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2014-01-23 16:28:14孙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1期
关键词:芳香化放射线基因治疗

孙丽

肿瘤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孙丽

在医学界, 肿瘤被认为是危及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近年来, 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肿瘤疾病的种类繁多, 而且致死率逐年增加。目前, 治疗肿瘤的方法较多, 抗肿瘤的药物比较繁多。本文详细介绍一下肿瘤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 有助于进一步治疗肿瘤, 同时为更加深入的研究肿瘤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免疫毒性;免疫治疗;生物治疗;靶向给药;肿瘤

肿瘤(Tumor)是指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 导致机体的某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正确调控该细胞的能力, 从而致使该细胞异常克隆性增生而产生的细胞异常病变。在本质上, 肿瘤属于基因疾病, 各种遗传的致癌因素和环境的致癌因素都能够导致机体的DNA损伤, 从而激活原癌基因, 转化靶细胞, 诱发病变。目前, 肿瘤治疗路线有放疗、化疗、肿瘤靶向给药和生物治疗。

1 放射线治疗

放射线治疗是指利用放射线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等治疗肿瘤的方法, 也是恶性肿瘤重要的局部治疗方法。

1.1放射线增敏剂 某些药物单独使用时没有抗肿瘤的作用, 然而与放射线联合使用时, 能够明显地提高放射线对肿瘤的治疗效果, 该类药物被称为放射线增敏剂;沈瑜等[1]研究表明:甘氨双唑钠对头颈癌、肺癌、食管癌的放射治疗有非常明显的增敏作用, 而且副作用较小。

1.2放疗与药物联合应用 凡德他尼(Vandetanib)是一种合成的苯胺喹唑啉类化合物, 是多通道肿瘤信号传导抑制剂;舒尼替尼(Sunitinib)是一种新型的多靶向治疗肿瘤的口服药物, 用于治疗胃肠道基质肿瘤和转移性肾细胞癌, 有研究将上述二种药物分别与放射线联合起来治疗肿瘤, 结果表明:联合使用能够使肿瘤血管正常化, 能够有效地减少肿瘤内乏氧细胞的数量, 极大地增加肿瘤内的含氧量[2,3]。

2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主要是利用细胞毒性药物来杀伤肿瘤细胞, 化疗药物通过干扰内皮细胞功能, 阻滞血管形成的某个关键步骤, 从而阻止新血管的形成[4]。但是不可避免地会某种程度上杀伤正常细胞, 也会对机体的正常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

美法仑、丝裂霉素C、阿糖胞苷等通过调节肿瘤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B7-1、B7-2的表达, 也可以调节肿瘤细胞表面抑制性分子B7-H1的表达, 进而促进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5]。

3 肿瘤靶向给药

靶向治疗系以关键基因和调控分子、细胞受体作为靶点的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是指药物以肿瘤部位为靶点, 使药物在肿瘤部位保存相对较高的浓度, 有效地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而且对正常组织和细胞影响较小。

3.1缓释肿瘤药 肝动脉栓塞术具有栓塞和缓慢释放药物的双重功能, 能够有效地延长肿瘤血管闭塞时间, 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 国内已成功研制了OPT-明胶微球和DDP-乙基纤维素微球, 微球可栓塞至小动脉水平, 在局部形成“贮库”, 不断地向邻近靶组织释放药物[6]。

3.2以芳香化酶为靶点的芳香化酶抑制剂 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雌激素合成的关键酶-芳香化酶, 来抑制雌激素的合成, 对雌激素敏感的乳腺癌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 美国FDA连续批准了三种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依西美坦和阿那曲唑, 此三种药物对绝经后晚期乳腺癌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而且能够明显地减少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发生[7]。

3.3多靶点肿瘤治疗 培美曲塞是一种多靶点抗叶酸的细胞毒性药物, 通过抑制叶酸代谢途径中多种关键酶的活性,来抑制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的生物合成, 进而阻碍肿瘤细胞DNA的合成;其作用靶点包括二氢叶酸还原酶、胸苷酸合成酶和甘氨酰胺核苷甲酰基转移酶等叶酸依赖性酶, 造成叶酸代谢和核苷酸合成异常, 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8]。

4 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既能够强化机体的免疫力, 还能够增强肿瘤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敏感性, 生物治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特异性、靶向性和有效性。

4.1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系指采用一定的方式将人体的正常基因或是有治疗作用的DNA序列导人人体靶细胞内来纠正其基因缺陷的方法。

