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有物 心中有人

2014-01-22 22:15刘艳丽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月令灶头状物

刘艳丽

【案例背景】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和苏教版必修教材一样,都是根据主题组织文本、设置专题。它与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相伴而生,适应了学生素质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结构的调整,我们亟需教学方法的变革。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孕育而生的整合式教学,是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材条件促导下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和课程操作方案。在重建语文课程结构、改变语文教育观、构建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探究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笔者以2013年4月所上的一节公开课为例,进行一些探索和思考。

【案例描述】

片段一:理清概念

师:打开《现代散文选读》第五专题“人与物的对话”,我们预习了哪几篇状物散文?

生(异口同声):《葡萄月令》、《家里的灶头》、《意大利蟋蟀》。

师:根据对这几篇文章的学习、感受,请同学们给“状物散文”下个定义?

生1:通过描写特定的物的特点,来表现作者的情感的散文。

师:描写物的什么特点?具体一点。

生2:通过描写特定的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其它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师:总结得非常严密、完整。

片段二:总结规律

(一)文体特质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葡萄月令》和《家里的灶头》这两篇课文。《葡萄月令》作者汪曾祺先生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葡萄12个月的栽种和生长情况,乍一看,像一篇流水账。

师:直到最后作者都在说,“葡萄窖里很暖和,老鼠爱往这里钻,它倒是暖和了,咱们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

师:那《家里的灶头》写了怎样的内容?

生3:《家里的灶头》作者结合灶头的构造,给我们描绘了江南日常生活中的美食,但在作者的行文中,灶头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跟母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说灶头给我们提供了美味可口的食物,那么母亲则是借助于灶头在经营一份有滋有味的生活。并且她一边温暖着我们的口腹,一边还教导着我们做人。

师:是的,文章的结尾特别值得咀嚼,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幻灯片显示):

前天

我放学回家

锅里有一碗油盐饭

昨天

我放学回家

锅里没有油盐饭

今天

我放学回家

炒了一碗油盐饭

放在妈妈的坟前

师:我们边回顾边思考,这两篇状物散文,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生4:相同点他们都以物为中心,写物的特点。不同点是……

生5:一个侧重于写物,如《葡萄月令》、《意大利蟋蟀》;一个侧重于写人,如《家里的灶头》。

生6:都在写人,但像《葡萄月令》,在葡萄上寄寓了作者对葡萄的喜爱,对劳动的热爱。

而《家里的灶头》一文,因为太多关于母亲的回忆都跟灶头凝结在一起,所以作者对灶头有了无法割舍的深情。可以说,灶头既是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母亲的象征,是作者怀念母亲的一个载体。

生:(鼓掌)

师:大家总结得很精彩。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眼中有?摇?摇 ?摇?摇?心中有?摇?摇 ?摇?摇?

生7:眼中有“物”,心中有“人”!

师(总结):是的,在状物类散文中,有一类散文是对物象进行描形写态的。这类散文描摹的物象侧重于表现物象的本原状态,以细腻逼真取胜。鉴赏这类散文要把握作者所描摹或解说的物象的特征,体味寄寓在物象之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还有一类则是把物象作为人格象征来描写的。作者所写的事物,并不完全是原生态的事物。鉴赏这类散文要深切感受物境的形象特征,寻找到在平平常常的山川风物中所寄寓人格精神。

(二)阅读流程

师:就近组合,分小组讨论,总结出状物散文阅读的一般流程。讨论完后请小组代表举手发言。

生8:首先看标题

师:为什么要先看标题?

生9(小组同学积极举手配合):物象标题通常有这样两个作用:①交代散文写作的对象、内容。②线索《家里的灶头》,先看标题,我们就能够明白所状为何物。

生8:其次看文章描写了物象的什么特点。

师:怎么筛选出物象的特点?

生10:提取描写物象的修饰语。

生11: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物象特征的关键句。

师:然后呢?

生8:最后看文章的情感主旨。

师:简洁凝练,来点掌声,鼓励一下。

师:根据这一小组同学的梳理和概括,老师还有一个小小的疑惑?状物散文的“物”和“人”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生(有的说):象征

生(有的说):托物言志。

生12(高高地举手):就像莫言说的,“状物散文中的的‘物首先是物,但其次又不是物,它可能还是人”。我们把握象征或托物言志这一点非常关键,这涉及到对状物类散文主旨的把握,是我们解读状物类散文的一把金钥匙。

师:很好,现在谁愿意上黑板给大家绘个状物散文的阅读流程图?

