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肺痹”论治儿童肺炎临床经验

2014-01-23 15:13刘光华吴振起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论治宣肺肺气

刘光华, 吴振起

儿童肺炎是儿科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某些患儿罹患肺炎后病情发展迅速,病情较重,“热、咳、痰、喘”症状突出,甚至喘憋严重、鼻唇舌青紫,具有肺气郁痹、痰瘀阻滞的特征。笔者从“肺痹”论治儿童肺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从肺痹论治儿童肺炎的学术思想

1.1 肺痹理论 “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1]。”肺痹,是五脏痹之一。《素问·玉机真脏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可见,肺痹是由于外邪侵袭,导致肺失宣肃,肺气膹郁、气血涩滞,甚至痰凝血瘀的一类病证,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气急,或喘憋,胸脘痞满、口唇青紫等。

肺痹的发病与正气亏虚密切相关。肺居上焦,属华盖,籍宣发肃降以疏百脉、统治节、调水道。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若由于体质因素,肺气本虚;或起居调摄不慎而致营卫气虚,风寒湿热等外邪极易乘袭,导致肺失宣肃、气机郁阻,甚至水道滞而生痰、百脉涩而留瘀。所以,肺气虚、复感于邪是肺痹发病的关键,气机闭郁、气血凝滞是肺痹的病机特点[2]。

肺痹证候有轻重之别,轻者肺气膹郁,重者气滞血瘀痰阻。《临证指南医案·肺痹》载某温邪郁肺气痹案,咳嗽,寒热,头痛,治以开上焦为主,即肺痹之轻者。“初病在经……经主气”,病机以肺气失常为主。这类证候多见于肺部疾病的初期或急性期,在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均可见到。肺痹之重者,除肺气膹郁外,兼见痰瘀阻滞。《临证指南医案·肺痹》载一案,“风温化热上郁,肺气咽喉阻塞,胸脘不通,致呻吟呼吸不爽,上下交阻,逆而为厥”,由风温日久不愈传变而来。“初病在经,久病入络”,肺主一身之气化,统津液之输布,奉心化赤以行血,为多气多血之脏。病久不愈,入于肺络,肺气郁闭,津凝血滞而成痰瘀闭阻肺络、肺气郁痹之证,见于重症肺炎和多种肺疾病纤维化阶段,即肺痹之重症。临床表现可见呼吸困难、喘息气急,甚至不能平卧,动则益甚,干咳无痰,消瘦,面色晦暗,舌暗有瘀斑等,体现了肺肾气虚、络脉瘀阻、肺失宣降的病机特点。

1.2 儿童肺炎与肺痹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各脏腑及其功能尚未健全。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肺常不足”,更易于发生肺系疾病。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外邪侵犯肺卫,致肺气郁闭,清肃之令不行。初起肺气郁而未至于闭,肺失宣肃、肺气上逆。继而热灼津伤,炼液为痰,痰热胶结,阻塞肺络。痰阻可加重肺气郁痹,气郁又进一步加重痰阻肺络,使病情加重。肺朝百脉而主治节,肺气郁痹,血行不畅,气滞血瘀,痰瘀阻滞,使肺气郁甚而闭,多见于重症肺炎,临床上表现为咳嗽、喉间痰鸣、喘憋、呼吸困难,鼻翼煽动,口唇及指甲青紫。重症肺炎多见于体质较弱,如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脑瘫、血液病、肾病等基础病的患儿,平素体质较弱,肺气虚,卫外不固,当戾气来袭,易于发病。宿疾易招至新感,新感易引动宿疾。发病后病情发展迅速,传变快,病情重,病程多迁延,易于形成痰瘀阻滞、肺气郁痹的重症,符合肺痹肺气本虚,肺气郁痹、痰瘀阻滞的病机特点,可从肺痹论治。

1.3 肺痹的中医论治 肺痹的治疗,总以益气宣肺、开郁通痹、化痰祛瘀为主。《辨证录》认为:“肺痹之成于气虚尽人而不知也,……肺气受伤,而风寒湿之邪遂填塞肺窍而成痹矣[3]。”所以补益肺气是肺痹的治本之法。但“补气之药,不能直入于肺也,必须补脾胃之气以生肺气[3]。”故用人参、茯苓、白术、白芍、苏叶、半夏、陈皮、枳壳、黄连、肉桂、神曲治疗气虚肺痹,见咳嗽不宁,心膈窒塞,吐痰不已,上气满胀,不能下通者。《圣济总录·卷十九·诸痹门》载有橘皮丸、杏仁丸、当归汤、五味子汤等治疗不同证候表现的肺痹,但均不及源于《证治准绳》的肺痹汤切中病机。该方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川芎、白芍、当归、细辛、半夏、紫苑、麻黄、五味子、杏仁组成,寓培土生金、宣敛并举、消补兼施之意,具有补益肺气、宣肺通痹、祛瘀化痰的作用。对肺痹轻证可伍用前胡、枳壳、桔梗、瓜蒌等理气通络,宣降肺气;重证可加桃仁、郁金、丹参、地龙等增强活血祛瘀通络作用。

