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天津胰腺疾病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2014-01-22 10:13:19向晓辉许威夏时海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胰腺癌胰腺炎胰腺

向晓辉 许威 夏时海

2014年天津胰腺疾病高峰论坛于2014年8月16日在天津举行。此次会议由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主办,《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华胰腺病杂志》、《天津医药》、《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实用检验医师杂志》和《中国医学救援杂志》协办,中国武警肝胆胰脾专科中心承办。参加会议代表200余人,武警后勤学院院长李玉明教授和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院长侯世科教授担任本次会议名誉主席。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李兆申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志广教授担任本次会议主席。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夏时海教授、郭春良教授和解放军二五四医院王东旭教授担任本次论坛执行主席。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翟宝来政委致欢迎辞。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李兆申教授等20余位著名专家出席本次论坛,并围绕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慢性胰腺炎、假性胰腺囊肿、胰腺癌的治疗进展及胰腺疾病的内镜治疗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和代表进行了充分讨论。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李兆申教授报告了急性胰腺炎(AP)、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三大胰腺疾病内镜治疗进展。详细介绍了三大胰腺疾病的特点:重症急性胰腺炎机制不明,并发症多,救治难度大,救治技术少且欠规范;慢性胰腺炎生活质量低,无有效的微创治疗技术;胰腺癌早期诊断难,手术切除率低,生存期短。李兆申教授以生动的案例介绍了内镜技术在诊治胰腺疾病的优势和治疗经验,并指出胰腺疾病内镜治疗快速发展必将改变消化病诊疗模式。李教授还在论坛上介绍了近30年来消化内镜技术八大进展:内镜进入电子与光学结合新时代;内镜超声(EUS)成为内镜医师“第三只眼”;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成为胆道疾病治疗主要手段;放大、染色内镜进入微观新阶段;胶囊及小肠镜解决小肠病诊治盲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EMR)及隧道技术日趋成熟;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NOTES)技术应用理性发展。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杜奕奇教授从急性胰腺炎的新分类,胰周液体积聚的新分类,我国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和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模式等4个方面对我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进行了解读。按照2013年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急性胰腺炎(AP)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SAP再细分为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度急性胰腺炎(SAP)。并指出胰腺相关感染是除器官功能衰竭和SIRS之外的AP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必要作为判断AP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胰周液体积聚分类由2003版的三类增加为2013版的五类,分别是急性液体积聚、急性坏死物积聚、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和胰腺脓肿。SAP病因中胆源性所占比例高于国外,是国人最常见的病因。SAP治疗模式的转变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内科治疗、70年代早期手术、80年代延期手术、90年代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和20世纪末内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早期的治疗模式由于药品匮乏,病死率几乎高达100%。随着治疗模式的演变,病死率逐步降低到5%~12%。另外,杜奕奇教授还介绍了长海医院治疗SAP方面的经验。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方维丽教授在论坛上对EUS在胰腺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介绍。EUS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腔内的形态,同时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EUS不受肠腔气体干扰,能够获得高分辨率的胰腺图像,可更准确可靠地显示胰腺及其周边病变,成为诊断胰腺疾病常用且主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EUS对小胰癌的诊断较其他影像检查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准确率达97%,EUS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有重大意义。方维丽教授对多普勒EUS,彩色多普勒EUS,治疗性EUS,三维超声,EUS声像图组织定征,造影增强EUS和EUS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分别进行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EUS在胰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EUS引导下细针注射(EUS-FNI)为中晚期胰腺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EUS引导下腹腔神经节阻断术(EUS-CPN)是缓解胰腺癌腹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EUS-放射性粒子植入较以往外科手术种植更加安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南开大学人民医院李文教授介绍了ERCP在胰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40多年来ERCP的发展由单纯对胆胰系统疾病诊断到治疗,改变了胆胰疾病的诊疗方式,并以损伤小、效果显著且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近30年来胰腺疾病的ERCP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李文教授详细介绍了ERCP在慢性胰腺炎、胰腺分裂症和胰腺肿瘤等胰腺疾病中的应用。并指出随着内镜设备及其附件的进步及创新,胰腺疾病内镜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ERCP对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应用会更加广泛和有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熳教授介绍了胰腺疾病与糖尿病研究的新进展。近一半胰腺癌患者的糖尿病是在3年内发生的,这提示新发糖尿病是胰腺癌的临床表现,被认为是很有潜力的胰腺癌早期筛查指标。研究显示新发糖尿病与胰腺癌临床诊断平均间隔为10个月,这一时间窗内发现的胰腺癌多为早期,可行手术切除。新发糖尿病群体作为早期胰腺癌的筛查对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现能够将胰腺癌相关性糖尿病和普通2型糖尿病相鉴别的生物学标志物。研究显示,胰腺癌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降低,脂联素/瘦素比值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可能有助于胰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新发糖尿病的鉴别诊断。新近诊断的胰腺癌患者血清胰岛素自身抗体(insulin autoantibody,IAA)和胰岛B细胞抗体(B-islet cellular antibody,ICA)的高滴度与胰腺癌预后不良相关。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李海副教授对比了胰腺纤维化与肝纤维化的异同。指出两个器官的纤维化发病机制均与间质细胞尤其是星状细胞密切相关;两个器官的纤维化均为慢性疾病过程且造成器官功能衰竭,临床后果严重;胰腺和肝脏纤维化发病系一种动态损伤修复过程,肝脏纤维化发生发展需要多种细胞协同作用;纤维化在去除诱因后可能会恢复正常结构,在肝纤维化表现更加明显;纤维化最终导致终末期疾病发生,纤维化为肿瘤细胞生存创造了良好微环境,但胰腺纤维化和肿瘤之间关系更加密切;严重纤维化均会影响脏器正常功能,早期干预是避免病情严重的方法。两个器官的纤维化的临床治疗尚乏善可陈,主要对因治疗,直接抗纤维化治疗往往很难取得临床良好疗效,只起辅助治疗作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凌晓锋教授介绍了假性胰腺囊肿的治疗进展。假性囊肿的治疗高度依赖胰腺实质和胰管的病变程度。正确认识急性或者慢性胰腺炎的病史,横断面的影像和胰管造影是确立诊断、制定正确的治疗计划所必须的。对许多假性囊肿内镜治疗是首选,如果患者有慢性胰腺炎和其他病变,手术治疗是更恰当的。尽管如此,两种方法都有很好的长期疗效。假性囊肿患者需要多学科的交流来保证高质量的治疗。

