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2005年以来梅毒发病情况分析

2014-07-19 13:22:31张廷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1期
关键词:镇平县灾难性梅毒

张廷良

镇平县2005年以来梅毒发病情况分析

张廷良

目的分析2005~2013年镇平县梅毒病的流行情况, 为今后制定有效的梅毒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最终达到控制梅毒流行, 降低梅毒发病率的目的。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3年间, 全县共报告梅毒病例474例, 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发病率高达13.254/10万, 而2005年发病率仅为1.889/10万, 发病职业主要是农民, 发病年龄集中在20~75岁之间,女性发病略多于男性。结论目前本县梅毒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梅毒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强烈建议各级领导对梅毒防治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制订强有力的防控措施, 阻止梅毒的自然蔓延, 防止灾难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梅毒辣;流行情况;防控措施

梅毒是以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其传染性强, 危害严重, 不易治疗。解放前梅毒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 解放后经多次普查普治, 梅毒发病率逐年下降,几近消除, 但近些年来, 由于人员流动性加大及暗娼活动等原因的存在, 使梅毒病死灰复燃, 梅毒的发病率近年来在本县逐年上升, 因此对梅毒的防治工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现根据2005年以来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 对本县从2005年以来梅毒病例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1 2005年以来梅毒在本县的发病率及走势

本县2005年梅毒发病率仅为1.889/10万, 到2013年不到10年时间发病率已经发展到13.254/10万, 是2005年的7倍多, 梅毒发病率以平均每年1.889倍的速度增长。目前虽然本县梅毒发病率整体还不算高, 没有形成一定的威胁, 但这种逐年上升的走势是十分可怕的, 可以想象如果不加控制而任其发展, 若干年之后很可能形成局部暴发甚至大面积严重流行, 从而成为灾难性的公共卫生事件。见图1。

图1 镇平县2005年以来梅毒发病率走势图(1/10万)

2 流行病学分析

2.1地区分布 梅毒在本县各乡镇均有发病, 以与南阳市交界的遮山镇、柳泉铺乡、彭营乡, 和城区的涅阳办、玉都办及人口流动性大加上外来人口多的石佛寺镇、晁陂镇、贾宋镇为多。

2.2年龄性别分布 根据统计, 梅毒发病最小年龄仅几天(胎传梅毒), 最大年龄89岁, 发病年龄集中在20~75岁之间(占发病总数的88.82%), 4~14岁之间无病例发生。男性病例224例, 女性病例250例, 女性发病略多于男性。所有病例均由实验室确诊。

2.3职业分布 梅毒发病者职业中农民占80%以上, 散居儿童占4.64%, 家务及待业者占3.38%, 其它职业为数极少,详见图2。

2.4各期型梅毒病例分布 各期型梅毒以隐性梅毒为多,占比为52.95%, 详见图2。

图2 各期型梅毒占比示意图

3 讨论

梅毒是一种危害严重, 不易治疗的恶性传染病, 其传染性很强, 梅毒除了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外, 正常的人, 可以通过接触到患者使用过的衣被、毛巾、剃刀、浴巾、浴盆、便器等获得感染。因此可以想象, 梅毒患者到过的宾馆、饭店、理发店、公共浴场、公共卫生间都可能成为梅毒的传播场所, 少数的梅毒患者正在通过各种传播途径感染大量正常人, 有许多人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日常接触而获得感染。目前本县梅毒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梅毒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强烈建议各级领导对梅毒防治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制订强有力的防控措施, 阻止梅毒的自然蔓延,防止灾难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2014-04-04]

474250 河南省镇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猜你喜欢
镇平县灾难性梅毒
科学家说地球变暖速度比以前认为的要快,而避免灾难性后果的窗口期即将结束
英语文摘(2021年10期)2021-11-22 08:02:26
以“票”惠民生——河南省镇平县张林镇人大试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
借助专题询问之“刚性” 提升工作评议之实效——河南省镇平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评议的实践与思考
镇平县
镇平县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西南军医(2016年4期)2016-01-23 02:19:39
综合发力 化解灾难性医疗风险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48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中国媒体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改进与不足
新闻传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1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