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辉 冯俐 王卫忠
292例0~1岁正常儿童智力筛查资料分析
荣辉 冯俐 王卫忠
为了解儿童智力开发状况, 作者于2011年4月~2012年4月对永外社区292例0~1岁婴幼儿进行了智力筛查, 旨在把握婴幼儿期进行适当的智力开发, 给予良好的环境、合理的教育, 使婴幼儿巨大的学习潜能得到适时和最好的发展, 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会有极大的帮助。
0~1岁儿童;智力筛查;分析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发展最迅速、最关键时期, 把握住这个时期, 进行适当的智力开发, 给予良好的环境、合理的教育,将会使婴幼儿巨大的学习潜能得到适时和最好的发展, 对孩子未来的智力开发会有极大的帮助[1]。为了解儿童智力开发状况, 作者于2011年4月~2012年4月对永外社区292名0~1岁正常儿童进行了智力筛查, 现将筛查资料浅析如下。
1.1一般资料 ①筛查出在发育上可能有问题, 但在临床上无症状的小儿。②对感到有问题的小儿可用DDST客观上加以证实或否定。③对高危小儿进行发育监测。
1.2筛查对象 居住在本科管辖的永外社区20个居委会0~1岁的正式户口、临时户口和外来户籍的儿童。
1.3筛查方法采用美国丹佛智力发育标准化筛查法(即DDST方法)。
1.4判定标准 按照小儿智力发育筛查表所规定的内容作为评判标准。分为:①正常:a.年龄线左侧无迟缓项目;b.年龄线左侧有一项迟缓项目和压年龄线必须有通过项目。②可疑:a.1个区域有2项以上的迟缓;b.1个或多个区域有1项迟缓项目和在同区域压年龄线的项目未通过。③异常:1个区域有2个或更多迟缓项目, 加上1个或多区域有1个迟缓和在同区域通过年龄线的项目都未通过。④无法解释:不合作项目为数太多, 导致结果无法判定。
2.1292名儿童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292名儿童基本情况(n)
2.2DDST将筛查项目分为四个区域, 分别反映小儿各方面智力发育状况。下面为274名正常小儿智力筛查的具体情况(可疑病例另行分析)。
2.2.1项目条完全在年龄线左侧分析。见表2。
表2 小儿各方面智力发育状况
迟缓项目:①正常儿童在精细动作区域主要表现在:积木对敲6例, 积木传递4例;②在语言区域内咿呀学语4例,说爸爸妈妈无所指1例;③在大运动区域自己坐下1例, 拉物站起1例。
2.2.2项目条通过年龄线分析。见表3。
表3 274名正常小儿智力筛查的具体情况
迟缓项目:①正常儿童在个人-社会区域:与检查者玩球68例, 自己拿杯子喝水53例, 从未自己拿杯子喝水156例,拍手或挥手1例, 模仿做家务10例, 会表示需要2例。②在精细动作区域:自发乱画141例, 搭2层塔2例, 积木对敲3例,拇食指抓握11例, 拇它指抓握2例。③在语言区域:咿呀学语6例, 说爸爸妈妈有所指54例、无所指1例, 除爸爸妈妈外会3个词3例。④在大运动区域:独站67例, 弯腰再站12例, 自己能够坐下3例, 扶东西站1例, 拉物站起1例,扶家具可走6例, 站立瞬间24例, 走得好3例。
2.3可疑病例分析 筛查中发现13例小儿属于可疑结果, 1个月后复诊9例, 占64.2%。可疑迟缓项目分区。见表4。
表4 小儿迟缓项目情况
13例筛查可疑结果的小儿中有4名同时在2~3个区域存在迟缓项目, 集中在精细动作和语言区域。究其原因发现这些小儿父母的职业90%以上为个体户或无业人员, 与个人素质和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有关。
0~1岁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变化最大阶段。对大脑的发育、食物的摄取、语言的发展、翻身坐爬、站立行走很是关键。通过筛查, 初步了解这292名小儿的智力发育情况, 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 对今后预防保健工作将起到指导作用。
3.1存在问题 ①通过292例0~1岁婴幼儿智力筛查, 93.83%智力发育正常。项目条在年龄线左侧有迟缓项目的区域集中在精细动作区域、语言区域, 其次为大运动区域。在个人-社会区域几乎所有的婴幼儿都能够顺利通过。在压年龄线的项目, 各个区域在相应年龄段都出现较多迟缓项目。说明大部分家长对小儿只满足于现年龄段的正常发育而缺乏超前意识——智力开发和智力训练。②从13名可疑婴幼儿智筛中, 发现有些家长不注意对孩子的培养教育, 无专人看管或将孩子锁在家中, 使小儿缺乏良好的刺激和语言环境,势必会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③表1的292例中13例为可疑判定标准可疑率为4.45%, 可见DDST工作不容忽视。④在表3中压年龄线未通过的正常儿童大多数在个人-社会区域, 260例中220例未通过占84.61%;其次是精细动作区域260例中197例未通过占75.76%;再次为大运动区域260例中未通过169例占65%;最后是语言区域, 未通过63例占24.23%。不难看出, 在对独生子女培养中家长往往起到包办代替的作用, 表3中有156例孩子从未自己拿杯子喝水,对婴幼儿的个人-社会能力的发展会大大受阻。尽量培养孩子自己动手, 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大有好处[2]。
3.2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小儿智力发育随年龄和环境影响不断变化。DDST只能作为当时智力水平的参考, 不能判定小儿终生智力水平。因此, 要根据小儿的正常神经、精神发育程序, 按照年龄特点进行发育训练, 定期进行智力筛查。②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只有10%被开发利用, 而婴幼儿的智力潜能是相当大的, 要创造一切条件使其90%的潜能发挥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超前意识, 即:智力发育训练。对小儿心理发展年龄规律“超前一点”, 以促进小儿发育速度, 开发孩子智力潜能。③遗传、环境、教育是关系到智力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必定会对小儿智能发展有一定影响。家庭是天然学校, 家长是第一老师。因此作为父母必须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帮助孩子、教育孩子、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 使其健康成长。④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小儿应早期进行智力干预训练, 这对提高孩子的智商大有好处。
3.3干预措施 开发孩子智力, 主要是启发孩子的思维, 培养孩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应努力做到:①家长应该多鼓励并启发孩子开动脑筋, 经常与其交流。多看、多听、多动手是认识事物、感知事物、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②市场应多开发一些有启发性的玩具, 这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大有帮助。使孩子在实际操作中自己动脑筋, 培养兴趣、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扩大孩子的眼界, 让孩子多接触社会, 多与人交流, 多参与有意义的游戏。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培养高科技人才, 一定要注意儿童早期教育。要根据儿童智力发展规律进行良好的教育, 以便充分挖掘儿童的智力潜能[3]。
[1] 豁然.科学育儿百科.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3:40.
[2] 唐建华.现代家庭育儿全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3: 24.
[3] 朱爱娥.0~6岁小儿智能培养.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76.
2014-04-02]
100075 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