个新说法。它必然要抛弃、打破一些常规的词法、句法等普通的语法规则、文法规则和修辞规则。

因而,自主语言就是富有个人言语特色和口语的积极因素的一种新语言形态——我称之为“异质口语形态”,它的语汇源头就是当代人的口头语,它要对人所使用的词汇的意义进行变构,对语汇予以重组,以形成新的语义场和新的语境,来呈现现世的新形态和“在”的本相、实相;它要保持、拓展、显现的是活泼、灵异、生活化的口语语体风格,自然而然,它就对现代汉语书面词汇和僵化、呆板的书面语体风格予以极力的排斥和摒弃。

自主语言的反面就是非自主语言。自主语言是文学创作的内在要求,它遵从作家个人的语言编码规则,文学语言越个性化、越非理性化、越不规范化就越有审美价值;实用文体常常使用非自主语言,它的交际功能和交际目的要求它的语言必须符合普遍的、共有的语法规则,合乎逻辑,服务于人的社会生产生活等具体活动。

依据我对当代诗歌的观察,我可以断言,当代的很多诗人没有弄清楚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是审美语言还是实用语言)来写作——很多诗人一开始写作就走上了把交际语言——标准的“普通话”——当成文学语言的歧途,他们的作品的语言就像某种被美化了的公文、说明书、合同、新闻报道之类的东西,或者像“典范的白话文”作品的复制品。这种“非自主”状况,就是指诗人在言说时被某种公共语言、大众语言的言语方式、模式控制,诗人不过是某种社会语言系统的“扬声器”、“传话筒”、“录音笔”,他(她)在诗歌写作中说的、写的不是自己的话,而是别人说过的话、大家说过的话,作者言语的个性在那种规范的语言中丧失殆尽,人和世界存在的特殊形态在那种模式化的语言中被抹掉、遮蔽、遗漏。

日常生活中言语的“非自主”现象比比皆是,人们往往在经历某事或看见某物时,会“不由自主地”、“不假思索地”用现成的话——诸如成语、谚语、俗语、套话等——来表达要求、看法,这在生活交际中或实用文体写作中是可以的,但在文学创作中尤其是诗歌创作中是万万不可的。

“自主语言”可以呈现“意象”,也可以呈现“事象”,反之“意象”和“事象”都可以用“自主语言”表现出来。对于此在主义写作来说,“自主语言”和“事象”相辅相成。此在主义者力图在作品中把“自主语言”和“事象”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构建“事象-生存体验语码谱系”的口语风格体系,以更特异、更形象、更生动地呈示社会动态和人的生存境况。

猜你喜欢
事象言语语法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乌拉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
东坡词中民俗文化事象浅析
跟踪导练(二)4
非意象化:论纯意识诗歌的思维
截句:鹰的言语和凡尘的爱在梦的边缘聚焦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诗词教学中的“量体裁衣”与“对症下药”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