北京解放军301医院肖越勇教授委托杜鹏博士介绍了纳米刀消融技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纳米刀属于一种纳米级的常温物理消融技术,技术原理为不可逆电穿孔技术(IRE),对消融区域内的主要解剖结构如动脉、静脉、神经结构等损伤很小。局部晚期胰腺癌接受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术安全可靠,可以实现较显著的局部症状缓解和改善整体存活率。伽马刀消融对于包绕侵犯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的病灶更具有优越性,可经皮或开腹操作,可辅助化疗,初步病例研究没有出现胰腺炎、胰瘘等严重的并发症。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冀润利副主任医师介绍了DC-CIK治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最新进展。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和肿瘤免疫学的发展,肿瘤的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4种治疗模式,特异性强,不良反应较轻,在实体瘤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体外诱导有活性的自体DC细胞,将这种DC细胞与自体CIK细胞共培养,产生一种抗肿瘤的免疫效应细胞(DC-CIK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和抗肿瘤活性,细胞因子释放量增多,细胞毒活性增强,免疫抑制T细胞减少。胰腺癌发病隐匿、进展快、预后差,恶性程度高,DC-CIK疗法为这一消化系统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最后,论坛执行主席,中国武警肝胆胰脾专科中心(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二科)主任夏时海教授致闭幕辞并介绍了中国武警肝胆胰脾专科中心的整合医学和团队医疗特色。中心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等工作于一体,以诊治肝脏、胆道、胰腺、脾脏、食管、胃肠和腹膜等消化系疾病为优势,以微创和介入诊治技术为专长,以肝、胆、胰、脾复杂疾病诊治技术为特色,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资助为技术后盾,以世界最先进和最新设备为医疗硬件平台,整合内科、外科、介入、内镜、超声、生物免疫、营养和心理等临床技术为一体,为患者提供名副其实的“一站式服务”和最佳诊治方案。充分发挥整合医学和团队医疗的极大优势可能是以后医疗模式的发展方向。

本次会议历时1天,是胰腺病学领域中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为全国和区域胰腺疾病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十分重要的学术平台,这对推动我国胰腺疾病研究的学术交流与发展、提高临床诊治效果、帮助广大消化专业同仁提高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胰腺癌胰腺炎胰腺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22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天津医药(2016年9期)2016-10-20 03:19:39
早诊早治赶走胰腺癌
上海工运(2015年11期)2015-08-21 07:27:00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27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49
中西医结合护理晚期胰腺癌4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
中医研究(2013年5期)2013-03-11 20: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