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壮医目诊要点分析

2014-01-23 20:35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巩膜脉络右眼

李 珪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子宫肌瘤(中医病名:癥瘕;壮医病名:子宫喯呗Swjgungh Baenzbaez )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虽然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大多数症状不明显,但如发现不及时,会危及身体多个器官,亦可造成不孕。子宫肌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月经改变,如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增多,尤其是短期内大量出血,可造成病人严重贫血。肌瘤增大时,可压迫邻近器官而出现尿频、便秘、输尿管积水、肾盂积水等。亦有人无任何不适,因体检做B 超妇科检查,方发现患有子宫肌瘤。壮医目诊方法在子宫肌瘤诊断具有无创伤、诊断快速、准确率高的特点,临床上有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根据作者对子宫肌瘤的目诊诊断临床研究体会,针对子宫肌瘤的目诊诊断原理、诊断方法、鉴别诊断、诊断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子宫肌瘤目诊原理

壮医、中医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对目诊原理的概述各有阐述,但都以脏腑精气上注于目为基础,都将目的各个部位分属于内脏,都重视脑与目的紧密联系作用,都将目诊放在了诊病手段的重要地位。壮医目诊诊断子宫肌瘤在理论依据、观察方法、观察指标都有其鲜明的特色。壮医称眼睛为“勒答”,目诊为壮医重要的诊断特色之一。壮医学以其三道二路、三气同步为出发点进行阐释目与身体器官的联系,说明目诊的原理。壮医认为:目为天地赋予人体的窗口,是光明的使者,是天地人三气的精华所在。人体的龙路和火路上通于目,三道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人体脏腑之精亦上注于目,且目生长在“巧坞”(大脑)之前,直接受“巧坞”(大脑)指挥,所以目能反映人体脏器、三道二路的病理状况。当子宫发生病理的改变时,反映到眼部的巩膜上生殖反应区出现相应的蛇行状或蝌蚪状脉络,借观察眼睛巩膜上这些信号的变化,就可以作出初步的诊断。

2 子宫肌瘤目诊诊断方法

壮医目诊在民间应用较广泛,但是各壮医医师的目诊诊断方法、目诊定性定位欠统一,给正确诊断及推广应用带来不便,急需规范研究,优化诊断方案,作为壮医特色适宜诊断技术进行推广应用。

2.1 壮医的目诊特征:白睛左右眼6 点生殖器反应区见血脉呈根部细小,向心弯曲,末端圆大状如蝌蚪,色鲜红、深红,可有瘀点。黑睛右眼4 ~5 点或左眼7 ~8 点生殖器反应区色彩浓厚,颜色变暗;若患者已行肌瘤摘除术可出现黑线呈扇形或日射线状。

2.2 壮医目诊眼征的评分方法:通过壮医目诊观察患者左、右眼“白睛”(巩膜)和黑睛(虹膜)相应反映区所获得的资料(如出现和未出现阳性指征患者例数以及阳性指征患者反映区脉络的走向、大小、颜色、弯曲度和末端斑点大小及黑睛消化环相应区域的纹理稀疏、肥厚、陷凹、黑点、颜色改变等)记录在观察表上,采用六步积分法进行评分[2]。

2.3 检查要点

2.3.1 血管脉络形态

2.3.1.1 血管脉络走向:子宫区主要脉络伸向瞳孔,多表示子宫肌瘤病情较重。子宫区脉络向瞳孔以外方向延伸,多表示子宫肌瘤病情较轻。

2.3.1.2 血管脉络大小:子宫区脉络粗大,表示子宫肌瘤病情较重,肌瘤较大或多发。子宫区脉络细小,表示子宫肌瘤病情较轻,肌瘤较小或单发。子宫区脉络细小,表示病初或病轻者。

2.3.1.3 血管脉络弯曲度:血管脉络弯曲度可反映微循环的充盈程度。一般来说,弯曲度小者肿瘤较小或单发;弯曲度越大肿瘤越大或多发。

2.3.2 血管脉络颜色:血管脉络颜色的深浅可反映疾病的新旧轻重。一般来说,脉络颜色越深肌瘤越大或多发。

2.3.3 血管脉络末端斑点:病理状态下,脉络的末端可出现各种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提示病程长,症状重。黑色圆圈提示该部位可能己有包块。

3 鉴别诊断

目诊诊断法属无创伤性的方法,但不同疾病有时出现相同的目诊血管征象,如子宫肌瘤在两眼巩膜生殖系统(白睛6 点)均有可能出现异常脉络,而消化系统病与脊椎病症等病症也有可能在此处出现异常脉络,易于混淆,这需要不断优化诊断方案,需要对其色泽、形态、脉络、斑点等细微变化来综合对比,排除干扰,提高子宫肌瘤的目诊诊断符合率。