4.1.1基因治疗的载体系统 基因治疗的载体系统包括病毒性载体和非病毒性载体, 其中病毒性载体占有93%, 病毒性载体容量较大, 转染效率较高, 是基因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载体系统[9], 较常用的病毒载体包括逆转录病毒载体, 腺病毒载体, 腺相关病毒载体等。

非病毒性载体主要包括脂质体, 阳离子聚合物等;脂质体能够促使极性大分子穿透细胞膜, 能够携带治疗基因进入细胞内发挥治疗作用;阳离子聚合物表面的正电荷能够与治疗性基因形成正电荷复合物, 该复合物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细胞表面, 进而被吞噬进入细胞内发挥治疗作用[10]。

4.1.2治疗基因 P53基因家族是一个巨大的抑癌基因家族, P53基因能够调控细胞周期, 诱导细胞凋亡, 而且具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 因此成为治疗肿瘤的有用基因, P53基因制品对二十多种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如头颈癌, 肺癌,卵巢癌等[11]。

4.2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包括疫苗治疗、细胞因子治疗和单抗药物等。疫苗分为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细胞因子是机体内的各种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 它们能够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参与各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的过程。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泊马度胺 (pomalidomide)用于其它癌症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的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泊马度胺是第三个免疫调节剂类药物, 也是迄今为止活性最强的免疫调节药物。在临床应用中, 用量较小, 疗效更佳, 而且活性较强。

综观整个肿瘤治疗的历史:从单一放疗、辅助放疗到新型化疗, 再到当前多靶点的综合治疗、多方位的生物治疗,审视肿瘤治疗的历程, 每一次旧方法的突破都将带来更全新的治疗理念、更先进的治疗手段, 相信随着对肿瘤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 对肿瘤治疗会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而且生物治疗为肿瘤的治疗开启了一个的新篇章, 基因治疗与其它肿瘤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也是一个理想的发展方向, 这充分表明肿瘤研究领域正在快速的成熟起来,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肿瘤将不再威胁人类的健康。

[1] 沈瑜, 董秀.肿瘤放射增敏剂临床应用现状.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5, 14(4):373-374.

[2] Ansiaux R, Dewever J, Gregoire V, et al.Decrease in Tumor Cell Oxygen Consumption after Treatment with Vande tanib (ZACTIMA; ZD6474) and its effect on Response to Radiotherapy.Radiation Research, 2009, 172(5):584-591.

[3] Zhou QY, Guo P, Gallo JM.Impact of angiogenesis inhibition by sunitinib on tumor distribution of temozolomide.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08, 14(5):1540-1549.

[4] Miller KD, Sweeney CJ, Sledge GW.Redefining the targer: chemotherapeutics as antiangiogenics.J clin onco, 2001, 19(4): 1195-1206.

[5] Apetoh L, Ghiringhelli F, Tesniere A, et al.Toll-ike receptor 4-dependent contribu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to anticancer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Nat Med, 2007, 13(9):1050-1059.

[6] 耿旦, 黄祖贵, 苏纯.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中国药房, 2006, 17(11):865-866.

[7] Garberk, Te Bexxar.FDA weeting offers long-awaited chance at approvat.J Natl Cancer Inst, 2002, 94(23):1738-1739.

[8] Calvert H.An overview of folate metabolism: Features relevant to the action and toxicities of antifolate anticancer agents.semin Oncol, 1999, 26(6):3-10.

[9] 张婵, 邵艳军.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系统.生物技术, 2007, 17(1):90-93.

[10] 杨雪琴.基因治疗中非病毒载体研究进展.武汉大学学报, 2008, 29(2):279-282.

[11] Zhang J, Chen X.The p53 family: prospect for cancer gene therapy.Cancer biology & therapy, 2007, 6(1):116-118.

2014-03-19]

136001 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院药剂科

猜你喜欢
芳香化放射线基因治疗
医院放射线对人体的损伤和防护
康颐(2021年3期)2021-09-10 07:22:44
放射线:小心,危险!
暗纹东方鲀芳香化酶基因的结构及表达分析
水产科学(2020年1期)2020-01-17 04:59:02
洪专:中国基因治疗领域的引路人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4
基因治疗在医学中的应用?
放射线对肠套叠的诊断及治疗作用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封闭端粒酶活性基因治疗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初探放射防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雌激素受体及芳香化酶在牙龈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