2 典型病案

张某,男,3岁,2012-04-03初诊。咳喘1周。患儿咳嗽,痰多,喉间痰鸣,喘促气急(夜间为甚),发热(发病第1天),烦躁易激惹,食少,睡眠不实,大便干燥,小便正常。既往:反复呼吸道感染。查体:神志清,状态欠佳,面色白,口唇青紫,咽赤,听诊心音有力,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小湿啰音。舌质暗红,苔黄,脉浮。辅助检查:血气分析:正常;心肌酶谱:CK 220 U/L,LDH 286 U/L,CK-MB 40 U/L;呼吸道常见7种病毒检测(免疫荧光):IV(+);MP快速培养法(+);MP-IgM 1∶160;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8.45×109/L,中性细胞58.5%,淋巴细胞31.7%,单核细胞9.1%;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强,右肺可见多处小斑片影。西医诊断:(1)支气管肺炎,(2)流感病毒感染,(3)肺炎支原体感染,(4)心肌酶异常;中医诊断:肺炎喘嗽(肺络痹阻)。治宜益气宣肺、开郁通痹、化痰祛瘀,肺痹汤加减。方药如下:太子参、茯苓、白术、白芍、当归、紫苑、杏仁各10 g,炙麻黄、半夏、五味子、川芎各6 g,甘草、细辛、川贝各3 g。5剂,每剂1.5 d,水煎服。同时,加用红霉素静脉滴注,维生素C和果糖口服。

2012-04-10二诊。患儿症状好转,仍咳嗽,呈阵咳,有痰,不喘,无发热,纳少,睡眠实,大便干燥,神清状态可。查体:咽赤,听诊心音有力,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舌质红,舌边有瘀点,苔黄,脉滑。诊治同前。上方5剂,服法同上。

2012-04-17三诊。患儿偶咳,纳可,二便正常。查体:听诊心音有力,两肺呼吸音粗,无啰音闻及。舌质红,舌底络脉紫,苔薄白,脉滑。复查心肌酶谱:正常;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强。患儿症状明显好转,中药原方减细辛、炙麻黄,5剂,每剂2 d,水煎服。停用红霉素、维生素C和果糖,加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

2012-04-27四诊。患儿咳嗽消失,无其他不适症状。随访2个月病情无复发。

3 讨论

肺炎是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肺炎喘嗽”范畴,根据其病机和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分型常证有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阴虚肺热和肺脾气虚;变证有心阳虚衰和内陷厥阴[4]。不同病原体感染所致儿童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流感病毒肺炎多发病急、呼吸系统症状显著、喘息严重;肺炎支原体肺炎多剧烈咳嗽,高热不退等。近年来,不同病原体的易感性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同时,不同体质患儿肺炎易感性、病情轻重程度及演变转归亦有明显差异。平素体质较弱、正气虚的患儿,感受外邪,尤其是疫疠之邪,更易形成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之证。这类患儿临床上多见多重病原体感染,如细菌合并病毒、细菌合并支原体、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等,所以病情重,病程迁延不易痊愈。

该患儿既往反复呼吸道感染,属正气不足、肺气本虚体质;感染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属多重感染;易形成肺气虚,失于肃降,致肺气郁痹、痰凝血瘀的病证,与肺痹的病机特点相符。治疗多祛邪宣肺化痰,正虚才予扶正补益。关注到小儿“肺常不足”和易郁(瘀)易痹(闭)的生理病理特点,从肺痹论治,益气固本贯穿始终,化痰祛瘀以开痹宣郁、祛除邪实,治以肺痹汤。药用参苓术草四君子扶正固本,补脾胃之气以生肺气,寓培土生金之义;川芎、白芍、当归活血化瘀;细辛、半夏、紫苑开郁化痰止咳;细辛、麻黄开宣肺气;五味子、杏仁敛降肺气;诸药相伍,化痰祛瘀,复肺之宣肃,开郁以通痹,治疗多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收效尤佳。

[1] 华佗.中藏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7.

[2] 刘光华,吴振起.肺痹论治古今议[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4):317.

[3] 陈士铎.辨证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91-92.

[4]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573.

猜你喜欢
论治宣肺肺气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侯江红从三焦论治小儿久咳
人到中年补肺气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祛风宣肺止咳方治疗风痰闭阻型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养阴宣肺汤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