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运用与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探讨

2014-01-14 01:04时光斌
地理教学 2014年23期
关键词:当堂学案案例

时光斌

(1. 新疆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2. 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新疆 阿勒泰 836000)

导学案运用与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探讨

时光斌1,2

(1. 新疆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2. 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新疆 阿勒泰 836000)

要正确处理导学案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即教学效果),关键有两点:一是高质量的导学案设计,二是合适的教学策略。

一、导学案设计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获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在导学案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要处理好基础知识和探究内容的关系,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好的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导学案在制作时采用的是基础知识填空和案例问题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1.基础知识填空——预习教材

在导学案设计中,基础知识的落实是必要的。填空法有助于对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能够帮助学生预习教材,掌握哪些是重点知识,哪些是阅读了解内容。学生在完成这部分内容时,对章节内容知识就进行了第一次梳理,初步完成了课本知识的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

例:“森林及其保护”一节的课前预习。

2.案例问题探究——课下查找资料、课中分组讨论,升华对知识的理解

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问题探究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特别是本校开展的分组合作性探究式学习,很好地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更能很好地进行问题探究。

地理导学案在设计中,问题探究多以一些客观发生的或客观存在的案例为载体,在案例中渗透知识点,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同时,案例中的问题选取不但要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案例的探究中感到挑战意味,普通生受到激励,学困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在设计中,案例问题具有选择性,根据能力选择合适的问题进行探讨。

3.课堂同步练习——当堂反馈矫正知识,基本不留课后作业

课堂教学中,课堂同步练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反馈与矫正,其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因此每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题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高考焦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为了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课堂同步练习在选取时要具有弹性,即能让精力充沛的学生“吃饱”,又能让学习能力有限的学生敢于去“吃”。课堂同步练习基本上在当堂完成,尽量不留为课后作业,这样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新课导学案的预习。

4.作业——下一节导学案的完成,包括预习,查相关资料,初步思考案例

二、合理的教学策略

什么是教学策略?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袁振国认为:“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1.基础知识——检查为主

导学案中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展现的是章节的基本概念,主要是让学生构建章节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起始先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而这部分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完成填写,因此在教学中基本不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主要是采取两种检查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开课前用三两分钟逐次对学生完成情况检查,这种方法有助于检查学生完成导学案的自觉性;另一种是在新课讲解完成后,让学生自己通过这部分内容对课堂所学进行总结,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检测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效果。

2.案例探究——分组探讨,交流意见

在运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案例分析是主体部分。导学案中的案例把教材中的知识点问题化,经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在解决问题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把教材中的知识具体化,并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主要采取分组合作性学习,在课下预习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对导学案中案例涉及的相关信息进行查阅,收集,同时进行简单的分析,对案例中涉及的问题有了一定认识后,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分析,或者再给出些相关材料,给出线索,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

例如,地理选修六“生态环境保护——森林及其保护”,其中有个问题是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教学要求是分析世界森林在不同时期破坏的成因分析,重点突出森林的生态价值,而教材是通过图的形式直接把内容表现出来,这样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能就会面临讲无可讲的局面,课堂效果差。所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导学案是以中国防护林体系这一案例展开,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对中国防护林体系所在的区域地理环境分析,得出我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及沿海防护林的不同生态意义,从而归纳出森林的生态价值。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对案例分析讨论时,一方面是对收集信息的交流,把众多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另一方面锻炼对问题的思考能力,表达观点。而在讨论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离主线的现象,此时,教师就充当指挥棒的作用,实时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领和总结。同时为了检验讨论是否有效,可以利用随后的课堂同步练习进行检查,而练习具有选择性,对于学习能力较高的同学,要求完成能力提升这部分练习。

3.当堂训练——及时巩固

当堂训练部分的题目不要过多或过少,设计的题目过多学生不能当堂完成,设计的题目过少很难覆盖本节的重难点知识,也很难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所以设计当堂训练题目以5~6道典型练习题为宜,这就要求教师要精选试题,所选择的试题要尽量覆盖本节的重难点知识,这样才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教师讲授完新课留出8~10分钟时间,让学生快速完成当堂训练,然后教师对同学们有疑问的题目进行讲解,最后教师布置3~5道提高题,要求掌握较好的学生全部完成,程度一般的学生可选择性完成。

综上所述,一份好的导学案应该有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过程,还应该有教师的“点拨”过程;应该有学生精神领略的发散过程,还应该有教师的影响过程;应该有学生地理要素的不断提升过程,还应该有教师的动态评价过程。

猜你喜欢
当堂学案案例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乡愁导学案
不怕死的留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当堂检测”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比例尺(一)”导学案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