生13: 抓标题——析特征——明手法——定主旨

片段三:实践运用

师:我们一起走进朱苏进的《山是站起来的大海》,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初步掌握状物类散文的一般鉴赏办法。

师:标题?

生(异口同声):抓住“站起来”

师: 析过程——作者关于山“站起来”的特征描写有很多关键的形容词和充满哲理的关键句。诵读全文,在文中勾画出这些词和句子。

(学生勾画结果片段展示:)

①其实,山不是主动变成山的,它们全部都是被迫生长为山的。正像一个天才被迫成为天才,正像一个人被迫迸发因而不朽。

②它之所以成为巨峰,恰是无限痛苦累积而成,也可以说是无限的痛快累积而成,万丈峰刃的表面,寸寸缕缕无不记述着挤压成型的历程。

③任何一座山,都无法看尽。它身上的曲折、锋利、裂痕、脉络……统统裸露着,丝毫不遮掩,放上一万年也还是那么新鲜,它如同婴儿那样彻底裸露。

④山在大地的挤压中站起来了,它没有碎裂,没有瘫软,没有倒栽葱。相反,挤压愈盛屹立愈坚……山的最卓越处就是对于地心吸力的卓越抵抗……它甚至想抓起大地随自己一同冲天而起。它只有一个欲望:向上,向上!它因兴奋而抖擞身躯,无需知道终点在哪里,无需知道目的是什么,它执拗地实现自己一个念头:向上!

……

师:齐读一下大家勾画出来的关键句。

生:(情绪饱满,意气激昂地读……)

师:明手法、定主旨。

思考:这些句子引发了我们怎样的思考?

生14:状物散文中的的“物”首先是物,但其次又不是物,它可能还是人。这篇文章写山,更是写人。

师:写了什么样的人。

生15:拒绝凡俗,渴求超常,崇尚天才。

生16:品读山这般站起来的大海,我们渐渐无语;对视山这般站起来的大海,我们自惭形秽,深感自己的渺小。

生17:真正要成为朱苏进笔下的那座站立着的山,我们就要承受很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不能承受之痛,并且要永远具备追求卓越的精神,执拗地实现自己的一个念头:向上!

师(总结):其实,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期待,期待自己的梦想能够实现。也许我们不求卓越,只求无愧我心,怎样才能做到?孙中山有这样的一句话: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是的,没有悬崖,怎见得青松生命的强劲?没有暗礁,怎见得浪花的英姿雄壮?没有风险,怎见得风筝的浪漫无畏?所以,在离高考还有一年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学习大山的精气神,来享受布满斑马线的人生,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

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案例反思】

(一) 尊重文本组合规律,提升课堂效率

新教材阅读量较大,但均按专题组合,主题明确。如果平均使用力气,势必使教学时间比较紧张,教学效果也难以理想。所以,完全可以对文本作分类对待,因文而教。如状物散文这一专题我们可以探讨状物散文的阅读规律,写人散文则可以探讨怎样写出“活生生的这一个”。整合教学虽然以两篇或几篇文本为教学对象,但它并不抹杀单篇文本的价值,而是在充分预习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的综合性理解和探究,这样做不但可以高效地把握单篇文本,更有助于把握好这一类文本,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二)挖掘知识体系规律,形成认知锁链

专题教学分篇来教,耗时费力不说,教学目标的完成也会分散在对字、词、句讲解的过程中。课文作为一个教例,教者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实现由“例”到“类”的整理归纳。状物散文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它传情达意的方式、取材显意的韵味、艺术上的唯美特点,都是人们最为钟情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强调“这一类”,而不是“这一个”,毫无疑问,将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三)紧扣课程标准要求,培养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认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已渐趋成熟,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整合式教学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每个问题的设置都要具备一定的思维含量,要让每一个个体经历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一个由“生惑”到“解惑”的过程,以此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实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

猜你喜欢
月令灶头状物
写状物作文,如何观察
成群状物
月令体农书中兽医知识书写特点探析
灶头画与乡村振兴
——以海盐县通元镇为案例
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如何写好状物类文章
状物篇:写一种植物
月令禁忌视域下战国秦汉时期的政治运行机理管窥
清宫月令承应戏改编略论
老灶头
张《月令解》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