深入开展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研究子宫肌瘤与消化性溃疡、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输卵管阻塞等疾病目诊征表现异同点,特别黑睛、白睛上脉络、形态、大小、颜色、末端瘀点的细微改变,其他病症除在白睛6 点或12 点位有阳性征外,还具备以下不同点:

3.1 子宫肌瘤:白睛左右眼6 点生殖器反应区见血脉呈根部细小,向心弯曲,末端圆大状如蝌蚪,色鲜红、深红,可有瘀点。黑睛右眼4 ~5 点或左眼7 ~8 点生殖器反应区色彩浓厚,颜色变暗;若患者已行肌瘤摘除术可出现黑线呈扇形或日射线状。

3.2 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在两眼巩膜消化区(左右眼巩膜11 点~1 点之间)和两眼巩膜6 点位均有可能出现异常脉络,需要对其色泽、形态、脉络、斑点等细微变化来综合对比,排除干扰。子宫肌瘤在两眼巩膜6 点位出现蝌蚪状异常脉络,消化性溃疡在白睛6 点左右或12 点左右胃肠反应区,见血脉根部增粗,远端逐渐变细,弯曲度大呈“Y”型、“U”型脉络,鲜红或紫红,可见末端瘀点或瘀斑。

3.3 输卵管阻塞:白睛上约6 点处可见脉络弯曲、增粗或螺旋状,在白睛某处突然出现中断、末端可见瘀点。部分患者在白睛约12 点左右亦出现脉络增粗、弯曲、中断,末端见瘀点。少部分患者仅见白睛6 点处脉络增多、散乱,色鲜红征象。

3.4 颈椎病:白睛(巩膜)12 点脊椎反应区血脉增粗、曲张或怒张、螺旋状,向心、向左右两侧延伸甚至离断,脉络中间或可见瘀点,脉络色鲜红或深红。黑睛(虹膜)右眼11 ~12点,或左眼12 ~1 点颈枕反应区色彩浓厚,颜色变暗,可见黑线或白色同心环。

3.5 腰椎间盘突出症:白睛(巩膜)12 点脊椎腰背反应区、右眼8 点或左眼4 点下肢反应区血脉增粗、曲张或怒张、螺旋状,向心、向左右两侧延伸甚至离断,脉络中间或可见深黑瘀点或瘀斑,脉络色鲜红或深红。黑睛(虹膜)右眼6 ~7点,或左眼5 ~6 点色彩浓厚,颜色变暗,可见多条或单条黑线,或白色同心环。

4 诊断效果评价

壮医目诊是壮医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诊法,具备简便,迅速,安全,准确,便于临床推广等特点,该方法可作为一种普查方法,尤其是在基层有推广应用价值。并可与B 超等检查方法结合应用,对早期发现子宫肌瘤(子宫喯呗)等具有重大意义。课题组开展壮医目诊诊断子宫肌瘤(子宫喯呗)的技术规范化研究,对其诊断指标、诊断标准系统研究。通过壮医目诊观察患者左、右眼“白睛”(巩膜)和“黑睛”(虹膜)相应反映区所获得的资料,采用六步评积分法进行评分及诊断,并与金标准比较。结果102 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经B 超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97 例,壮医目诊出现阳性眼征为88 例,灵敏度为90. 72%,假阴性率为9.28%,特异度为80.00%,假阳性率为20.00%,阳性似然比为4.54,阴性似然比为1 ∶ 8. 62,正确诊断指数为70.72%[3]。

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观察样本量,在子宫肌瘤(子宫喯呗)辨证分型、瘤体大小、恶性程度等方面诊断内容进一步研究。

5 小结

壮医目诊诊断子宫肌瘤具有较高诊断符合率,方便实用,可以作为一种普查方法在医疗单位推广应用,特别与B超等检查方法结合应用,对早期发现子宫肌瘤,降低子宫肌瘤的癌变率等具有重大意义。今后在突出壮医的特色、规范诊断方法、确定子宫肌瘤大小及严重程度、鉴别诊断等方面要加强研究,同时,要加大观察样本量,在肌瘤辨证分型、病情轻重、预后判断,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研发诊断系统等方面作进一步努力。不断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更加方便临床医师掌握应用。

[1]丰有吉,沈铿. 妇产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3.

[2]李珪,李彤. 壮医目诊诊断技术规范与应用研究[M].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2008:31 ~36.

[3]李珪,余胜民,严付红. 壮医目诊诊断子宫肌瘤技术规范研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J],2014,20(2) :30 ~32

猜你喜欢
巩膜脉络右眼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掩其右眼
党的建设学术脉络与前沿动态——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
左眼右眼
考古发掘摹画出的古蜀文化脉络
左右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