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会玉
摘要:学会思考,乐于探究,有所感悟,这往往是一个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更应该思考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适时适度,真正达到高效课堂。
关键词:合作学习;独立思考
2010年秋季,甘肃省全面推行高中新课程。作为一名青年数学教师,我幸运地踏上了甘肃省新课程改革的第一班车,并于2012年11月份参加了《第十六届全国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虽然幸运地获得了一等奖,但是也有很多很多的遗憾。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陈中锋评委在点评我的课《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时说的几句话。他说我的课学生参与很多,课题引入得很流畅,环节设计新颖独特,但是感觉少了一些静悄悄的思考。
这里静悄悄的思考其实也就是学生的独立思考,不由的让我反思在平时的教学中自己是不是对于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关系处理得不当呢?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而学会思考,乐于探究,有所感悟,这往往是一个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更应该思考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适时适度,真正达到高效课堂。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利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这种方式有着信息密度大,信息传递快等特点,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尝试“说数学”。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合作学习很容易掩盖一些问题,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解决自身在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反而常常被小组其他成员影响,被动接受知识。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名言辩证地阐明了学与思的关系。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我认为我们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一、要明确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首要条件
如果缺少了独立思考,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就会很难有自己的感受,就会缺少观点。久而久之,“人云亦云”,就会形成从众心理。这种形式化的合作学习只是显示了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看似很热闹,实则如一盘散沙。这样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造成了学生没有兴趣参与讨论,教学时间大量浪费的恶果。
后来,我又有机会讲《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这节课,我并没有将之前的方法照搬过来,而是做出了改变。在抛出问题:“向量法是如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之后,我留给学生两分钟的思考时间,然后各抒己见。在最后用三点共线解决例题3时,我先是引导和启发,然后给学生留三分钟独立思考时间,最后小组共同完成这种向量方法。从学生的情况来看,效果相比上次的设计要好了很多。这才是真正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达到了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
附例题: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D,DC边的中点,BE,BF分别与AC交于R,T两点,你能发现AR,RT,TC之间的关系吗?
二、要明确并不是每节课都适合进行合作学习
大赛中,评委们反复提到并不是每节课都适合进行合作学习,这个问题我非常赞同。而且,我认为一节课中也并不需要将所有问题都拿出来做讨论。这次参赛中安排了安徽芜湖一中的齐敏老师讲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节课。整体设计很好,体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最后也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课堂的时间拖延比较严重。齐老师几乎把所有的问题都交给学生去探究。是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学生进行探究呢?如果在启发的过程中顺理成章地给出任意角的定义,这样是不是就可以节约课堂有效学习时间?
所以,今后在课堂中我们一定要问问自己:“我上的这节课需要合作吗?这个问题需要合作吗?合作讨论之后会有所收获吗?”
三、要明确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合作学习
在实际的教学中,常常会遇见一些学生,他们虽然不善言谈,上课时并没有积极地回答问题,但是在作业或者考试中总能给人惊喜。究其原因其实是这样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喜欢安静思考,不喜欢被别人影响。如果总是和别人合作,可能效果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在分组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力求能照顾到每位学生。
四、要留给学生一些能引起思考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要点滴积累,逐渐进行渗透。因此,我觉得教师课堂讲授知识时没必要过细,对于最基本、最主干的知识要讲清楚,以利于知识的迁移。而对于一些扩展性问题、简单的推导和论证、前后知识的类比,知识和方法的归纳、总结等,要设法布白,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开拓的余地,使学生能独立思考、深入钻研。
例题:方程x2+2x-2=0的实根个数为________
解:方程x2+2x-2=0?圳2x=-x2+2,记:y1=2x,y2=-x2+2,它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函数y1=2x,与y2=-x2+2的图像的交点的横坐标个数即为所求。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数形结合这种方法真是好,可是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
学生甲:x2+2x-2=0?圳x2=2-2x,当x≤1时,x=±■
学生乙:x2+2x-2=0?圳x2+0·x+(2x-2)=0 ∵△=02-4·(2x-2),
当x≤1时,x=±■,∴原方程有两实根。
这两位学生的概念错误是显而易见的,但我注意到这两位学生都能够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观点审视这一问题。于是,我肯定了两位学生的可取之处。
经过讨论,学生发现了问题,正确与错误思维进行了多次碰撞,最后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独立思考的自信心,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乐趣。
最后,我想说我们应该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但不能忘记了其他的学习方式,也不能否定一些传统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寻求的是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一种最佳结合状态,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各方面的目标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实现。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
2.人民教育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